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慢性子的裁缝和急性子的顾客
王嫦青
很奇怪的一个题目。我其实是想讲两件事情的感悟。
第一件事情:昨晚的品茶。第一个环节,掌柜拿出三种金峻眉,让他们依次通过看、闻、品(尝)的方法来给三种茶叶分级,这个级是以市场价格为参考。从低到高。结果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人答得全对)。虽然这里也不乏有顶级茶的收藏爱好者。后来,我们邀请掌柜的稍微再次将一些品茶的主要素细化讲解。比如:汤色,以透亮好于浑浊为更好。茶香气有层次感比单一更佳。口感醇绵自然比口感杂乱更上层。等等。可能是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总结,以及现学现用的知识点的加持。第二次,我们一致“猜”对了编号为“2号”的茶叶为当个环节最佳。
这里面有一个小细节,很有意思。
第一泡的时候,编号为“1号”的茶香明显更加浓郁,根据以往“瞟”来的相关经验,我还特意闻了公道杯,以及观察的泡过后的茶叶。公道杯挂壁的香气更显著,且气韵感也十分馥郁。茶叶收紧,盖碗里面的茶汤也较为清亮。看起来,这个茶是最好的。我当即表示在心里肯定“1号”肯定是当个环节最上等的茶叶。并将想法告诉掌柜,掌柜不置可否,只是神秘地笑眯眯。
转折来了,三种茶汤都出了,我们一一品尝以后,我发现“2号”的回甘明显优于“1号“。我再次看了看茶叶,”1号“相较于其他2种稍微显黑一点。”2号“和”3号“都是点带黄色的。看起来形也是相当不错的。我的心里开了打起了问号。最佳答案从开始坚定以认为是”1号“到在“1号”和“2号”之间有的拿不准了。我再次喝了一下“2号”,口齿体现感确实感觉比“1号”更胜一筹。这时候,我再次闻了一下“1号”的香气,感觉较开始淡下去了很多。
待掌柜公布了“2号”为当个环节最佳以后。他淡淡地说道,有些茶叶就是这样的。一开始香气最浓的,可能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就像人一样,初见时看起来样样皆好的,有时候不一定抵得过时间的蒸馏。而有的人,开始好像一般般,越久你越会发现这人不错。
确实是有这这么个理哦。
难怪人家说喝茶是雅事,口可以喝,心也可以喝,脑子还能喝。
第二件事:朋友的大孩明天就要小考了,她内心有点紧张。和我聊了几句。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其实她的孩子挺聪明的,只是小学阶段由于一些原因换了学校,以及三年级以前基础不是很好,目前有一二门科目不是很好(以她的标准),但我认为也不算很差。我一直和她说不要太过于焦虑。就算孩子真的学习差,你焦虑也起不了作用,他的成绩不会因为你的焦虑就变得更好。相反,孩子需要多鼓励。她平时也是这是么做的。但我发现,就目前来说,她有一些时候,是为了鼓励而鼓励,有“用力”的痕迹。我说你的鼓励还不纯粹,有很多里面带着焦虑和不足够信任,还是忍不住为孩子担心,担心她成绩不足够好。抛开孩子的成绩不说。她的孩子在性格,生活能力各方各面其实都十分出色的。我说,孩子进步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你要试着放下,将他的学习责任完全交给孩子自己,你就负责关心你的孩子本身就可以了。真正放下焦虑和担心。放心地信任他。她回复了一句我:“慢性的裁缝和急性子的顾客”。我当即笑了起来。哈哈。还真的是这么个理。

作者简介:王嫦青,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