本期20位诗人上刊
(排名不分先后)
张维清 松竹轩 书乐 卢进国
张苏 彼岸同航 陈铠 王建生
涧之燕 李国献 王老五 宏翔
顺德雄鹰 许学俭 丛林 红雨
张元平 刘斌 张中长 李国富
1.端午
文/张维清
端午站在河边,听艾叶,朝江心喊一个人的名字
粽子,把它看成江边的石头
纂下楚辞清浊的诗篇
镜子悬于门楣,菖蒲挂在窗檐
眺望屈子回家的祁福
湖边游走的艾蒿,仿佛去了夫子的水乡
出江的龙舟,也打捞不上离骚和九歌的诗魂
可苦了号子
怎么也喊不醒水晶宫的三闾
血泪的汨罗江,悲伤的汨罗江
淘尽二千年的风沙,都交不出屈原的忠魂
翻出流水的旧帐
除了哭泣,就是哭泣
江面刻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而求索
浩然正气,胸怀大志的气慨
如粽子,在华夏的大地上飘香
我把轮廓分明的粽子
折成小船,划向屈原的水乡
敬一杯雄黄酒,洒三两哀思,几朵菊花
祁祷天堂的夫君,一路走好
2.悼屈原
文/松竹轩
两千多年前的今天
你纵身一跃,从此
滔滔的江水掀起巨澜
汨罗江怒吼
湘江水咆哮
江水日夜为你叹息 吟唱
中华大地的号子声中
就多了几分悲壮和激越
悲天慟地的呜咽
谱写成一曲千古绝唱
你的忠魂
在国人心中竖起丰碑
一湾碧水
把正义的星火点燃
缕缕思念
绕成吉祥的五彩线
你用满腔热血
染红了神州大地
激荡起民族的万丈豪情
年复一年地重温
你的诗风傲骨
咀嚼你的壮怀豪迈
高山为你肃穆
江河为你讴歌
一条龙舟
一荡就是两千多年
人们佩香囊
用粽子艾蒿把你祭奠
火红的石榴哭红了双眼
燃烧出烈烈的雄黄酒
五月端午的故事
把整个中国感动
在文人与武士
诗人与英烈的选项上
我着实犯了难
你既有诗人的浪漫情怀
更有忠臣的坚贞与勇敢
一个伟大的主题
一个爱国的典范
就这样被世代相传
3.竞舟祭屈平
文/ 书乐
龙
为舟命名
是谓中华飞腾
龙
中华民族的图腾
万众竞舟
是民族团结的像征
龙舟竞
呐喊敲鼓者
乃民族之精英
是爱国之屈平
赛龙舟
划桨者众
心装离骚天问
中华大旗高擎
龙舟
水上飞龙
千年不停
波涛汹涌
浪花开大同
4.汨罗江的述说
文/张苏
撑一叶扁舟
驶向诗海的源头
去寻觅
屈子诗魂的浪漫
忧国忧民的情思
去赏读
高洁优雅的长诗——离骚
二千年
诗海浩荡
朝代更迭
楚辞发黄的书页间
仍残存着艾草的清香
沁浸着屈子肝胆燃烬的炽墨
无处托放的思想
“举世独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偌大的楚地天空
缘何容不下屈子驰骋的遐思
滔滔不绝的汨罗江
缘何涤不尽屈子
被漠视,被诬陷的哀伤
那个阴郁的五月初五
屈子去了
一纵成千古
汨罗江,溅起忧伤的白浪
这何尝不是一个灵魂的升华和洗练
是诗人高洁、冷峻的精神之花的悲情绽放
5.五月初五,遥望汨罗江
文/卢进国
五月初五,阵阵南风轻拂
我在家里
读着屈原的诗篇
心中浮现
一段凝重的历史
二千多年前
风雨潇潇
楚国大好河山沦陷
汨罗江畔,遥想屈原峨冠博带
仰天长叹,纵身一跃
把一生的傲骨投进汨罗江里
一位倔强的诗人
一位成熟的政治家
义无反顾
忠心不改
波涛汹涌的江水
承载着屈子的忠魂
如今,滚滚东流的江水
阻断了屈原的惆怅
川流不息的堤岸
艾草也散发出阵阵幽香
《离骚》、《九歌》、《涉江》、《天问》
字字珠玑
此时,龙舟竞渡,声声呐喊
人们向江中抛洒着米粽
抒发心中的怀念
6.雨中端午
文/彼岸同航
淅沥晨雨
携来端午安康
是否 屈子重生
驾一叶兰舟
风雨归航
层云漫天舞
好个炎夏微凉
何曾登上天之兰舟
与屈子一起巡游
苍茫之上
或有仙阁
或见玉宇琼楼
屈子挥一挥衣袖
指向远方
远方龙舟争渡
是否
划向人间天堂
7.端午节
文/陈铠
在三晋这片沃土
诞生一首璀璨的《楚辞》
像一盏灯
虽经千年风雨侵蚀而不灭
似一面旗帜
虽经千载寒霜摧残而不倒
之所以生生不息,星火燎原
传承数千年
是他的儒家思想深入这片土壤
是他的家国情怀一生不变
对百姓的疾苦大力讴歌
百姓被统治者残暴压榨而高声呐喊
正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如此风骨怎能不受百姓之爱戴
如此包青天怎能不受百姓之传唱
三闾大夫的舍生取义
激起百姓几千年感怀
用艾叶制成三闾大夫的神形
用糯米将他的灵魂包裹
以次纪念百姓心中的圣人
口口相传,代代传唱
你听
汨罗江又锣鼓喧天
离骚的韵律又演绎新的篇章
九歌又彩排新的主旋律
九章又推演新的唱词
天问重复着呐喊
家国情怀不断在天地间回荡
8. 端午
文/王建生
青青艾草
淡淡粽
在五月的天气里
和情思一起飘扬
浩浩江水
暖暖阳光
在端午的节日里
和怀念一起飞翔
悠悠千年岁月
汨罗江还在奔腾流淌
江水里寄托着
多少华夏哀伤
巍巍青山依旧
微风还在吹拂花香
清风中吹送着
多少民族悲壮
白白的糯米
粒粒都记载着
一个灵魂的伟大
长长粽叶
片片都书写着
一个升华的思想
越过岁月的风雨
我看到
屈原的头颅还在高昂
穿过时代的屏障
我听到
屈原的橘颂还在吟唱
啊,端午
请永远记住我们的屈原
记住
曾经的汨罗江
9 端午,汨罗江变成诗的海洋
文/涧之燕
一肚子楚辞投入江中
越流江水里诗词味越浓
龙舟载着离骚参赛
船工号子品着粽子上阵
雄黄酒前来助兴
九歌队七色线手环
在风中像一道飘逸的彩虹
九章队挎着长长艾剑
在阳光下散发出浓浓馨香
一场“诗在江中流,人饮江中诗”
大赛如火如荼
诗友们云集两岸
个个怀揣诗歌
投入江中
又悄悄打捞自己想要的味道
端午
汨罗江变成诗的海洋
10 端午有怀
文/李国献
翻烂了楚辞
每个字都是湿漉漉的
祭日也带来绵绵的雨
在楚辞里取词造句
路漫漫,夜耿耿
曾歔欷,何婵媛
双声叠韵,声声撞击心扉
哀郢,远游,悲回风
渔父挽不回千古一跳
深固难徙
后皇嘉树的橘子
在两千以后的秭归依旧香甜
我把天问与九歌
包成粽子,洒向汩罗
11.问屈原
文/王老五
无拘无束的风
是千年诗韵的辉煌
自古英雄出炼狱
踏荆棘凌风而舞地吟唱
活着如洪流浩大激荡
仙逝是诗神良臣千古流芳
悠远的楚江
云烟、龙舟、粽子飘香
问屈子流浪过的繁华
明月清辉斟满喜悦和激情
楚辞楚韵的天空漫步
倦鸟集合在雾霾中哀伤
一串串不能自已的泪水
滴落柔情,泛起惊涛骇浪
呼吸摇曳的落日余晖
诗韵震颤,你已在仙界徜徉
12.端午安康幸福吉祥
文/顺德雄鹰
忽而盛夏
端阳又至
他说这儿端阳
她说那儿端阳
家家户户插艾香
柳挂堂
我们慢慢说着屈原的故事
香草的气息越来越浓
煮一锅粽香
飘满大街小巷
等来的风
仿若从遥远的楚国吹来
轻叩<天问>
<九歌>绵长
汨罗江上漂泊的传说
是我们隔着千年
无法读懂的寂寞
扯一缕五彩的线
拴住所有的美好与幸福
剥一个粽子的香
收藏所有的吉祥与安康
不去管
大街小巷开的是什么花
又会结出了什么果
遥望
远方的汩罗江
是滚滚的惆怅
那滔滔的江水
翻腾着的
何止
是两千年的叹息
那是《离骚》
是《天问》
是《九歌》
是早已走远
屈子的魂
行于飘满艾香
粽香的时光里
再温习一遍《离骚》的悠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然后
慎重落下一笔粽言粽语
愿端午安康
一切幸福吉祥
13.端午节从花中走来
文/许学俭
炊烟 牧童 一池清荷
被布谷三两声喊醒
农事已清 端午尚近
最美人间五月天
艾叶黍粽裹情暗传香
火红石榴渲染着夏日的热情
出水荷花凸显对世俗的爱憎
路旁不知名的小野花
尽失娇柔造作之势
随风摇摆 落落大方
我没有黛玉葬花多愁善感
只是在清风里咀嚼着花香
用鲜花填满心田
让端午节过得有模有样
面朝花海 最美如斯
都赋予更多澎湃想象
我携带着曾经
去见少年时荷花的池塘
去闻阳光下的木槿花香
潭清疑水浅 荷动知鱼散
风雨反复折叠着梦想
竹篮装满羞涩的希望
带着阳光出逃 寻踪汨罗江
14.龙的节日
文/丛林
千百年来
人们没有把你忘掉
记住了你抱石一跳
也记住了你的离骚
这个日子
虽然没有春节重要
人们却要划龙舟
祈福辟邪挂艾草
玉粽带香来
黄酒避邪妖
五色彩绳腕上绕
俊俏媳妇戴香包
汨罗江畔
举目远眺
当年荆人的泪
融入滚滚波涛
如今水上龙舟漂
彩旗飞舞锣鼓敲
号声阵阵催人进
水花浪里千桨摇
碧水涛涛几千顷
龙舟赛手声调高
整齐划一齐奋力
拔得头筹得金标
不是只在今天想起你
你的精神已家喻户晓
喜看今朝
华夏大地尽舜尧
在龙的节日里
颂扬你的忠贞耿直
也怀念你
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鞭挞污秽痛恨黑暗
永远把邪恶横扫
誓同丑恶斗争到底
是善良人们追求的目标……
15.端午节
文/张元平
艾叶悠悠又端午
相思脑海浮
念叨着一个伟大人物
他的名字响彻寰宇
楚国的屈原大夫
他的经历,他的遭遇
他的志向,他的著述
身为楚国贵族
因小人谗言
被昏庸无能国君逐出
失去了权力
失去了地位
流亡荒野风餐露宿
挥笔草就《天问》《九章》
问天问地问君主
一千四百多年前的今天
他以死尽忠报国
跳进汨罗江万顷波涛
他留下的文化遗产
融入到千舟竞发催征战鼓
16. 端午恋歌
文/ / 宏翔
青青艾草香
缕缕丝线绕
阿妹心恋小阿哥
红豆粽里包
端午竞龙舟
奋楫划桨桡
锣鼓喧天呐喊声
满江帅旗摇
万众祭屈子
橘颂品德高
中华习俗传千年
丹心日月照
青山绿水间
此情从未消
阿妹放眼龙头处
阿哥向天高
17.我的眼里流出一条汨罗江
文/红雨
我的眼里流出一条汨罗江
织布的梭子是我的龙舟
纺车上的白线像滔滔江水
从童年一路奔腾,起伏跌宕
艾草在老屋的门楣青了又黄
粽叶在游子的指尖年年飘香
那条花花绳编织的手环
那个一针一线绣出来的香包
我遗失在岁月的河流上
你沉默不语,像平静的海一样
18.龙舟飞驰在人民心中
文/刘斌
屈原一跃
就跃上了喜玛拉雅山
铸成珠穆朗玛峰
几千年无人企及
屈原一跃
那条汨罗江
就日夜流淌着粽子香
江面上天天赛龙舟
一座山峰、一条江
紧密相连
一屈原、一端午
怎么分得清
绿色的棕叶
白色的米
红色的大枣
团结成一颗心
筑成一座山
一块木板
一支桨
一声号子
夸张成一条大龙舟
飞驰在十四亿人民心中
19.祭端午
文/张中长
飞龙在天
升正南
祥云悠悠
粽香甜
一片艾叶
心一片
只为星空那片蓝
那簇丰厚
舞蹁跹
伍子胥 介子推 屈原
多少明君
多少风流人物
洋溢在龙舟的波峰浪巅
20.记忆中的粽子
文/李国富
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端午节到了,各地都散发着粽子的芳香和艾草的气息……
父母曾经给我们亲手做过自己包的粽子,虽然没有现在的好看和精致,但吃起来感觉很香!可是我们现在做了父母,却做不出那带着乡思的粽子,更闻不到那浓浓的有家乡特色的香味。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节日,我和哥哥,姐姐,弟弟就常常依偎在父母亲身边,看着他们沾着米粒的手在包裹着,快速系扎着散发着清香的叶子……然后我们就等待着,被那渐渐发出的芳香陶冶着……香气穿过自家的院子,在邻居间流动着,散发着……
有邻居相互串门,粽子的芳香便奔跑着,人们嬉笑着,吆喝着,仿佛人间都是快乐的天堂!
我们,就在这记忆中感动着,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