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盆景 来源:扬州日报
盆景沐浴东坡喜乐
扬州盆景、扬州沐浴,如今都是非物质遗产,特别是扬派盆景已经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当年苏东坡对此均有诗词记述,殊为难得。
东坡在扬州获得两块奇石,使得他欣喜不已。他专门为此写了《双石》诗:“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故自痴。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并在序中详细回忆在扬州寻获奇石的情形:“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绿色,冈峦迤逦,有穴达于背。其一正白可鉴,渍以盆水,置几案间。”他回想在颍州时,曾做过一个梦,在梦中看见一个地方叫做“仇池”。他把在扬州获得的奇石名为“仇池”,把自己的一本杂著题作《仇池笔记》。苏东坡的这首诗,以及序文,成为扬派盆景在宋代最早的文字记载。
苏东坡于宋元丰七年(1084年),由常州至南都(今河南南阳),其间六过维扬途中,于12月18日在泗州(当年为扬州辖区),浴于雍熙塔下,并有人为他擦背后,即兴写下《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词中“轻手,轻手”,其实搓背师傅下手并不重,苏东坡对搓澡工还是比较满意的,被搓澡的过程中也感到无比享受。
东坡先生另一首词《如梦令》中,将在浴室中沐浴的感受描述得更加有趣:“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词中表达了诗人的另一层含义,即“洗身是表,洁心是质”“澡身而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