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九十七)
杨浩然 偶然著
九十七、金戈铁马欲出关
羊二和郭明亮,不愧是马三的左膀右臂。送走鲁中军区领导后,二人分头行动,立马将营以上干部召集起来开了个会。
会议主题:一、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向北发展、进军东北的指示,宣布出关部队名单,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二、要求驻鲁部队立刻改编重组为三个团。老五团和独立团各让出一个加强营,余部改为一团、二团;总部特战队及两个加强营改编为第三团。
分工如下:
一、出关各团立即组织排以上干部动员大会,然后,以班排为单位展开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老一团、二团明天十时正式开拔;三、四团休整待命。
二、任命:新一团团长:孙大胜,政委:周顺;新二团团长:张克侠,政委:李少华;新三团团长:王少雄,政委:郑绪峰。另组建旅部特务营,营长:赵龙,副营长:钱虎,警卫连长:孙彪,飞虎连长:李豹。
羊二宣布完命令,郭明亮立马做出指示。要求全体指战员发扬马家军精神,以大局为重,走者愉快,留者安心,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继续战斗!
马三坐在主席台上,始终没说话。心里五味杂陈,既盼马家军早一天走出去建功立业,又舍不得这些比亲兄弟还亲的弟兄们分出去另过。既盼着年轻一代尽快接班掌舵,又怕他们翅膀太嫩,经不起大风大浪。
眼看会议要结束了,马三旋摸了一下,见大伙儿群情激昂、摩拳擦掌,便站了起来,用仨字作了闭幕词:“执行吧!”
“是!”闭幕词虽短,却是一道不可抗拒的命令。所有将官齐刷刷站了起,啪地行了个军礼。
散会后,马三径直回了家。一进门,就让徐静宜杀了两只鸡。
天将黑时,鸡炖熟了,以羊二为首的老五虎上将:武僧范青、病猫刘六、枪神宋子良、赤兔马肖侠、大刀张克侠全来了。
这些个武林高手,是青一色的东北汉子,个个流着老山东人的血。他们的祖父辈们为了生存,踏出了闯关东的路,用黑土地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可到了他们这一代,则被小鬼子逼进了关。
十年河东,八年河西,马上就要打回老家去了,心中自是万分欢喜。八年来,他们若不是依附于马家军这棵大树,没有马三、羊二的照顾,五虎上将们也没有今天的成就,说不定早就喂狗了,哪有衣锦还乡这一说?所以,这顿辞行饭,一定得找马三吃。
同样,马三也觉得这顿饯行酒得他管。这些年,若没这几位出生入死的兄弟帮忙,马家军也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五人中,只有张克侠有些默默不乐。他也想打回老家去,解放全中国。可军令如山,只能服从。况且,他现在是一团之长,新二团刚组建,千头万绪,来不得半点马虎。
这场酒,一直喝到半夜,但话不多。大伙儿心里沉甸甸的,但都卯足了一股劲儿。
是的,越是天黑的时候越宁静,宁静过后,鸡才会打鸣儿。鸡一打鸣儿,预示着天就快亮了。
转眼,天亮了。各阵地吹起了起床号,不一会儿,便传来了“一二一”的跑操声。
马三一轱辘爬起,揉着眼睛走了出来,只见徐静宜和小花儿正在糊光荣花,便凑了上去:“一夜没睡啊?”
徐静宜打着哈欠道:“全乡的姐妹们都没睡,每人两双鞋垫、十朵花。”
“够难为你们的啊。”马三说着,眼睛不由自主地看了下女儿。这一看不要紧,结果就发现新大陆了。他扯了下媳妇的衣襟,走进了里间:“看见咱小公主怀里的荷包了吗?”
徐静宜说:“光顾干活了,没注意。”
马三神秘道:“八成有主了,中午给我撒摸着点儿,看咱公主的绣球往哪抛。”
“没正经。”静宜笑道。但还是认真的点了下头。儿大当婚,女大当嫁。论起来,花儿的年龄也不小了,是该有个人家了。
中午十点整,将士出关仪式正式举行。先是妇女们为将士披红戴花、送鞋垫。紧接着,王建安司令员讲话。
讲话毕,马三亲自为壮士饯行。他斟满酒碗,双手举过头顶:“一团、二团的壮士们,为了收复黑土地,为了新中国,干!”
“为了新中国,干!”将士们齐声应罢,一饮而尽,咣得将碗摔在了脚下。
“出发!”
伴随着一声令下,部队立正、稍息、向右转、齐步走,一气呵成。
铿锵有力地步伐,震得大地微微颤抖,惊得树上的鸟儿们腾空而起,几起几落,向远处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