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游黄山
卢子英
上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外国来宾,一般会在人民大会堂的迎客松铁画前照像留念,这才知道黄山其名。
仰望黄山已久,难有踏足之闲。
今年时逢70岁,在女儿女婿的鼓动下,终于下定决心一登黄山。
四月六日我家一行四人,从石家庄市登上了高铁列车,开始了黄山游览之旅。
列车进入山东省,天就下起了绵绵细雨,傍晚到了黄山市,雨下的更大了。接站的师傅说,你们来的巧,明天放晴,有幸看到黄山云海奇观。

翌日,我们到达黄山景区的山脚下,天已放晴大亮,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映入眼帘。
排队。熙熙攘攘的人流接踵比肩,导游的旗幡红的、黄的、蓝的、绿的在人头上空不停地晃动;嘈杂的喇叭呼唤声、南腔北调的喧嚣声此起彼伏。
换乘。清一色的蓝色中巴,穿梭在崎岖的山间公路上。七扭八拐的路,有的似S形、有的像倒U字形。急促的会车,左晃右斜转弯,时不时地引起一片阵阵惊叹声。从车窗中望去,半山腰一个个小蓝点儿,在纵横交错的翠竹环抱中飞驰,正应了毛主席《登庐山》的诗:“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从慈光阁坐玉屏索道,我们便拥入了黄山的怀抱。
放眼远眺,环山四面都是怪石嶙峋,奇松风涛。浑厚壮观的山体、峻峭凌厉的峰尖、蓝天游荡的云朵、山涧飞流的瀑布,真如一幅天开的山水图画。

第一个景点是迎客松,迎客松是黄山的知名品牌。黄山有十大名松,迎客松位列其首,素有“黄山不看迎客松,莫道游历此山中。”
迎客松树龄有1300年,是黄山“五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
看完迎客松,才真正开始了登山之路。以迎客松为起点,向东、向上、朝西北方向画一条弧线,就近临了西海大峡谷。
攀登,攀登!崎岖不平的山路,逶迤陡峭的石磴,挑战着每个登山者的毅力,考验着每个人的心理极限。
大约行进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黄山最高峰莲花峰的路口。莲花峰峰高1864米,仰头瞭望,峰尘直捣白云间,大有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意境。
目测莲花峰约45度角,直上直下的石阶石磴,宛如一条从天上铺下来的竹帘。攀山两边护拦下面,全是刀削斧劈的万丈壑沟深渊,莫说恐高症者,就连年轻力壮的青年男女也会望山惊叹。我虽有一腔冲顶的勇气,但还是被好心的工作人员劝返了。

据说,当年刘晓庆拍《小花》电影曾在此驮着担架,膝部血肉模糊地跪行过一百步台阶而声名鹊起。跪着、爬行、勇气、毅力!染红一百磴的鲜血,多么伟大的壮举呀?!
遗憾地辞过莲花峰,向白云宾馆方向进发,到西海大峡谷追梦波涛诡异的云海。只可惜当日西风阵阵,难以寻觅云海的踪迹,只看见飘杳的轻雾似炊烟在山谷中游荡。
冲刺光明顶,不枉黄山行。
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是黄山三大高峰,都在1800米以上,犹如三国魏、蜀、吴剑拔弩张对决沙场,争雄天下壮观场景。
光明顶虽高,但相对坡缓路长,经过一番艰难努力,还是到达了山之巅。
在爬向下榻西海饭店的路上,目睹了天造地设的手机石和飞来石。导游说,正是沒有万马奔腾的云海,才有幸看见这两块奇石。飞来石曾作为电视剧《红楼梦》的片头,也算为自己扬名立传了。
“不上始信峰,不见黄山松。”始信峰是我们游览的最后一个景点。黄山十大奇松,始信峰就占了一半多,它们是竖琴松、辕门松、卧龙松、探海松、龙爪松、连理松、黒虎松。
站在始信峰的观景台上,放眼四望,美奂美轮的景致尽收眼底。

西北方向有活灵活现的猴子观海,尔后视线向右平移,就能看见“十八罗汉朝南海,”“仙人下棋,”“童子拜观音”等著名景观。始信峰观景台网罗了黄山繁华精粹之美,可谓是黄山中一个袖珍的风景园区。
我们从慈光阁上山到云谷寺下索道,在黄山风景名胜区游览线路图上,画了一条拱形曲线,好似编织了一个五彩缤纷彩虹桥的梦。
只要有幸从这个福地洞天的大门里去探秘,你就会得到无限的千姿百态,奇幻无比的美丽画卷。

个人简历
卢子英(常用名卢改红),河北省无极县人,退休干部。著有诗集《爱的呼唤》、《春潮涌动》。现为无极县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化名人公益联盟委员、金榜头条签约作家诗人、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