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亮文化群诗歌赛
主持/陈志军
1、 端午节
作者/韩敬文
走进惊雷激荡的五月
就走进了一种
伤痛的情节
走进了颠覆的诗意的悲怆
五月的汨罗江
流淌着屈子的清白赤诚
翻滚的浪花恰似屈子
不断绞动的痛苦与漫漫哀伤
当习俗的门楣
再次悬挂清香高洁的艾叶
清气荡逐着污浊无法隐藏
家家户户又包起那沉甸甸
粒粒相拥
饱满绽放
醇厚米香的粽子
每一个都胸腔鼓鼓
似乎包着屈子千年的清醒与忠诚
还有对屈子沉甸甸的哀思满仓
依稀又见
一颗求索的头颅
一个泣血的孤独的灵魂
从撕裂的肺腑里传出哀伤
带着心潺潺的哭泣声
带着痛楚的力量
你炽热滴血的灵魂
煮不沸哀痛的汨罗江
天下何其大
可茫茫天地之间
你的傲岸的灵魂
一时之间竟无处安放
一部洋洋洒洒的《离骚》
只能写在潺潺水声之上
诗情喷涌
换不来
绽放温柔的丝丝清风
也换不来
你骨感分明冷峻清瘦的脸上
丝丝缕缕清亮明净的阳光
屈子
你带着五月的污浊
千年的暗伤
毅然决然投进汩罗江
唯一没不过的
是你不朽的魂
你的光辉
洞穿楚天击破水魂
即便你肉体沉入大江
你灵魂依然带着永不磨灭的锐利光芒
远去的是你的心底流血
死不瞑目的孤独背影
留下的是你的
永不磨灭的赤诚与忠贞
留下的是你
照亮中华民族的
不朽的
民族精神
你的爱国情怀光照千古
千年万年
像一面旗帜猎猎飞扬
你让长江的叹息千年不灭
你让华夏的祭祀香火永存
你让神州昂扬激荡
声势浩大的龙舟赛
你让划破天际的龙舟桨声
多了几分
悲壮而激越的韵味
你让从历史深处划出
跨越惊涛骇浪的桨橹
划出一道道
正气长存的激情与野性
你让中华民族的豪气
响彻寰宇
冲冠云霄
过海飘洋
2、端午节
云朵
上古祭龙之节
汨罗江畔抱石跃
神鱼驮你洞庭游
留作后人来评说
赛龙舟投粽子
纪念缅怀千年久
故里已是鱼米乡
人人过上安康日
3、端午节
文|明察秋波
城市的灯光揉碎在夏夜的江面上
给月亮挠痒痒,它笑掉的一地月光,铺满了床
摘下星星洗一洗,和红色的西瓜拼个盘吞下,
顺便抓两把银河放进窗帘的褶皱里
时针指向数字10的位置
打开空调,关上门
想把自己裹成一个粽子,蘸上白糖
悄悄入睡,做个甜甜糯糯的梦
一天的烦恼像龙舟醉倒在江河里
梦里有凉风习习的街
树缝漏下的日影摇摇探到你面庞
细柔的绒毛影影绰绰
我的心绵软得就快没力气跳跃
4、端午节
文/励树才
端午节诞生在汨罗江边,
江水悠悠为屈子鸣屈喊冤。
“上下求索”的屈大夫忧国忧民,
留下了《离骚》《九歌》《九章》的不朽诗篇。
就这样损害了贵族的既得利益,
惹恼了权奸,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抱石投江,
表白“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洁志愿。
人们划船抢救屈原,
这船一划就是两千多年。
人们把粽子投到江里,
这粽子从古至今越吃越甜。
人们挂艾草,佩香囊,拴五色线,
这习俗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两岸。
五月初五,
人们拜神祭祖,祈福辟邪,
端午节里,
人们龙舟竞赛,擂鼓呐喊……
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深入人心,
端午节必将流传到很远很远。
2023.6.20
5、过端午
文/明镜
五月诗韵诉肝肠
屈原悲跃汨罗江
抛投香粽喂鱼群
竞赛龙舟驱鬼狼
每年端午有习俗
纪念忠臣万代扬
抚今追昔多奋斗
喜看今朝中华强
6、端午节
文/夏至微
艾草准备好了
这是奶奶一个人的事
粽子准备好了
这是大人们的事
龙舟也准备好了
这是全村人的事
我跟着奶奶割艾草
提前吃粽子
提前到西干渠边占位置
小伙伴们已经比我早到多时了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声音响彻水底
我猜鱼虾们都被吓得钻进泥土里了
因为水晶宫都要被震塌了
龙船上的水手们,都穿着黄色的衣服
船桨也涂了黄色
我猜他们是一些龙鳞,龙爪什么的
急急在水中的天空上飞着
想去寻找它掉落的龙珠吧
我知道有屈原这个人
是会写“屈原”这两个字以后的事了
7、■端午
梁朵‖江苏
不敢看涌起的潮
我怕沉江的声音湿了诗笺
不敢多看一眼无中生有的恍惚
怕默念了许久的好词
被雾起的隐约
遮蔽了灵魂的存在和暗物质的对抗
不敢独坐屈子祠
怕诗文与词赋不重生
不敢回看汨罗两岸的荒草与断碑
怕皓月当空瞬降大雪
我听见的低吟
像秋风割断了苦楝呼唤
喊出了一个旧朝的欲念孳生
8、端午节(参赛作品)
文/宋吉英
两千年来的汨罗江
江水远远流长
倒流着
一位沉睡江底多年的
诗人——屈原
日夜穿梭的龙舟
为你轻吟着《离骚》
端午节
苇叶在江水
倒流的日子里
打好包裹
包容善待着
别人宽广的胸怀
容纳万物的诗心
看得更广
行得更远
包出的香棕
为诗人的节日
永远诉不尽
一颗赤子之心
爱国主义者的悲壮
9、端午节
文/轻歌曼舞
吃货的我
提到端午
就想到了粽子
记得小时候
每年端午的清晨
我都会在
粽子香、艾草香、香囊香
的重重香味中醒来
奶奶总是在端午前夜
将艾叶菖蒲插在门上
并张罗着
把粽子包好,煮好
让我们这些馋猫
一早就能大快朵颐
奶奶也喜欢
把香囊
做成四角粽状
挂在我脖子上
上学的路上就能引来许多艳羡的目光
尤其我同桌
他总是想用肉粽
来换我的香囊……
10、端午节
文/指染青岚(山东)
我至今,不能像父母那样
包出一只完美的粽子
而我所处的小县城,也没有赛龙舟的习俗
这个日子,只能在文字或者电视中
观赏精彩演绎种种
可这并不妨碍,我依然爱着笨拙骄傲的自我
并配合所有的仪式感,应情应景
孩子做的手抄报,流利背诵的《九歌》《橘颂》
都在阐述,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
有些东西,永远值得传承
此刻,满载惦念和祝福
去乡下探望父母
晚风微醺,让人既难过又庆幸
一切还不晚,还可以把很多遗憾
慢慢弥补
11、《端午节》
文/日月可鉴
蒲草,艾叶,粽子
用一根绳捆起来
牵出一段传说
屈子的影子
带着历史的印痕
远去
汨罗江水太浅
你就是纵身一跃绝无生命的危险
光影
可照所有的人
可照自己爱的亮度
12、纪念屈原
文/秋水微澜
千百年来
滔滔汨罗江
荡涤着一个不屈的灵魂
楚国的士大夫屈原
宁愿葬身鱼腹
也不愿与小人
同流合污
每年的五月五
龙舟竞赛
香粽投江喂鱼
都是对您永久的祭奠
伟人
与天地共存
与日月同辉
13、屈原
文/尧全秀
端午节快来了
屈原巳复活
这一世他隐身了
改了姓氏
姓周、王、尧、孟…
14、端午感怀
/篙手
数千年来
天下诗人靠这一天壮胆
被曲解,被打压,被排挤
诸多不快
踪影不见
汨罗江上彩旗招展
锣鼓催着游人
游人催着双膀
双膀催着双桨
双桨催着浪花
龙舟如箭
屈原在呐喊声中复活
穿着粗布长衫
被打捞上岸
15、端午节前的几句口语诗
張志雄
怀念屈原
端午节阳阳
好多好多诗人的
诗歌在上
老夫这点水瓶
在众人面前不敢荡
今日诗友+群主陈志军
邀我拙一首文章
我前思后想
想到屈原老先辈
不该去投汨罗江
一个楚国再霸强
只管辖安徽丶江苏丶江西……
和两湖两广
哪有秦人海阔天空
一统六郡的思想强
他们统一了
文字丶货币丶度量衡……
我们要感谢秦始皇
二千多年前
屈原先辈
他爱国
是英雄
他的精神值得颂扬
现代人包粽子
却无人投送汨罗江
即使有人将粽子投送
那也是浪费食粮
那些虚拟,不求实际的
莫去弹唱
我们只能借鉴屈原老先辈的精神
去抨击台独丶藏独丶疆独的猖狂
去抵抗一切外来强权势力
对我国的侵略和扩张
收回疆土
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才是中华民族安全的基本保障
划龙舟赛
不要仅局限于
楚河丶汨罗江
黄河丶长 江
我们要面向
七大洲丶四大洋
我们要远航
到月球丶火星丶银河
去逛一逛
试看天下谁能敌
中华儿女当自强
2023-6-20
16、又近端午
‖稻香梦
节日气氛越来越淡
以前这个时段
街上到处是
卖艾薗的
卖粽箬的
而现在
街上摆的大多是
直接就把你赛入节日的粽子
灰汤粽
三角粽
肉粽
花绿粽
总有一天
商家会把乡愁包进粽子
出售
17、端午节
/悠悠
无论你睡得多沉,只要在这一天醒来就好
看文人墨客百读《离骚》
看泱泱中华
金鸡畅鸣
君要笑
踏歌,登云霄
君要泣
盛世安康
愿英灵不远近粽香
18、 清香角粽祭屈原
文/戴海
汨罗江上漂浮尸,芈屈平原沉淀体。
楚君贵族孽作死,庶民百姓难遘罹。
离骚九歌华章词,楚辞天问锦册诗。
胸怀大志被流逝,忧愁伤感迫鹤西。(端午节五月初五)
2023年6月20日
19、.端午节
文/烟雨红尘
今日,所有的江河,石头是最重要的目击
它们在分解千年苦痛
谁写的诗依然引领着一些思想,毛边处隐藏星火
有些章节,成为大地与天空
漂浮的微颗粒
一个人能否卸下楚国镣铐穿上袈裟
在流动的镜面中,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
鱼鳞反射的光
正缝补一些缺憾
我心底有无数条船,它能把我送到每个年龄的码头
能把我随时送回故乡
看到艾草,粽叶。仿佛遇见亲人
想到母亲包的粽子,编的五色绳,缝的荷包
五月的水深
被一个英魂反复测量
今夜,月亮需打捞落水之人
打捞泡在泪水中的人
黑云有时并不属于负面词语,雨大概会下
但绝对是以万物茁壮与茂盛的雨
绝对是一支欢喜曲子
诗意突然被清冽打开
感知长出羽翅
20、.端午节
文雅
粽子的甜心
悬挂艾草的清香
优美的诗句
带回了一段永久的回忆
一片叶子,
裹着晶莹剔透的糯米
与五彩线缠绵
曾经包裹的忧心
经过数年洗礼
去听龙舟小调
画面呈现了幸福安美
21、端午节
文/高立中(河北)
从天上到人间
《楚辞》笑了
笑的艾草遍野葱生
《天问》问鼎着千年的执着与负出
满载着一群仁人志士向着世界大同奋勇前进
有人说屈原不累,《离骚》不累
《九歌》更是指华夏神州代代苍生有道
看这一天,所有的人都在欢呼雀跃
所有的人都在撒艾叶包粽子划龙舟
听英雄的后人
在呼喊
吃粽子,吃粽子,吃完粽子天下皆是太平盛世
撒艾叶撒艾叶
人间再无疾病来威胁
划龙舟划龙舟幸福的英雄闯九州
笑吧!屈夫子,屈大人
您该好好的把中国梦笑到无边辉煌
22.端午节
文/少彰(苏州)
彩线缠臂,包裹着红豆绿豆
腾出飞翔羽翼,三叹,绿色粽子
接受世故,化身十万楚军
悬在汨罗江上,口舌生向,艾草
为屈子叫冤,回到诗篇本身
读过《离骚》《九歌》,《天问》
去过荒城,寻觅伟大身影,风
梦像一条鱼,紧握冷剑,悲哀中
哑然失笑,托起一段段过往
牵出一段段历史,还划开荡漾数节
江水潺潺尾音,离我耳畔又近一寸
泪顺着脸颊流淌,谁会用挽留恋枝
飘逸洁白浮云,医痛山鬼心碎
今日,青涩召唤,手捧雏菊
把皱褶里,碎银摇醒,嘱咐悠悠
笛音别怕,待鸟鸣,婉转声振翅
鬓发落雪,体内开着中药房
用酒水浇灌花草,山丘上
也担忧栀子枯萎,黄昏吞没落日
悲壮思想,铺不开沧海秘密
旧伤口缝了又缝,骨头睁着眼
眼里包着磨难,善良泛慧根
奴家只想吟唱,幻捱过岁月寒冷
捱过漫漫长夜,失了命定一灵魂复活
23、端午节
晓珊(辽宁)
汨罗江水泪撒千年
九歌唱罢去问天
操戈被犀甲
国殇落星辰
一缕缕粽香敬屈子
离骚丹青写满华夏篇
24、端午节
文/朱雀儿
这一天,光阴葳蕤
所有的陈述从河未央倒序而来
我的祖辈代代繁衍在潘河两岸
他们如草籽执掌着每季的风水谷物
麦子就在这之前收割
和它同来人间的
还有艾草和菖蒲,人们用来
纪念过去式,而我纪念逝去的叔达
这一天,长辈们会提前
两天
把准备好的艾草挂在门口
并给孩子们涂雄黄,戴上五色线
25、端午
文/杨功夫(江苏)
五月,可用一枚苇叶包裹
煮出粒粒诗句的清香,带进尘世碗碟
艾草,菖蒲,一根草绳打一个朝代的结
旧时的风雨历历在目
汨罗江畔那个孑行的背影,年年复活
历史,因他而落下千年的暗伤
坐在热烈的五月里,不去想那插图
颠覆的黑手,终归难逃天网
剥开一枚粽子,晶莹的美味是舌尖上的国
打一个电话给母亲
祝她安康。
26、端午节,用粽子堵住嘴巴
◎金陵倦客
街边上开始有人卖粽叶
有人卖菖蒲和艾叶
我也买了一束驱邪草
闻着草香,想起小时候
过端午节多么有盼头
母亲包白米粽,煮鸭蛋
备好绿豆糕
早晨去上学,吃粽子,尝绿豆糕
缨络袋子挂鸭蛋
我吃着粽子告诉妈妈
老师说端午节
是纪念一个叫屈原的人
“就你能!快吃了去上学。
粽子也堵不住嘴巴!”
母亲没有诗意,不讲武德
20230620
27、现代诗 端午节
文/灰姑娘
又是一年端午
一样的漂泊
一样的怀念
我在夏风里彷徨
寻一缕安静的时光
米粽飘香
藏着沉甸甸的哀思
艾叶的气味
叩开千家万户的窗
扫却心中的尘埃
浮现一张追思的情网
一位长发行吟的诗人
背负那满怀的悲愤
明志投江
所有的抱负与抑郁
绾结了文人的惆怅
羽化成诗行
从此
五月初五
刻进历史的回音
融入了民族的胸膛
也潮湿了历史的篇章
源远流长……
28、端午节 我们没有误解怠慢那个诗人
文/褚向平(河北)
切下一段段光阴
泡酒喝了吧 品出的家国味
再加上汨罗江不绝的江水
能不能酿成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两千多年了 世事浮沉
如今我们依旧拖着疲惫之身
拼命喊号子 划龙舟 包粽子
失望与喧闹同在
梦和蝴蝶同醒
羞辱跟颓败相连
载来载去的无数青山
回望过期的王城
指点雨后飘零的梧桐
打开轩窗 扯几把艾草
在小巷老街研磨
黎明 黄昏
寻觅他曾经痛失的故土
一遍遍延续着天问
不分昼夜 抄写
最古老的遗训
其实 我们从没有误解 怠慢
那个抱玉焚火的诗人
2023、6、19
29、北方的端午节
文/一片丹心向阳开
南方的端午节包粽子
北方的端午节只蒸一大盆米
南方端午节赛龙舟
北方的端午节
之前比赛割麦子现在比赛套袋
壮年人撸起袖子拼命干
干完自家的就到别家去
孩童们穿上五毒衫
擦上雄黄粉
以防毒虫来袭
老年人一大早就
相约到田野收割艾草叶子
她们严格遵守着自然规律
早一天收或晚一天收
香味就不会纯正浓郁
乡村缺少文化人
屈原和诗在这里
似乎从来没有被人提及
就是我这个半拉子文人
也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听见海子说
看啦 那两只白鸽子
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30、端午节
青柠
喜欢
竹叶的清香,
粘粘糯糯的粽子。
粘在脑子里的,
是童年的记忆。
记忆里有妈妈的宠爱,
有爸爸的呵护,
有小巷里弥漫的,
粽子的清香。
绿绿的艾草,
还有多彩的荷包。
晚风中,
飘荡着
屈原的气息,
弥漫着
离骚的情怀。
一枚小小的粽子,
粘合了千年的不离不弃。
有心的人,会上山祈福
她们希望
这一年儿孙吉祥安康
31、近端午
彭光明(湖南)
又闻鼙鼓响江河,环顾人间处处歌。
树树合欢花正发,家家缠粽索忙搓。
和平国度和平过,战乱黎民战乱磨。
屈子怀忧今莫忘,西夷亡我未收锣。
32、现代诗 端午节
文/柳叶青青
嗅着竹叶的清香
掬一把幽情
和着那支
千古悠长的招魂曲
把汩罗江畔的悲情点燃
五彩的香囊
让思念的情结
从心底蔓延到脸膛
米粽的味道
让思乡的情绪
从眼底延伸到遥望
痴情的人们
总会在艾草的熏香里
把《离骚》的厚重化为
一粒粒粽香
在失衡的雨季 层层叠叠
将无奈引入
然后
慢慢咀嚼
静静品尝
33、<<汨罗江的端午>>
作者:贺一二
今夜
我一人
在这里
陪故人
我知故人传奇
故人
不知我渺小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