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时的端午节
杨祖刚
童年时,年后最热切盼望着端午节到来,因为我的童年时代生活非常艰苦,春天常常闹春荒,有时还挨饿,到了麦收,日子圆润多了,能吃饱。但一日三餐饭端上桌的菜都是自家腌的咸菜或自制的麦麸酱,鱼肉几乎看不到。但端午节这天的中午家家餐桌上都要摆上虾子,黄鳝,鸭蛋,苋菜,雄黄酒(白酒代替),因为这五种酒菜颜色偏向红,所以叫“五红”,再穷的人家也不能缺这“五红”,吃了“五红”能避邪免灾。
那时大人们将这一天的中餐,在餐桌上演绎的精彩绝伦。
我们小孩关心的是端午节包粽子。粽叶常常是孩子们在芦苇滩上采来。打芦苇叶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孩子们比谁打的多,比谁打的叶子宽,比谁打的嫩。那时包粽子,芦苇叶越宽越好包。妈妈交待过我,采大叶,大叶包的紧,煮时不漏米,不进水,粽子煮熟了特香,吃时有劲道。
包粽子时,妈妈包,我在一旁将五只粽扎成一小扎,两个小扎,扎成一大扎,那时没冰箱,煮好了掛在通风处,能吃上好几天。
我帮妈妈扎粽子时就要妈妈讲故事,妈妈手上包粽子,嘴上讲故事。
妈妈说端午节家家都要将艾草.菖蒲扎成一束掛在大门的门框上。这是因为我们这里在古代时村里有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在塘中洗衣服时被黑鱼精吃掉子她的影子,被吃掉影子的小姑娘不久就死了,随后又有几个人也是被黑鱼精吃掉影子而死。姑娘的父亲决心找张天师灭掉这黑鱼精,这个降妖灭魔的张天师在哪儿?这一天姑娘的父亲遇到一老汉打听张天师在哪?老汉笑着告诉他,灭这黑鱼精去凌云山一个山洞里找到这两个下棋的人就行了。
姑娘的父亲在凌云山洞找到这两个坐在洞中下棋的人,将遭遇告诉他们。这两个人对姑娘的父亲面授机宜,说用刀割两条菖蒲,几根艾草。朝黑鱼塘中投一条菖蒲,一根艾草,将剩下的掛在家大门框上。
姑娘的父亲带着菖蒲和艾草来到塘边,只见一条硕大的黑鱼掀起巨浪跃出水面,姑娘的父亲吓的将菖蒲与艾草全投到塘中,顿时塘水被血染成红色,一条老黑鱼浮在水面,挣扎了几下死了。这一天正好是端午节。
当人们来到山洞拜谢这两个下象棋的人,怎么也找不到。人们才知道这两个人是传说中的和合二仙,于是將凌云山洞命名“和合洞”,从此,香火不断。每年端午节家家大门框上掛上菖蒲与艾草,据说菖蒲是剑,艾草是弓,斩妖除魔,驱邪避毒灵的很。
那时的端午节,采粽叶,裹粽子,吃“五红”多么有趣,难忘童年时的端午节,更难忘母亲的故事给我带来的快乐!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机构:
精武会驻文化艺术中心
副会长:李剑昌
副理事长:伍蓬莱
顾 问:许湛荣
主 任:林敬照
副主任:伍国胜、梁少华
常务理事:
林敬照、伍国胜、梁少华、黎来荣、陈绮娜
理事:
梅如柏、陈冰玲、魏台平、周慧君、甄春花、陈泉声
秘书长:林敬照(兼)
副秘书长:黎来荣(兼)
财务:
伍国胜(兼)、梁少华(兼)

编委会:
主编:许湛荣
常务副主编:伍蓬莱
副主编:冯艺儒、梁少华
编 辑:陈绮娜
责任编辑:甄春花
编 委:
许湛荣、伍蓬莱、林敬照、伍国胜、梁少华、冯艺儒、陈绮娜、甄春花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与您相约
投稿微信:R6049931328
领取稿费:Chen18128290208

请点击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投稿须知:
作品:原创首发+照片+自我介绍(文责自负)
音乐: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作者与网络(侵删)
平台赞赏费用即为稿费,其中50%归作者所有(赞赏低于十元和一周后的稿费不发放,维持平台基本运营)。凡在《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平台》发表过的优秀作品,本社将向各地报刊、杂志等纸媒推荐,并定期整理成文集出版。
敬请各位可爱的人儿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版面设计:陈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