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西寺壁题诗惹祸
苏东坡到扬州做太守的时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扬州。早在他赴杭州任通判时,就已到过这里。
1071年,苏东坡去杭州任通判,10月下旬路过扬州,也是在竹西和朋友们分别的。“竹西已挥手,湾口犹屡送”,要去杭州当官的苏东坡,在竹西喝的离别酒,想必是比较苦闷的。
谁知苏东坡与竹西的再一次交集,竟险些惹上大祸。
1085年的5月1日,正值春夏之交,苏东坡穿着芒鞋布衣,来到竹西寺诗兴大发,一连在竹西寺的墙上写了三首诗,第三首中有一句“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被政敌再次抓住不放,说神宗皇帝刚去世,你怎么就这么开心呢,这又是居心何在呢?势单力薄的苏东坡再次陷入险境,好在他的弟弟苏辙竭力为他申辩,说此时先帝驾崩,新皇哲宗即位,这当然是“闻好语”。如此一来,才让苏东坡逃过一劫。
扬州美食曾寄少游
扬州美食令苏东坡大快朵颐,久久难忘。一首《扬州以土物寄少游》道出了他尝新的感受:“鲜鲫经年秘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鸟子累累何足道?点缀盘飧亦时欲。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竟留蓄。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诗中提到了鲜鲫、紫蟹、春莼、姜芽、鸭蛋等时令美食,他自己尝了新还不够,还要把它们送给朋友。
东坡特爱喝茶。这年端午,东坡本来身体欠佳,但有朋友送来好茶,再配上天下第五泉的好水,让东坡霍然病愈,挥毫写下《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塔》,咏道:“为君伐羔豚,歌舞菰黍节。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诀。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杀猪宰羊,煮泉品茗,蜀井的水泡出来的香茶,端午的美食,让苏东坡忘记了病痛。难怪他会写道:“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
扬州石塔寺的“饭后钟”故事,苏东坡也有戏作。唐代王播在寺中读书受到僧人的戏弄,历来都是责怪僧人势利偏多,而东坡自有别解,他在《石塔寺》诗中反其意而用之,说:“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何为二十年,记忆作此讪。斋厨养若人,无益只遗患。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诗前有引:“世传王播《饭后钟》诗,盖扬州石塔寺事也。相传如此,戏作此诗。”虽说是戏作,但也不无新意。
扬州盆景 来源:扬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