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11节
李凤山把残牙放在纸上交给王双权,王双权狠狠地一看,这折磨他三年多的恶魔中间有一小黑洞,牙面已崩缺了一小块,他小心地包好残牙塞进衣袋,这残牙他要带回家丢在自家的屋顶上,按当地风俗,换出或拔掉的牙齿,下颌的要丢在屋顶上,丢牙时还要双脚立正,准准地丢上去,再生牙才能长得整齐,上颌掉出的牙就埋在屋前屋后,王双权这次被拔的是智齿,不可能像小孩换乳牙那样再生了,但习惯是不可违的。
过了一会,李凤山拿出王双权口中的棉球,看看沒有出血,问道:“大叔,现在还痛不痛呀?”
王双权张了张口,高兴地说:“不疼了,不疼了,师傅真高明,真高明。” 王双权伸出右手的拇指连连夸奖说。
“师傅,多少钱?”
“ 照顾你老人家,两个铜板好了。”
王双权拿出两个铜钱,交到李凤山手中,连说:“谢谢师傅,谢谢师傅,” 滿意地走了。
此时膏药,蛇药已卖完,李凤山正想収担回家,心中奇怪地问:张飞龙今天怎么了?已到中午了,还不开市?是不是有什么变故了?他也是逢集必赶的呀。
突然北边一阵锣声响起,人们闻声涌去。只见50米开外的地方也围了一堆人,张飞龙身穿绿袍,腰扎白绸带,打起申家的猴拳来,他一会来个寻踪捉影,一忽儿来个大圣探路,一会来个剜目掏心,舒臂偷桃,猴头搔痒,顽猴坐殿,火烧猴毛,腋下拔毛,拳打白骨,掌刀劈石,脚踢丹炉,声震九霄,只见招式绵绵不断,忽如行云流水,忽如雷鸣闪电,看得众人目瞪口呆,赞声不巳,打完十二招式,最后来个大圣拜佛,稳稳地収了拳,众人齐声叫好。
这时走出一个身穿灰布衣,脚穿黑布鞋的十二、三岁的男孩来,他双手合抱拳向众人一躬,双手往地下一贴,倒立行走起来,他绕场倒立行走三圈,再用脚落地一蹬,身子腾空飞起,顺势翻起筋斗,一连翻了三次才稳稳落地,退下场去,众人一番喝釆叫好。这是张飞龙的大儿子张海水,他帮父亲做助手已三年了,张飞龙把他带在身边,逐一传授本领,这张海水天资不错,很快地掌握了入门知识,也能熟练地全套打完申家猴拳,还会舞一通三节棍。
张飞龙拿出一张条凳往中间一放,又搬出四块灰条砖,稳稳地叠放在凳上,张飞龙走到条凳边,挽起袖子,露出盘旋右手前臂深绿色的一条青龙,只见他一扎马步,化掌为刀,“嗨”的吼了一声,用力一砍,四块灰砖条齐齐断成八节,众人纷纷拍手叫绝。
张海水又拿起一块砖,扎下马步,双手握紧,张飞龙"嗨"的一声,对砖块中间右脚一踢,条砖也断做两节,众人齐声喝采。
张飞龙左手拿起一块断砖,右手一抓一揑,砖块顿成粉末状,他顺手把粉末在地上撒成一个“张”字,众人啧啧称奇。
这时他接过儿子张海水递过铜锣和木棍,“哐、哐、哐” 地敲起来,口中大声地说:“各位大叔、大婶、大哥、大嫂、大姐,刚才献丑了,今早因被金财主请去帮他家人接骨,故晚到一步,恭请各位原谅。”
“哐”, 他又打了一下铜锣,清了喉头说:“我张飞龙,早得名师真传,配成飞龙堂药膏、药酒,畅销广福两省,治愈了千千万万病人,飞龙堂药膏、药酒专治跌打损伤,腰背痠痛,关节肿痛,无名肿毒,刀伤出血,蚁虫叮咬等等,具有消肿、消炎、拔瘀、生肌之效,欢迎各位光临惠顾。”
“ 哐、哐、哐”, 说活间,儿子张海水已将药膏、药酒铺在地上的油布上,人们又一阵兴奋,也有二、三十人买了药膏贴或药酒,张飞龙已摆十几年摊了,远近出了名,大家都认可了“飞龙牌” 和“凤山牌” 的药膏,很快地,带来的药膏药酒也将卖完。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第十二节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带着他老婆挤上前来说:“张师傅,我这孩子他妈早上说话说着,突然右下巴歪了,口都合不上,说不出话,也不能吃饭,还常流口水,请你帮治治吧。”
张飞龙挪过一张椅子说:“嫂子,不用紧张,请坐下,以前有沒有发作过?”
“以前沒有过,师傅,” 中年人回答道。
“这是右下颌关节脱位,沒关系,我帮你治治。”
张飞龙叫女人坐下,张开口,嘱其丈夫站在后面,两手从后面抱着女人的头,张飞龙拿出两快白色小手绢,双手各拿一条,伸进口中,只见他左手压住大牙,稍用力一拉一压,只听见“咯” 的一声, “好了,”张飞龙说。
女人试着张大口,又闭上口,“真的的好了,好了,” 女人高兴地说。
中年男人不信地看着女人,用手摸了摸女人的口角,硧信已完全正常,伸出右手大拇指,异常高兴地说:“师傳,真神医也,神医也。”
张飞龙说:“你这下颌关节脱位,日后还有可能复发,我再给你三帖膏药,每日贴一帖可防复发。” 说着拿过三帖膏药,交给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拿过膏药结结巴巴不好意思地说:“师傅,我家……我家沒钱,只带……带二筒米,权当交膏药钱……钱吧,请别见怪。”
“不怪不怪,都是乡亲,不必客气。” 张飞龙接过米,交给儿子礼貌地说。中年男子夫妻一谢再谢走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贫穷是农村普遍现象,乡里借钱借米是常事,谁都有缺钱断炊之时。圩市里以米换物也是见怪不怪的
俗话说,同行相轻,一山难藏二虎。李凤山和张飞龙十几年来天天都走三圩,同做卖艺卖膏药生意,本来这是大家谋生养家糊口的手段,如按现在市场经济竞争规律,完全可以相安无事,偏偏农村人习惯喜欢将人与人,事与事相比,人为地分成谁第一,谁第二。很多人说,张飞龙功夫比李凤山高,凤山堂膏药比飞龙堂好,口口相传,日子久了,难免会传入李凤山和张飞龙两人耳中,被看弱一方难免有些心中不悦,但两人都不敢公开较量,见面时都客气地“凤山兄”,“飞龙兄”相称,以礼相待,只是两人一见面心中都有如芒刺背,似刺鲠喉不快之感。
一日,正值正月十三,上芝圩的大财主詹辉煌因天命之年喜得宝贝儿子,正月十五大摆满月酒,宴请亲朋好友。这里的风俗,今年生了儿子,明年元宵一定要“做灯” 热闹庆祝一番,宴请亲友,你请的人越多,越有面子,有的还上市拉人,凡有一面之识的都会被拉去“吃灯”, 当天是圩日,詹财主是当地大户,又是地头蛇,面子大,办了二十几桌,李凤山,张飞龙也虽是摆摊卖药的江湖郎中之类,但都有真才实功,并非浪得虚名的游医庸医,在当地也是甚有名气之人,况且医者在三教九流中也属中九流之上,当时方圆五百平方公里,十来万人只有保安堂,保和堂,同济堂等五六家中药店,还沒西医,所以有点医术的人是极受人尊重的,所以两人六天前就収到请柬,今天也不摆摊了,巳末就赶来赴宴。
看官要知,何谓三教九流?三教者即儒、佛、道三教也。九流按传统分法又可分为上、中、下九流。 上九流是: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进士)八举(举人)九解元。 中九流是: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画家)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金(卜卦算命),七僧八道九棋琴。 下九流:一流高台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旧社会医生是最受人尊敬,社会地位是很高的。
待续
刘西元长篇章回体小说
两棵橄榄树第十三节
话说众人陆续到齐,主人詹辉煌满脸笑容忙前忙后地招呼客人入席,李凤山、张飞龙被按排在第二席,李凤山坐了上位,张飞龙是詹财主的表亲,坐了下首,在李凤山对面坐下,在座另六位也有认识的,有些不认识的,都是乡里名流。桌上已摆满了十二样肉菜,一盘鸡碗整齐地摆在中央。这是客家人待客之道,鸡碗里的鸡头向着上位,鸡尾向下首,两边放上鸡翅及鸡脚,中间放上鸡肉,开鸡碗是表示对客人最尊重的礼节,另外桌上必定还放有圆盘装的鹅肉或鸡鸭肉,叫圆碗,有的还有用酒糟浸过的糟肉,圆碗的肉可以随便吃,但鸡碗里的肉是不能随便吃的,一般只吃二次,有云:“头下起,二下比,三下无廉耻” 之说, 鸡头、尾、翅、脚更不能动,吃了对主人不利,其它的肉菜,你尽管放开肚皮吃是了。这坐位也有规矩,一般向着门口是上位,也有按桌线分,坐错了会闹出笑话的,如果你资格不夠,人家又尊让你坐大位,谦让、推却不得了,你可适当移动下坐椅,这叫“做窍”。
这时主人詹辉煌在首席站起,举起酒杯,开大嗓子大声地说:“各位亲朋好友,非常感谢各位光临参加犬子弥月之喜,本人代表全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并祝各位新春发财,合家平安,万事如意!请大家干杯”!一仰脖子,一杯糯米酒已全下到肚子,倒拿酒杯说:“各位,请”。 众人举着杯子齐声说“请”, 李凤山和张飞龙本来都有好酒量,自然是一口见底。大家喝的是自酿的糯米酒,在客区,很多人家都会酿糯米酒,这酒很甜口,像糖水一样,但含酒精也有三十几度,不知底细和不会自控的人很容易喝醉。
众人客气一番,酒过三巡,菜卷近半,这张飞龙来劲了,心想,何不借此机会,试试李凤山术有多高,水有多深?拿起酒壶,把李凤山的杯斟滿酒,又把自己的杯也倒滿,站起身来,举起杯说:“凤山兄,难得今日一起喝酒,小弟借花献佛,专敬兄台一杯,以表心意,我先干为敬吧,他把杯放低二分,轻轻地往李凤山的杯一碰,一伸颈脖,近二两的米酒一滴不漏下肚了,李凤山说声“谢谢了,”毫不客气也一口喝完,众人齐声说:“好酒量,好酒量。”
这敬酒碰杯也是有规矩的,敬人者应将自己的杯子稍为放低,表示尊重,切忌高高在上,显得沒教养。张飞龙见李凤山喝酒不在自己之下,心想不知这老兄功夫、功力如何?何不借机一试。又把两杯倒满,举起杯,大声说道:“凤山兄果然爽快,来,好事成双,小弟再敬兄台一杯,”暗中运出六分功力,随杯发去,李凤山也举杯站起,说:“干,” 顿觉一阵怪风当面袭来,情知有异,急敛身发功,用五分功力挡回,心想,你这小子真不厚道,竟想用下三滥手段戏弄我,得治治他一下,使他不敢小看我。
两人都齐齐坐下,李凤山见张飞龙面前有一盘猪肚炒芥菜,说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大家吃菜吧,” 把筷子拿起,运用七分功力顺势往对面张飞龙面门一指说:“飞龙兄,这猪肚炒芥菜味道不错,大家尝尝吧”, 张飞龙只觉一道热风往面门扑来,情知对面李凤山报复试探,不敢大意,急忙用十分功力挡回化解,夹了一块猪肚放进口里,连声说:“真好吃,真好吃,来,大家趁热吃,趁热吃。”众人说说笑笑,饭饱酒足,已到未中,李凤山、张飞龙两人在众人眼皮之下,不显山不露水地过了两招,深知对方不是浪得虚名的等闲之辈,再也不敢造次招惹对方了,只是和大家客客气气喝酒吃菜,两人也一起过首席敬谢主人,直到未末之时,方才席散人空。
待续
金牌主播梅芳竹青老师诵读
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十四节
话说张飞龙当天下午申末才回到家中,自觉头痛欲裂,两眼朦胧,进门就呕吐了一地,心想可能酒喝多了路上吹风之故吧,不以为然,倒头便睡,老伴叶秀莲也以为他酒喝多了,泡了一杯蜂蜜水给张飞龙喝下解酒,安l顿他上床后不敢再叫醒他,到了半夜,只见张飞龙鼾声雷,呼之推之都不醒,这下叶秀莲可慌了,忙告知小叔,请人帮忙连夜用轿从成丰圩抬来老郎中黄三贴,黄三贴按了脉博,看了面部,无奈地摇了摇头说,患了脑冲血,怕挨不过明天晚上了,赶快准备后事吧。果然到了第二天中午,赵飞龙就停止了呼吸。一家人悲痛欲绝,在亲人的帮助下还算体面地办了丧事。
也是无巧不成书,三天后,李凤山也突患“风寒咳嗽”,还咳出一点血丝来,自觉一身乏力,饮食欠佳,夜晚睡醒背后出汗,把衣服都弄湿了,虽经服了自己开的土药,当地老中医乐仙也开了中药,均是药石无效,日渐消瘦,一月后再也无法赶集摆摊了,折腾了三个月,突然口鼻大出血而亡。
三个月内两位师傅相继而亡,这下各种版本的谣言纷纷而来了,有的说,两人为争生意一直不服而明争暗斗,那天在上芝詹辉煌财主的宴席上,两人先是斗酒分不出胜负,后又当场斗起拳脚来,两人都被对方打中穴位,才先后死亡。有的说,两人都有隔空点穴的绝技,那天借敬酒就把对方打伤,有的还煞有介事地说,席散后两人借酒壮胆,当即去西岩山比武,张飞龙打中李凤山三月死亡之穴位,李凤山一气之下点中张飞龙一日死亡之穴位,但双方都是年轻气盛之辈,谁也不肯向对方乞要破解之药,终致双双死亡。还有的说李凤山借倒酒敬酒之机把蛇毒放入张飞龙酒中,张飞龙又借搭讪之机把一部分毒气吹入李凤山身内。更有离奇说法,说李凤山见张飞龙老婆年轻漂亮,竟想治死张飞龙,横刀夺爱,张飞龙也窥出李凤山意图,也来个魚死网破,也一招置李凤山死地,以防后患,各种说法,只有死去的人才明白。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各种说法闹得沸沸扬扬,不多久就传入李凤山夫人刘桂花和张飞龙夫人叶秀莲耳中,两人都沒听过丈夫说过这些事,都是半信半疑,但心中终留下一个疙瘩。李凤山留下二男一女,男儿李振华最小,那时才十岁,张飞龙留下一男二女,儿子张海水才十三岁,两人只好靠丈夫留下一些底子把儿女养大。然而刘桂花和叶秀莲再也不许儿女们学艺摆摊了,她们′要儿女们安分守己种田养家糊口,不许儿女们再蹈父辈那险恶的江湖。
转眼十几年又过去了,李张两家儿女都已长大成家立业,李振华娶妻张月娇,产下二男一女,取名春林,春生,春兰,张海水也娶妻林梅英,也产下二男一女,取名俊伟,俊明,怡静。
话说这李春林出生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交恶打仗,是年天又大旱,很多田地颗粒无收,由于张月娇孕期衣食欠缺,造成李春林先天的不足,李春林一出生就体弱多病,常常感冒发烧,李振华夫妻常常抱着骨瘦如柴的儿子落泪发愁,更要命的是李春林五岁那年,不知何故,突然两只眼睛失明,真是屋漏偏遇连夜雨,李振华夫妻俩四处求医均未见效,这可把全家人急坏了,最着急的是奶奶刘桂花了,这个大孙虽身体单薄,但却聪明伶俐,很乖巧听话,深得她的欢心,她把这爱孙整天带在身边,尽心教他、照顾他,看做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现一下双眼失明,做奶奶的自然担心得坐臥不安,十几天瘦了好几斤。老人又苦于缠裹着双足,无法外出远行,这是封建社会对妇女的一种恶俗,女孩七八岁时就用暴力把双足捏变型,再用长布条裹紧,裹得越小越美,变成三寸金莲,这种严重推残妇女,破坏劳力的恶习,使历代妇女苦不堪言。
无奈之下,刘桂花托人请来隔村的算命先生李守雨到家里,为爱孙算算命,希望算命先生能帮忙想出办法。
待续
音频合成老师:大宏
编辑老师: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