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风华 一眼千年
3月30日,一部以苏轼在徐州为故事线的大型湖岛实景演出《彭城风华》正式对外公演。随着剧情的推进,今人穿越千年,“get”苏轼留在徐州的“知识点”。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曲港跳鱼,圆荷泻露。’有幸与诸位客官泛舟云龙湖上,共赏这良辰美景,小生这厢有礼了。”登上观看《彭城风华》的游船,身着宋代服饰的船夫引用的诗词,来自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站在2023年的徐州,回望1077年的北宋——
苏轼调任徐州时,其弟苏辙到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任判官,两人相会濮阳,结伴来徐,同住知州衙门后院的逍遥堂。当年的知州衙门即位于现在的彭城壹号。
历史上的逍遥堂早已毁坏,徐州解放之后,在快哉亭公园内,又异地重建了逍遥堂。为观看《彭城风华》所备的四艘游船,其中一艘即命名为“逍遥号”。
百日相聚期间,苏轼、苏辙同游西郊拔剑泉,观赏了汉皇刘邦试剑石。
在花木葱茏的徐州铜山区汉王镇拔剑泉景区西侧,仍立有苏辙《试剑石铭》碑刻和其他多块碑刻,它们见证着兄弟的情谊……
“‘彭城风华’云龙湖夜游项目于3月30日对外试运营,截至5月底,共安排演出85场次,安排观演船195船次,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徐州市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同华介绍说,以此项目为支撑,云龙湖景区近期也荣获了江苏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称号。
将苏轼留给徐州的文化遗产进行有效活化,《彭城风华》是一个好的开始。张同华表示,“彭城风华”沉浸式大型实景演出弥补了徐州旅游市场的空白,不仅活跃了云龙湖夜间旅游市场,还可以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下一步,市文旅集团将以“彭城风华”项目为切入点,以苏轼文化、苏轼在徐州的故事为主线,深度挖掘、有效整合云龙山云龙湖以及周边的文化资源,并进行创意开发,借助优美的自然景观,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产品、云龙湖独有的超级文化IP。
苏轼文化要传承,人才培养是关键。中国矿业大学苏轼研究院每年招收两名研究生,培养苏轼文化研究的后备人才。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推动苏轼小学和“中国苏轼文化名镇”的创建工作;建立了苏轼文化青少年研学基地,并积极指导参与各类相关活动的开展,为徐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添砖加瓦。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