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整理一下书柜、才发现在我书店里居然有整整一书柜的漳州籍作家作品。有学贯中西的大师林语堂、何葆国、张亚清(龙海)、杨少衡、杨西北、黄荣才、青禾、陈子铭、陈燕松、何也、年月(龙海)、林兆明(龙海)、郑亚水(龙海、笔名梧闽)、林铁鹏(龙海、诗人、笔名黑枣)、林妙真(龙海)、康玉德(龙海)、林靖华(龙海)、郑通和(龙海)等等。还有灯谜大师郑育斌、林建华(龙海、厦门大学教授、福建武术协会副会长、国际级武术裁判、武术八段)等等。还有很多作家的名字就不一一例出。
以上是老石码'临风书屋'创始人郭瑞盛贤弟的公开日记。我的名字及笔名也在他說的漳州籍作家记忆中…似有'玉树临风'其喜洋洋也的感觉…微信时代的老石码,'临风书屋'是一张古镇名片,虽然纸质的书籍不再时髦,'悒悒不歡'并不是读者的错,而是新时代的摄受文化方式变了…手机已經秒杀了现金、电视、电话、对讲机、照相机、刷卡机…许多传统的老行当包括'扒手',,就连看书也不例外…以前每周必去的'临风书屋',现在竟然'三过其门'而熟视无睹,心里有点对不住'阿盛'呀呀呀!
国画大师吴昌硕的《双松》作品。作为散文创作,我也写了《双松》作品:《锦江道上 飘来'睡衣松'》和《初恋的感觉 '棉被松'》,嘿嘿,算是文化艺术上的'狗尾续貂'吧,虽然咱的名气不及吴昌硕大师的一根毫毛,伫倚危樓風細細,这并不影响我对散文《双松》的立意与创作,我想终于有一天,我的《双松》原创也是新书《日出紫云》的内容,与《月泊龙江》一样,摆到'阿盛'的临风书屋的架上…林兆明先生,写过一篇《临风书屋一一石码的文化名片》,我感覺很好…但是,似乎言犹未尽,石码古镇对我而言,晚上能去的地方,除锦江道走走跑、原始点按按摩、茶店泡泡茶、铸鼎巷打打牌,有客人来了去玖隆海鲜馆或绿雅大排档啉啉酒…其它,我总是怀念一个际遇,阿盛在临风书店组织一个类似林志远先生的'月港雅集'沙龙一一漳码厦各界艺术大伽云集,泡茶啉酒侃大山,惬意呀!上次的临风讲座是原漳州作协青禾主席的互动场景…真的受益不浅。每一位奋斗者,都有人生的光圈也有出彩的时光…名家文化讲座与读者互动'快活林',这似乎是一种活得更有意义的新方式,而这需要的黄山景区那颗'迎客松',离开'临风书室'这作者与读者的纽带,可能少了缘起的因果关係吧!
郑亚水,笔名梧闽,出生于漳州东郊梧桥村,毕业于漳州农机校和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
作品《<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禅意 太武凡木》荣获全国第八届新年新作征文“一等奖”;《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