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九十四)
杨浩然 偶然著
九十四、历史的天空依然那么清
夏季攻势一展开,马三一连接到了三道命令。一、调三团南下,协助鲁南军区攻费城、围临城;二、调二团东去,协助滨海军区攻打龙城;三、命马三带四、五两团及独立团北上,直取郱、鄑、郚。
郱、鄑、郚(即今之临朐、昌邑、安丘),古为纪国边城,这儿西北据齐、东南靠莒、正南邻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后来,伴随着齐国的强大,纪国日渐式微,被迫割让了郱、鄑、郚三城。逼得纪候不得不大去其国,一路南逃,占领了纪王崮。
说来,末代纪候也很可怜,本想依仗崮之天险,重整旗鼓,光复旧山河的,没想到善于“金壶藏书”的纪候没玩过齐候,最终落了个国破家亡。
八年前,小鬼子的铁蹄一踏上郱、鄑、郚三城,马三就联想到这个故事了。为了使纪候的悲剧不再重演,他将能征善战的周强安排在纪王崮据守。那时,他就下了决心,有朝一日,一定收回三城。所以,去年讨吴打临朐,他身先士卒。今年王建安司令员让他打安丘、昌邑,正合其意!
为了一举拿下鄑、郚二城,鲁中军区派了五个团又一个营的兵力,加上部分地方武装和民兵共万余人。
六月五日,安丘战役正式打响了。讨伐对象为盘踞在潍县、昌乐和安丘地区的伪鲁东和平建国军司令厉文礼。
这家伙也是个奇葩。由于上过京兆学校,又在新民学院上过两年,肚子里有些墨水,故很早就参加了国民党。曾历任国民党军队秘书、少校书记官、第六十四师一九二旅少校军法主任、诸城县长、潍县县长、山东省第八专区保安司令官兼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并于三八年一月参加了国民党特务组织“复兴社”,任山东支社胶东大队队长,同年又被委任为中央别动军总队胶东支队司令。后任鲁苏战区游击第二纵队司令。四三年二月,被日军俘虏,随率部投敌。
多年来,厉文礼与吴化文、秦启荣等相勾结,在这一带制造无人区,并时常配合鬼子四处扫荡,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成了楔入鲁中、胶东和滨海区之间的一颗硬钉子。
然而,再硬的钉子,时间久了也会生锈。经过了数次打击之后,与小日本一样,厉部的翅膀就没那么硬了。加之万人围攻,从气势上就压得他喘不动气了。
其实,这次讨厉没费多少枪弹,但效果却不一般。打,只是煞一下日伪军们的威风。而政治攻势所起的作用,比打还强。每仗下来,总有大批伪军放下武器,有的甚至临阵倒戈,对着他们的主子突突起来了。
战役共持续了二十二天,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至二十七日,就取得了歼敌七千三百余人,攻克据点六十余处的光辉业绩。解放了安丘以南、临朐城以东、景芝镇以西一千七百余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
与此同时,滨海、鲁中军区各以两个团的兵力,向盘踞在诸城地区的伪山东国民自卫军第一军军长张步云发起了攻击。
至三十日战役结束,歼日伪五千余人,解放了除诸城、高密、胶县城以外的两千五百平方公里的地区,将鲁中、滨海北部地区连成了片。在胶济铁路东段南侧,将日军的防御体系撕开了一道口子。
鲁南战场,表现也不错。鲁中军区只用了三个团的兵力,就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攻克了临、费间的日伪军据点数处,彻底孤立了据守二城的日伪军。
此次春、夏攻势作战,八路军山东军区共歼日伪军五万余,克县城十一座。将鲁中、胶东、滨海、鲁南、渤海各区连成一片,打通了山东解放区与华中解放区的联系,将日伪军压缩在了重要城镇和主要交通沿线,为尔后的全面反攻创造了条件。
战役结束后,马三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沂蒙山小调》。二十多天的战斗虽然疲乏,但通过这场战斗洗礼,马家军不仅有了攻城拔寨的经验,而且全部实现了武器装备日式化,再也不用为有炮没弹发愁了,他能不高兴吗?
娘的,下次攻城,用炮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