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6清明节①赋
合寒食②,并清明。拜高祖,祭先人。农时三月,陌上兮阳光灿烂;原野百花,山中兮树色缤纷。扫墓之特殊气氛,慎终追远;寄哀兮浓烈时光,至孝倾情。全家老幼,聊备时鲜兮扫墓;千里儿郎,相携酒食兮上坟。烧化纸钱兮匍匐,叩头跪地;燃供蜡烛兮徜徉,睦族敦亲。鞠躬作揖,祈祷九泉兮保佑;放鞭鸣炮,绸缪百世兮安宁。添土周围兮生绿,年年芳草;焚香阶级兮纪怀,叠叠高陵。乘凉栽树,孝子国家兮器宇;饮水思源,英才基础兮法门。大好农忙之季节,种瓜种豆;无闲地用之画图,插柳插青。
木兰山樵诗曰:
植树造林留后人,鲜花朵朵寄温馨。
江山永葆苍松翠,尽孝垂楷好子孙。
【注释】:
①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②合寒食: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
1.107上巳节①赋
上巳节,三月三,修褉日,率群官。东流水上,涤秽于平生之浊气;春季溪头,抒情于块垒兮重关。毕集芳亭兮高会,群贤把酒;欢娱曲榭兮和风,袚褉②腾欢。殷商本纪,帝喾次妃之简狄;玄鸟奇闻,卵怀受孕兮契源。生育女神兮圣母,群居代表;宗祠公社兮大娘,部落祖先。借机祈祷,瓜瓞兴隆兮胄裔;胜日徜徉,儿孙发达兮延绵。沐浴阳光兮朗照,吉祥寄寓;婀娜美女兮踏青,梦想斑斓。
木兰山樵诗曰:
兰亭集序纪当年,习俗流风世代传。
杜甫题诗如画轴,祈求生子下瓜田。
【注释】:
①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汉民族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又称女儿节。②祓禊:古代汉族民俗,每年于春季上巳日在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祓:古代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禊: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