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抒情(平水韵)
文/刘义福(蓝天白云)
榴火枇杷耀道旁,节端粽熟杏初黄。
千年蚁绿蒲多味,此日梅红蟹倍香。
菰米艾符醒病眼,荻花桑树沃骄阳。
汩罗河水无声去,屈子离骚歌九章。
七律 端午节感怀【平水韵】(七阳)
文/李云卿
神州盛世又端午,夏雨滋畴洗翠杨。
万户门前悬艾草,千人身上挂香囊。
屈公虑国江天暗,骚客忧民汨水凉。
节日书情歌旧事,吟诗骈赋慰忠良。
七律 端午情
文/平湖(吉林)
青葱义气互牵情,老去殊多感慨生。
节至端阳思父母,樽斟煮蛋想清卿。
添加白发时光逝,月日流年眼弱明。
采艾同窗身且健,嬉遊碧水翠蒲擎。
七律 端午怀屈原
文/王白琳(香水伊人)
楚水萧萧映白云,端阳千载颂平君。
隆隆祭祀舟横寄,浩浩丹青鹤立群。
忧国忧民持玉节,遗风遗志耀清芬。
中华诗祖丰碑树,一曲离骚粲宝文。
七律 端午吊
文/王白琳
杏黄共吊度端阳,绿粽遗风艾草香。
一部离骚存浩气,千秋桔颂奏华章。
楚山涕泪春晖短,汨水悲歌星月长。
击鼓龙舟波映碧,诗先铮骨永流芳。
七律 端午祭屈原
文/王白琳
汨水江涛今古流,冤魂忠骨寄龙舟。
离骚百句望洋叹,天问千言志未休。
糯角含香端午祭,雄黄织网孽妖收。
诗人之父传华夏,不朽英名熠烁悠。
七律 怀屈子
文/王白琳
战国悲歌屈子殇,端阳振楫楚天长。
离骚一曲节清亮,天问千行熠烁光。
无脑昏君奸侫臭,丹心忠骨庶民芳。
汨罗洒泪吟诗祖,不朽英名万古扬。
七律 端午怀殇
文/詹家洪(北京)
五月风斜归楚国,汩罗浪急是端阳。
倚舟水上棹歌起,当户门前艾草香。
心念离骚蒸糯粽,耳闻天问饮雄黄。
九章字字灵均泪,诸子篇篇褒颂扬。
端午祭屈原
文/欧阳义中(沧海一粟)
惊鹤投江楚梦凉,离骚雅韵墨留香。
昏君欲绝梅花骨,浊雾难陪星月光。
千古九歌千古唱,万年三赋万年扬。
心忧化碧豪情放,岁岁龙舟祭屈郎。
七律 咏端午节
文/诗情画意(广东)
华夏端阳艳宇穹,龙舟竞渡鼓声隆。
千年风俗传中外,万古河山承始终。
门插柳枝家户吉,甑蒸糍粽意情衷。
普天共庆骚坛颂,四海同欢诗道崇。
端午节忆屈原
文/巴山夜雨
千江明月照波粼,艾粽飘香祭楚人。
去岁何当星殒落,今朝感慨月垂轮。
烟舟四海离骚赋,天问五湖何梦臻?
九歌汨水埋忠骨,不做庙堂跪下臣。
七律 端午祭
文/福香
汨罗江畔泣悲歌,屈子忠心又奈何。
楚地风云豪气少,关山烽火是非多。
贤良己失守残命,道德无存尽劫波。
拓士开疆明主遇,昏君丧国起干戈。
七律 祭屈原
竟舞龙舟祭屈原,贤臣生死报君恩。
离骚尚可垂千古,史笔犹能启后昆。
端午悲歌存浩气,汨江痛哭吊忠魂。
风云六合秦皇帝,一统神州华夏尊。
七律 千年爱之歌
千年传唱爱之多,自古情真说白蛇。
佛寺应知身作则,禅心不见意如何。
峨眉玉女倾残命,盗草仙山遇劫波。
端午悲风平地起,雄黄一盏始成歌。
端午有怀
文/百忍成金
一★端午忆父(新韵)
时光荏苒又枯春,夏令端阳倍想亲。
村外龙舟三两片,台边桌椅少一人。
举杯浊酒难言表,满眼佳肴忍泪吞。
儿欲养爹爹不在,将来家事与谁陈!
二★颂屈原
晓日千家楚粽香,无风无雨过端阳。
摧舟采药承时节,挂艾寻茶吊俊良。
凤德流名从不朽,汨罗断梦永难忘。
离骚天问随君去,一代忠臣万代光。
三★义薄云天
古国由来未断烟,江山代代出英贤。
当时战乱昏君恣,此日难为屈子煎。
任是贞魂随逝水,依然忠骨载游船。
离骚不朽千秋在,化作芳名震九天。
四★哭灵均
离骚一曲唱儿孙,动地英魂万古存。
热血满腔终有泪,丹心报国却无门。
汨罗江上惊风雨,杜国尘中泣屈原。
何奈雄臣皆薄命,炎凉世态莫重温。
五★吊屈原
岁岁今朝吊屈原,九州到处放歌声。
龙舟竞渡怀忠骨,丝线穿连祭圣名。
魂断汨罗山海动,诗扬古国鬼神惊。
楚江一路空流去,惟见骄阳照满城。
端午祭屈原
文/薛冰(辽宁)
又唱离骚风雨狂,汨罗竞渡慰家乡。
劈波挥洒屈原泪,斩浪消磨百姓伤。
万里河山悲楚汉,千年日月祭端阳。
秭归粽子封鱼口,遥拜祠堂一炷香。
屈原祭(新韵)
文/杜宝珩(北京)
汨罗江上荡龙舟,难忘屈卿赴净流。
黄鹤悲歌飞苦海,杜鹃啼血落寒丘。
问天呼地无人应,抚众忧国万事休。
铁骨怀沙沉碧水,离骚一曲震昏侯。
七律 端午遣怀
文/王慧忠
时临仲夏又端阳,一曲离骚寸断肠。
汨水悲风千载泪,郢都苦雨万年殇。
浑无明主思新政,空有丹心念故乡。
国士忠贞天地鉴,舍生取义世人彰。
七律 江城端午感怀
文/查晓红
梦泽天风尘作马,昌城夜漏月成钩。
屈原流水琼花观,江上故人黄鹤楼。
端午思家凭雁翼,去年望雨竞龙舟。
栖身听鸟童心好,驻节焚香老态羞。
端午节抒怀
文/杨淑琴
思潮云涌汨罗边,屏上纷纷祭古贤。
心与清流悬月镜,名同峻岭倚峰莲。
怀沙绝望昏昏道,在水孤求朗朗天。
有幸无忧闲弄墨,太平人写太平年。
七律 端午节
文/知竹(内蒙古)
时逢仲夏雨初霁,尚幼娇荷倩影柔。
五色丝绳缠玉粽,双飞江鹤逐龙舟。
芦芽嫩绿溪桥静,艾叶清香野径幽。
吟咏九歌怀屈子,汤汤汨水日边流。
端午龙舟赛
文/刘安祥
五月端阳聚港东,龙舟竞渡水云中。
波光潋滟浮金色,日气氤氲映碧空。
鼓角争鸣惊大地,翻江倒海赛英雄。
犹知此刻人间事,又见初唐盛世同。
七律 端午合家欢
文/静静
端午佳节合庆欢,粽香四溢胃虫馋。
素荤齐聚任择选,腹裹三鲜乐似仙。
更有艾绒添爽意,温馨难挡暖流传。
福来堂满喜眉眼,共享君安盛世年。
端午寄语
陈太阳/江苏
一部离骚万户流,屈君美德誉神州。
精神不息乡风祭,气节常存世泽讴。
岁岁年年投角粽,风风雨雨竞龙舟。
杯杯蒲酒驱魔障,习俗相沿敬意稠。
怀念屈原
文/ 吴宝金(山寨村夫)
楚地重来望郢都,常思屈子对天呼。
投身汨水心昭示,振臂江山志不逾。
可恨横行奸佞贼,堪怜直谏挚醇儒。
忠良夙愿终难遂,岂肯低眉事谄谀。
注:挚醇;诚挚淳朴意思。
端午节感怀
文/吴宝金
端阳季候霁天晴,赤岸擂鼙点瑟声。
竞逐龙舟飞水面,萦回鹤渚见山莺。
雄黄醁酒灵均祭,嫩绿昌蒲礼祀牲。
不负民心千古事,忠奸自有后人评。
端午节缅怀屈原
文/吴宝金
时逢蒲月又端阳,汨水遐悠恨断肠。
竞渡龙舟怀屈子,常思凤德念忠良。
无心吝顾身家事,有志难为故国殇。
愿付冰魂拚一死,终将雪魄抒云章。
七律 端午节吟怀
文/冰花(西安)
重五云烟锁楚江,纵身一跃冀安邦。
孤心未必时人觉,大义方成后世玒。
艾草千年悬顾念,丹霞万缕沁新窗。
今歌骚体忠魂祭,湘水秦川共汉腔。
七律 端午咏灵均
文/罗启明(武汉)
欲向神州觅直臣,离骚高赋小望尘。
心中韬略先为用,天下英雄早灭秦。
更有飘梁遐迩听,岂无奸佞短长陈。
泱泱大楚多香草,犹唤诗坛第一人。
端午节
文/杨天鹏(辽宁)
忠魂浩气震山河,楚韵悠悠叹慨多。
角粽犹存心峭直,龙舟仍觅玉嵯峨。
岂能醉眼随尘世,宁愿清身沉汨罗。
国有介操民惜福,谁知渔父濯缨歌。
朝阳承办辽宁龙舟赛
文/杨天鹏(辽宁)
粽香佳节赛营州,宁地辽天喜悦稠。
霞抖凤山挥七彩,波扬凌水竞千舟。
砰轰坎鼓齐心楫,汹涌狂呼夹岸浮。
屈子若知今日事,也应欣慰放清眸。
端阳祭
文/吴建和 湖南
又到端阳粽子香,濛濛烟雨汨罗江
三闾献策联齐将,一度强兵扩楚疆。
是举惟才贤士集,依章治吏佞臣慌。
九歌骚曲千年久,傲骨忠良万古芳。
端午怀屈子
文/刘顺和(安徽)
今宵大醉又何妨,天问重温恨未央。
亦雨亦风乃常态,一年一度到端阳。
美人香草托怀雅,山鬼湘君寄意长。
应信汩罗魂不灭,后贤多少漫徜徉。
端~午~诗~语
文/鞠馥阳
七律 屈原巡楚
屈原拨霭览家田,昔日江陵展靓妍。
偶见山山围别墅,又眸水水出游船。
平民碌碌双肩窄,显宦悠悠一体圆。
泪叹红尘无共富,击胸责已枉为仙。
七律 屈原怨吟
灵均已逝二千年,汨水滔滔魄未眠。
楚地常思强国策,云间总念益民篇。
穷人养子家穷苦,富吏营媛款富绵。
莫道九州皆享裕,当知亿众万般煎。
七律 悼屈原
楚天泣唁屈原难,潋滟波涛泛汨澜。
战国风云忧聚散,春秋琴瑟奏悲欢。
吟叹哀郢官民愤,诵唱离骚人鬼寒。
善政朦胧成泡影,忠魂扼守旧江滩。
注:《哀郢》、《离骚》、《善政》均系屈原呼吁阐述利民强国的赋文。
七律 端午节有寄
文/孙照闻(山东)
龙舟竞发鼓喧天,号子江声岸外传。
庆酒还酬忧国士,颂歌应咏济时贤。
离骚一赋吟宏志,孤愤千年是巨篇。
惯历汨罗云洒雨,犹滋粽叶璨红莲。
七排 端阳节
文/韩俊清(内蒙古武川县)
每逢五月又端阳,真叹东方万里妆。
户户情深邀对酒,家家味美粽飘香。
门悬艾叶平安乐,屋绕菖蒲笑语长。
共赏龙船豪杰赛,相谈虎士姓名扬。
离骚自诵时惊起,雅颂仍歌独放光。
屈子雄文千古耀,人间盛世九州康。
七律 端午节悼念屈原
文/韩俊清(内蒙古武川县)
端午民情不负天,龙舟予意至今传。
离骚一曲吟孤愤,史笔三清白日悬。
万古文章忧国志,千秋正气尽忠坚。
精神入咏成诗赋,岁月流芳可敬贤。
七律 端午
文/百忍成金
五月熏风沁沅湘,时阴递转复端阳。
龙舟水泛千年泪,屈子心垂万代光。
云飐长空雕素韵,日蒸大地出精芒。
忠臣染就人间老,浪漫诗魂逐未央。
七律 端午节抒情
文/陈习兵(广东)
一
夏至端阳弃晦冥,汨罗江畔祭英灵。
龙舟竞渡欢声闹,屈子修贤骇浪听。
九曲辞章悲秭水,一腔热血洒苍溟。
初心齐绽天雷震,万事争先四海宁。
注:晦冥指天气昏喑阴沉,见元代贝琼诗《已酉端午》:"风雨天端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二
浩气长存端午近,离骚咏唱大夫酸。
清风矫健凝欢聚,吼沫吞航震叱滩。
鼓点隆隆天地骋,声威凛凛洞庭蟠。
初心耿耿勤操练,禹域泱泱少截拦。
注:吞航犹吞舟
吼沫指发出巨响的激流浪花
三
淼淼云乡诉夙因,悠悠千载忆灵均。
滔滔波上龙舟渡,皎皎辞章万古抡。
鲛泪涟涟君放逐,榴香阵阵夏逡巡。
谣言遍布忠言绑,屈子嗟哦逸响珍。
逸响指雄浑奔放的诗文,见鲁迅赞屈原诗“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四
兵家结祸士连横,赤胆输忠报国荣。
艾叶一枝风雨扫,波涛万顷九歌鸣。
文章千古龙舟载,粽子清香杜若呈。
素月升空春意敛,鲛龙搅浪政人平。
五
五月端阳粽子飧,榴花辣语诉沉冤。
三湘荡桨芙蓉梦,四水寻踪浪鼓掀。
艾叶薰蒸情意满,千声引领洞庭奔。
今朝落日春华捧,盛世霾云夏火炖。
七律 端午感怀
文/快乐人生(新韵)
千古习俗万代传,龙舟竞渡祭屈原。
争雄七霸同宜战,献策忠良苦尽言。
天子昏庸秦舞醉,奸臣当道梦难圆。
英魂遗恨离骚颂,端午情思久未眠。
七律 端午节
——致在路上的人
文/柳 鸣
仲夏荫浓日渐长,喜逢双五过端阳。
千家涂饮雄黄酒,万户悬闻艾草香。
不效避邪趋古训,但祈驱疫品芬芳。
人间自有真情在,世代传承益健康。
七律 端午节吟怀
文/冰花(西安)
汨水千秋浪问天,忠良尸骨几多全?
九章策论君王愎,橘颂诗魂贵胄愆。
何罪秦将侵楚土,岂因屈子自长眠。
且看击揖龙舟渡,萧鼓国殇思圣贤。
七律 端午节吟怀
文/冰花(西安)
重五云烟锁楚江,纵身一跃冀安邦。
孤心未必时人觉,大义方成后世玒。
艾草千年悬顾念,丹霞万缕沁新窗。
今歌骚体忠魂祭,湘水秦川共汉腔。
七律 端午节吟怀
文/冰花(陕西)
灵吹荷摇碧浪生,又逢重五寄思情。
惜君沉璧几醒世,叹楚丢瓯孰着惊?
白米鱼吞留翠韵,彩船龙逐荡心声。
今吟屈子忠魂继,擘画江山壮我行。
七律 癸卯端午感怀
文/观澜
玉龙端午啸穹天,河畔英5金赛旱船。
包粽酒香吟醉语,採蒿柳绿驱瘟烟。
红山峰紫思亲远,湖碧荷花禅意缘。
纸剪葫芦贴门上,祈求康寿福连绵。
七律 端午随吟
文/楊继平(山西)
时逢夏至伴端阳,粽味飘萦窜院墙。
穷富家门悬艾草,温凉米粽慰饥肠。
离骚一首千秋唱,天问全篇万古彰。
莫道前贤同仰颂,当思后贵鲜青扬。
端午怀屈原
文/王香元
千古沉冤警世人,妖魔作祟害忠臣。
贤能赤胆屡遭贬,奸佞蛇心总被珍。
伟略难施酬国志,雄才未可扫烟尘。
黑云翻墨天昏暗,一跃波涛泣鬼神。
七律【屈原之秉性难移】
文/书香
表面柔和内则刚,性情嫉恶恨权强。
平生率直憎虚伪,处事分明喜善良。
眉宇犹存肝胆气,头颅尽管鬓毛霜。
依然不改先天骨,景仰怀沙抱石亡。
七律【端午节】
文/书香
熏风拂柳临端午,悼念灵均角粽忙。
庭净清尘悬艾草,窗开夹道挂香囊。
悲歌一曲千秋敬,楚赋三篇万古昌。
爱国情怀华夏振,龙舟赛事祭忠良。
七绝 端午抒怀
文/刘义福
一
夏雨丝珠入楚江,家家端午粽飘香。
临风凭吊屈夫子,一首离骚一曲殇。
二
艾挂千门驱晦瘴,雄黄角粽散浓香。
客乡天远思归里,汨水奔流祭九章。
端阳忆屈原
文/文昕(山东)
糯粽飘香今古传,龙舟戏水世风延。
客吟骚赋思屈子,悲诵几时慰九泉。
癸卯端午情
文/胡建平(江西)
一
端午艾草门前插,平安吉祥福万家。
驱歌屈原祭干古,含冤泪洒汨罗江。
二
江河龙舟惊天下,骚风瀑雨呈奇葩。
天知英贤委屈恨,诗歌文轩美万家。
三
楚歌悲切君何处,报国心愿未能还。
江岸百姓呐声唤,只身捐驱存豪情。
四
自古东方壮志酬,大志未返人茫然。
船送贡品粽果祭,客呼干帆归家盈。
粽香华夏
文/张建国(幸福使者)
细染棉纱成彩线,精挑糯米洗沙糠。
中华处处民蒸粽,只为传承屈子香。
端午节
文/吴锡峰(河南)
浓情五月又端阳,悬挂门楣艾叶香。
屈子精神千古颂,中华世代永隆昌。
端午祭屈原
文/薛冰(辽宁)
屈原故里颂离骚,汨水悲流远古涛。
艾草香蒲门外挂,龙舟竞渡雁飞高。
端午祭屈原
文/薛冰(辽宁)
屈原忌日赛龙舟,汨水悲鸣楚客忧。
艾草菖蒲门外挂,离骚一曲动千秋。
七绝 咏端午
文/陈继英 (通韵)
半轮残月照轩窗,自古奇冤感楚湘。
米粽飘香华夏雨,黎民落泪祭忠良。
七绝 端午节(平水韵)
文/王秋英
夏来时日又端阳,艾草高悬门两旁。
家里粽香飘远处,户丁团聚醉雄黄。
七绝 端午节祭诗祖屈原
文/云朵(李曼秀 .河北沧州)
细雨轻风五月天,香甜米粽百家宣。
忠魂泪洒江河岸,一首离骚唱万年。
端阳节回老家陪老娘
文/贺中平(湖北竹山)
自带酒菜回故乡,双休正好度端阳。
熟车熟路总超速,赶上午餐陪老娘。
端午节祭屈原
文/贺中平(湖北竹山)
汨罗江水奏哀鸣,为祭屈原天动情。
自古雄才忧国是,浮云避日祸苍生。
七绝 端午祭屈原
文/任观良
为国恩民生死休,节来遥楚泪挥酬。
屈原魂祭昭天地,万里江涛冤逐流。
端午节
文/周淑慧(深圳)
千家又织艾飘香,屈子惊声巨泪洋。
多少心愁倾吐事,龙腾起舞涌悲伤。
七绝 端午节感怀
文/马乾有(江西)
一
时逢五月又端阳,无数诗人笔露芒。
绝律佳篇吟楚屈,同悲善感汩罗殇。
二
离骚一曲感苍天,报国无门赴九泉。
千古汨江悲壮意,龙舟竞渡祭忠贤。
三
时逢端午享安平,竞渡舟惊雁鹤鸣。
汨水江边招屈子,诗人泼墨寄悲情。
四
为国忧民赴汨殇,人间从此有端阳。
千家门上悬青艾,节日情浓品粽香。
五
一部离骚故事多,忠臣傲骨烈悲歌。
宏图报国丹心照,绝唱千秋赴汨罗。
六(新韵)
五月来临节日欢,诗人泼墨试毫端。
颂扬华厦贤臣士,只把离骚万古传。
七
时逢五月话端阳,多少诗人叹屈殇。
江水掀滔悲壮举,龙舟竞渡慰贤良。
忠臣报国天生暗,墨客忧民笔发凉。
华厦文存千部曲,离骚绝唱意悠长。
七绝 端午
文/姜炳初(湖北)
端阳节至意难平,弦月无声似有声。
勾起乡愁谁与诉,一壶老酒慰离情。
端午感怀
文/姜炳初(湖北)
举笔韵端阳,诗中品粽香。
龙舟何处渡,客子酒边狂。
闷饮宜归醉,心寒易受凉。
漫漫生计路,梦在水云乡。
五律 端午节寄灵均
文/罗启明(武汉)
不为亡国奴,大厦倒谁扶?
百二关归楚,三千甲灭吴。
江山宗稷替,骚客勇夫殊。
乱世当停笔,征衣被血污。
五律 端午情
文/平湖(吉林)
初五节端阳,家门艾草芳。
亲情包糯粽,彩线绣香囊。
九问天舒赋,离骚楚阔光。
风清思屈子,月夜诵华章。
五律 端午怀思
文/王建华(河北)
江南楚地游,端午赛龙舟。
憎恨奸臣佞,怀思屈子谋。
离骚堪咏叹,天问亦歌讴。
千古忠魂在,英名美誉留。
悼屈元
文/吴建和 (溯源)
滾滚汨罗江,屈公壮举扬。
怀王存大志,楚国扩边疆。
触利雷区险,革新佞贼狂。
忠肝遭遣放,幸有九骚彰。
五律 端午登楼四望
文/云卷云舒
塘池荷钱碧,端午兴登楼。
四望峰峦翠,几声花鸟幽。
离骚闻艾草,渔父放龙舟。
角黍香蒿映,松门荡美猴。
五律 端午缅屈原
文/胡建平(江西)
端午屈原缅,英灵祭大师。
忠魂含泪献,江水逐波随。
今觉愁情远,文书旧历知。
启程时代寄,龙喜万舟追。
五律 屈原
文/爱家心静(大连)
一杯重五酒,江畔数千年。
浪约流云下,诗吟缺月前。
艾蒿熏旦暮,粽叶裹风烟。
依旧汨罗水,从来醉圣贤。
五律 端午节
文/晓言
端午倾盆雨,天宫祭屈原。
龙舟行水竞,箬粽献诗魂。
赶鬼菖蒲挂,驱邪艾草跟。
民间香酒敬,悼念已鸣冤。
五律 端午吟
文/晓言
端午龙舟赛,江河水面繁。
屈原含恨死,百姓拜奇冠。
艾草家门口,香蒲妙药丹。
兔年仍吃粽,肉酒摆拼盘。
端午感咏
文/金荣(湖北)
天问天需捧,痴心谗语宠。
纵观史万年,忠佞随时重。
端午祭
文/刘卫东
一
离骚留后世,艾草遍清香。
米粽贤人祭,英名万古扬。
二
艾草浓香舞,今朝万物新。
龙舟江上舞,米粽祭忠臣。
卜算子【端阳节寄语】
文/书香
端午习传承,诗韵情思重。
各族人民赛龙舟,遍地闻香粽。
反腐倡廉时,更把忠臣颂。
国泰民安巨龙腾,实现中华梦。
卜算子【端阳节感怀】
文/书香
盛夏赛龙舟,寓意华人懂。昔日沿江唤烈魂,无奈抛香粽。未雨早绸缪,时代贤臣颂。打虎拍蝇治蚁穴,强劲中国梦。
鹧鸪天【祭屈原】
文/书香
一颗诚心辅楚王,革新变法荐贤良。
抗秦献策谋鸿业,天问离骚痛断肠。
湘楚地,汨罗江,龙舟竞渡泪千行。
每逢端午忠良祭,爱国情怀万古扬。
【鹧鸪天 粽香思屈原】
文/书香
箬叶薰风粽子香。龙舟竞渡送端阳。
艾蒲护佑驱瘟疫,香草缠祥蕴福康。
九歌咏,楚辞扬。追求真理气轩昂。
离骚一曲千秋诵,屈子英魂万古芳。
长相思•端午 五首
文/丁荣清
竹叶香。糯米香。红枣甜甜粽里藏。葫芦挂绮窗。
鼓声扬。浪花扬。竞渡龙舟连手忙。目标冲远方。
近忠心。远忠心。流放他乡暗算阴。无辜屈子吟。
理何寻。道何寻。若是连齐谁敢侵!可怜灾祸临。
咏先贤。祭先贤。开启诗风浪漫篇。芬芳蕙芷兰。
仰诗坛,拜诗坛。始祖豪情追《问天》。《九歌》环宇传。
谏言金。诤士金。权贵骄奢法陋淫。忧伤痛扎心。
宠姬阴。张仪阴。楚主昏庸排拒箴。屈原怀石沉。
大龙船。小龙船。全力争先祭屈原。民风代代延。
上江连。下江连。爱国忠贞情意绵。颂词端午前。
【大石调•初生月儿】端午寄情(中原音韵)
文/丁荣清
端阳赛船急鼓声,糯粽飘香再寄情,永怀楚累仗义行。国将倾,心裂疼,投身去、警世垂名。
满江红·端午吟
文/刘安祥
一
艾叶飘香,涪江畔、龙舟竞渡。端阳节、汨罗江渚。离思不忘怀古楚,忠魂犹在天涯路。想那年、屈子独人行,归何处。
风雨急,波涛怒。云雾暗,山川阻。叹英雄儿女,尽成尘土。惟有神灵知此意,长留遗恨空凝伫。愿芈公、高卧水云间,同歌舞。
二
屈子沉吟,谁能解、忠魂万古。千余载、汨罗江浦。忧愤永存何处是,雄风舒卷天涯路。想那年、楚国竞英豪,争吞吐。
人共仰,千家护。君莫问,吾安住。看青山流水,几番朝暮。三峡猿啼声不断,潇湘鹤舞云深处。看现今、回首望中华,西方妒。
【甘州遍】·粽香华夏(词林正韵 毛文锡体)
文/张建国(幸福使者)
秧禾壮,金麦尽归仓。夏乘凉。
龙舟巧饰,精挑粽叶,民间浸糯庆端阳。
锣鼓震,桨挥狂。拼争奋力冲刺,风采靓湖江。
赶端午,少妇盛梳妆。粽飘香。中华大地,户户笑声扬。
钗头凤·端阳素描
文/曹宏(吉林)
迎端午,醒狮舞,惠城湖畔龙舟鼓。人如鲫,光流溢,马龙车水,几声鸣笛,嘀,嘀,嘀。
高踮足,齐趋骛,闭花羞月谁家女?娇娆客,描金屐,柳眉螓首,却为人媳,惜,惜,惜。
青玉案·端午悼屈子(贺铸体)
文/王省南/浙江
飘香米粽临端午。热风送、红蕖吐。挥楫龙舟争竞渡。悼伤屈子,心怀三楚,不与奸人伍。
离骚天问留名作。抱石投身汩罗赴。修远漫漫求索路。一生正气、国殇何苦,享誉存千古。
《行香子·相思》
文/冰兰
行也销魂,坐也销魂,念千千,只为伊人。愁生美景,盼尽佳辰,任琴心减,宫腰瘦,柳眉颦。
望穿秋水,踏破红尘,最牵萦,淡月黄昏。风来无迹,梦去留痕,得些儿悲,些儿怨,些儿嗔。
满江红·端午怀屈原
(词林正韵十八部·柳永体)
文/王白琳
一曲离骚,今古唱,讴吟恺切。诗祖寄,国殇悲壮,吐华和血。抱石沉沙匡诤谏,问天哀郢嗟离别。楚水冷,雨雾绕愁浓,心寒裂。
端午祭,香草洁。碑志耸,忠勋谒。恨昏庸鄙佞,抗秦心铁。率直平生憎恶伪,醒痴举世垂忠烈。耀青史,敬爱国情怀,辉明月。
解佩令•端午
文/晨曦微露
雄黄角黍,菖蒲艾叶。今又是、端午时节。
沐浴兰汤,佩香囊、手缠丝结。额迟点、小孙低咽。
千年风俗,流传久远。大河边、龙舟横列。
只待挥旗,鼓声起、推波犁雪。念灵均,众心犹热。
渔歌子•端午节
文/王明松(武汉奓山)
粽香千里瑞气扬,竞渡龙舟赛端阳。雄黄酒,艾清香。屈子精神闪诗光。
卜算子 端午祭祀
文/李桂兰(河北)
一
今又逢端午,
龙舟竞技渡。
汨江涛声如泣诉,
离骚传千古。
祭祀诗圣贤,
粽香雄黄酒。
慰藉英灵魂不朽,
铭刻史册著。
(二)
相隔几千年,
时空轮回转。
罗江祭祀唤英灵,
号角锣鼓喧。
艾叶粽飘香,
凭吊珠泪涟。
九歌天问著史册,
浩气存时间。
虞美人.端午怀屈原(李煜体)
文/刘家祥(河南)
萧萧夏雨何时了。泪眼该多少。
离骚千古痛肝肠。汩岸楚贤冤屈、赤心伤。
香蒲艾草生怀念。警示奸人陷。祭尊筒粽岸边投。莫怨龙舟惹怒、水难游。
念奴娇.祭屈原
文/张永年
汩罗江畔,见濛濛云雾,祭烟飞密。
爱国诗人飞魄处,凄浸一天澄碧。
两岸行人,无声沉步,轻叹低声泣。
危崖波映,返参天树屹立。
思报国却无门,昏君无道,残害忠良实。
壮士江中留幻象,擂鼓凄然朝日。
我欲翻江,激流捞剑,奋臂生双翼。
备鞍驰马,沥肝掏胆歼敌。
如梦令 粽艾飘香
文/醉满秋笺(江苏)
粽叶溢香清脆,
糯米五仁勾兑。
五彩细丝缠,
出笼诱人欲醉。
馋鬼,馋鬼。
一嘴整吞到胃!
如梦令,粽艾飘香
文/醉满秋笺(江苏)
粽叶溢香清翠,
糯米五仁勾兑。
五彩细丝缠,
出笼诱人欲醉,
美味,美味。
细嚼慢咽暖胃。
鹧鸪天 端午落雨润田园
文/醉满秋笺(江苏)
又到端阳艾草长,农家烈日陌头忙。
秧苗待育深耕后,小麦收完刚入仓。
花烂漫,草清香,晚来余热映回廊。
举杯邀月花疏影,恬静无过鱼米乡。
满江红 屈原
文/张华兴(空里流霞)
天地何心,悬日月、离骚独绝。犹一啸,半江悲壮,满怀忠烈。举世皆浑谁独醒,众人皆醉心偏热。路漫漫、天问复招魂,千秋咽。
湘水远,春雨澈。词赋泪,英雄血。笔苍茫,将上下而求抉。四海文星云外客,中华诗祖人间佛。归来兮、万古自长嗟,吟情切。
清平乐 观长治市端午诗歌朗诵会
文/张华兴
节逢端午,谁把诗词谱。歌里潞州欢如故,自有离骚情愫。
老夫寻个开心,新人来点高吟。一道主持景致,添加潇洒风襟。
念奴娇·端午祭屈原(苏轼体 -词林正韵第四部)
文/周崇明(云南)
赤心忧国,识民苦、频问江山何固?壮志难酬,知楚患、情铸离骚树炬。汩水流愁,湘江饮恨,忍见秦狼虎。怀沙辞世,共蛟龙纵情舞。
欣喜华夏今朝,业兴山水美,全球称誉。国富民强,堪慰君、安享天堂仙趣。粽子飘香,龙舟争渡急,颂天襄护。神州如画,子孙皆是梁柱。
漁家傲 . 端午(晏殊体)
文/周淑慧(深圳)
柳绿桃红披艾草。龙舟起舞欢歌闹。粽子飘香多味道。莺蝶叫。繁昌织锦阳光照。
惹我挥流言语妙。颜妆佩带芳姿笑。随女乘云游海岛。九宇绕。寻来典赋春秋钓。
行香子 端午节诗会(中华新韵)
文/山月(吉林)
雏鸟嘤嘤,蒿叶青青。伴和风百态峥嵘。丝绒结彩,粽子玲珑。正玫瑰放,巴蕉艳,牡丹红。
推精赏鉴,评析酌品。诵屈原朋友相逢。巾帼学士,各竞豪雄。蓄一斛诚,一席话,一腔情。
念奴娇.祭屈原
文/张永年(欲仙翁)
汩罗江畔,见濛濛云雾,祭烟飞密。
爱国诗人飞魄处,凄浸一天澄碧。
两岸行人,无声沉步,轻叹低声泣。
危崖波映,返参天树屹立。
思报国却无门,昏君无道,残害忠良实。
壮士江中留幻象,擂鼓凄然朝日。
我欲翻江,激流捞剑,奋臂生双翼。
备鞍驰马,沥肝掏胆歼敌。
人月圆•端午节(依王诜体)
文/晓言
兔年端午龙舟赛,锣鼓绑红衣。
声音响彻,人群热闹,欢喜多时。
艾香蒲草,门前吊挂,粽籽皆携。
屈原纪念,哀鸣怀恨,供汨罗帏。
昭君怨•端午吟(依万俟咏体)
文/晓言
来到端阳节近。粽籽香蒲抓尽。艾草挂门前。避邪牵。
举办龙舟船赛。聚集众人观爱。咸蛋进千家。摘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