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诗人邱登成撰写的《敦煌石窟歌》:“莫高千窟列鸣沙,崖壁纷披五色霞。胡杨翠荫阁道外,九层楼接日光华”。这是赞美莫高窟的经典诗作之一,对人们了解莫高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莫高窟一名,早在隋代窟出现,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在莫高窟开窟最早的乐僔和尚,道行高超,周围的和尚道行都“莫高于此僧”,故为纪念创窟人而称莫高窟。乐僔,前秦僧人,莫高窟开窟创始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杖锡林野,行至此山(莫高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龛,造窟一龛”,为莫高窟并敦煌石窟创建之始,事略见于《圣历碑》及敦煌遗书p.3720、莫高窟第156窟《莫高窟记》。
二、古代敦煌地名中,有漠高乡,鸣沙山称作漠高山,为此,莫高窟由漠高山或漠高乡演变来的。
三、莫高窟修建在沙漠中鸣沙山的崖壁上,鸣沙山比周围的地形高,沙漠的漠与莫高窟的莫,古代汉语中相通,在沙漠高处开凿的石窟,所以叫做漠高窟。

唐代李克《莫高窟咏》值得一读:“雪岭干青汉,云楼架碧空。重开千佛刹,傍出四天宫。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丛。洗心游胜景,从此去蒙尘”。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游览莫高窟,看到宏伟的气势、优美的环境后超然美好的心情。这首诗对人们了解唐代莫高窟的现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二0二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