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锅”记
文‖杜浩荡
自从卫星电视推广之后,村里人纷纷卸掉了自家原来的“王”字形天线,各家的房顶上都堆上了大锅或者小锅,改收看卫星电视了!由于卫星电视属于数字信号传输,画面非常清晰,比原来的模拟信号质量要好得多,所以倍受人们的青睐!
卫星电视的推广,那装锅人这个行当也就应运而生。他在卖电视或者卖锅的店铺接受了培训,掌握了这门技术,他装一个锅就可以从买锅的老板那里拿到相应的安装费。不到一年工夫卫星电视在农村已经达到饱和,装锅人也就没了生意,改了行当,做其他事情去了。
我这一段忙,几天没有看电视,今天晚上打开电视,怎么就没有了信号?机顶盒上的绿灯也不亮,我知道这是信号传输不下来了,若信号能传下来,那机顶盒上的绿灯是一定亮的。我初步判断,那一定是锅被大风刮偏了,可任凭我怎么转,那绿灯就是亮不起来,电视机搜索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没有画面。

本村本来有一位装锅的师傅,可他现在没业务,不装了,在外地干活。电话询问,他凭经验判断,有可能是机顶盒坏了,也有可能是锅上的高频头坏了。他让我把机顶盒卸下来,安在别人家的电视机上试试,看咋样?这多麻烦!
有一天我见装锅师傅回来了,就让他给我把电视机调一调,他表现出非常为难的样子,说我马上去蓝田干活,没时间啊!
又过了10多天,我见他从蓝田回来了,我又提出要他修电视的请求,他说马上接我们的人就来了,是这样,等过年放假了,我不忙了,给你下势修!
唉,求人,不如求己!我就不信把它摸索不出来。

我把机顶盒取下,拿到体育场内的村村通维修部,人家把天线接上一试,不一会儿就搜索到了全部的卫星电视节目,这说明机顶盒没有坏,好着呢!人家说,是锅偏了。
我拿回了机顶盒,再试,还是不行。我想我原来的天线已经用了七八年了,在房上的那一段已经是塑料外皮老化,一窝就折,该不是天线断了吧!
我换了一根备用天线,这一回干脆把电源拉到房顶,把机顶盒也拿到房顶安装好,把电视也提到房顶与机顶盒连好,这样弄起来非常方便,不用别人反馈转锅的效果。电源接通,我看着电视转锅,机顶盒上的绿灯亮了,唉,这一回看来有门儿,可电视机搜索完了,没搜到一套节目。
看来,确实是原来的天线断了,信号传输不下来。现在机顶盒上的绿灯亮了,这说明信号已经能够传输下来,可为什么还搜不到节目呢?

我猜这是高频头和卫星还有点偏差,还没达到最佳状态。就好比高频头现在对准的是靶牌上的七环、八环,没有对准靶心上的十环。
再试着把锅的底座往后拉了半尺,机顶盒上的绿灯仍然亮着,关掉电视,再重新开机搜索,嗨,这一回所有的节目都已经搜索出来,储存在电视机上了。
电视机在房顶上开始播放,画面清,声音大。别人问:“你咋天黑了在房顶上看电视,不冷么?”我回答:“你是不知道冬天在房顶上看电视的好处啊!这就是高家庄,高,实在是高!”
这下好了,我可以把电视机和机顶盒归回原位了,但是这条新天线可比原来的老天线短了几米,够不着。第二天我又驱车去了代王,想买一条和老天线等长的一段天线,得17米长。销售部的老板说:“我们这儿的天线是两头带接口的,标准的15米,没有17米长的。”
这可咋办?没有17米长的,我干脆也不买了!
我回到家里一看,一拍脑门,有了!我何不让锅挪个窝儿,把它从南房顶上移到北房顶儿上呢,这样一来,这短天线不但够用,还有剩余呢。
说干就干,把锅移到了北房顶上,根据锅高频头在南房顶上的方向,略微转动,好啦!所有的节目都有啦!拿了几块砖压在锅的底座上,妥啦!

为了防止锅再一次被大风吹偏,我想了个办法。我用毛笔蘸墨,在锅的底座外沿画了一个圆圈,又在托高频头的斜臂外沿画了对准卫星的双线,若下一次锅再偏了,我照这个圆圈和斜线放锅,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各位看客,你是否也遇到过我这样的烦恼呢?
不要灰心,求人不如求己,照我的办法弄,一定会调出电视节目的!
现在很多人都看上了网络电视, 画面虽然清了, 却又遇上了烦恼, 这个要收费,那个也要收费,看个电影只让你看上六分钟,就掐了,交费! 用锅看卫星电视,可没有这样的烦恼。

作者:杜浩荡,1959年生,1980年至今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近40年。闲暇时写点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