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牌主播冯志伟老师诵读) 刘西元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
第七节
吃完早餐,李承志看看还不到十点半钟,和老伴说一声,信步往楼前福安宫寮走去。
前二天刚下一场秋雨,地坪上散落着一些树叶,李承志小心地把那些树叶捡到篮子里。五、六年来,他每周都会来这里给橄榄树浇水下肥,有时釆些果叶回家做药用,干完了这些,就在树下坐一会才回家。现在反正沒什么事可做,他习惯地坐下来,掏出一包红壳五叶神,抽出一支放进口唇,“啪” 地点上火,悠然自得地吸着,看着冉冉上升的一个个烟圈慢慢扩大往树梢升去,消失在空中。
他凝望着宫寮,仰望着两棵像巨人一样巍然屹立的橄榄树,心中升起无限的敬意和怀念,这两株橄榄树,枝壮叶茂,果实累累,挂满青绿色纺棰样果实的橄榄树枝,在微风吹拂下,好似轻轻地向人们点头招手。这宫寮里安放着祖父母以上先祖的骨骸,这些老祖宗除了祖父祖母以外,其他祖先他只在相片中见过。对这两株橄榄树,他却感到特别亲切,特别伟大,因为它是祖父李春林,祖母张怡静的化身,一生行医的祖父、祖母亲自种下这两棵橄榄树,死后还嘱咐子孙把他(她)们的骨灰撒在树下,用他(她)们的骨灰滋养这两棵不同寻常的树,再用两棵树的枝茎叶根为民治病。
李承志清楚地记得,六年前一个冬夜,凛冽的寒风刮得江原县人民医院套式病房的窗门咯咯地乱响。己经八十九岁,弥留之际的爷爷把他和爸爸李宏坚叫到病塌前,爷爷那干瘪的右手拉着李承志,深情地说:“,我活了近九十年,身体每况日下,看来所剩时日已不多了。万一撑不过去,你们不必太悲伤,凡生物都有生有灭, 人生由原子分子聚集而成, 人死只不过被大自然还原成分子原子罢了! “老人喘了口气,又说:“你们父子都不肯从医,但治病救人是人类最圣洁,最高尚的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医生的职业必定成为众人所敬仰的职业,我和你奶奶为医疗事业奋斗了一生,现在我再也无力济世救人了。”说着一阵剧烈的咳嗽使他喘不过气来。
李宏坚、李承志忙把老人缓缓扶起,轻轻地拍拍背部,老人长长地舒了-口气,继续说:“我一生没留下什么积蓄给你们,唯留一个盒子在衣橱里传给承志,里面有一些治病秘方和祖上留下制作春莉堂膏药配方,另外大柜里还有上好几十斤三十年以上的老茶叶可给承志为乡亲们治病时用。这十几年,承志也跟我学了-些医学知识,你天资聪敏好学,定能不负我之所望。”
说着又一阵呛咳,待咳嗽停止后,李春林吃力地对儿孙俩说:“我五年前在家乡祖宗福安宫寮前种的两棵橄榄树,将来也可做药用,我死之后,你们把我的骨灰分别撒埋在树根上,一年后,这橄榄树就可做药用,三十年内都有效,也算让我死后继续用这种形式为乡亲服务吧,我一生因为工作忙碌,未能为父母为祖宗尽孝,死后就以这两棵橄榄树为祖宗看门护宫吧。”
(待续)

(金牌主播梅芳竹青诵读) 刘西元小说《两棵橄榄树第八节》
说着,老人拉紧李承志的手,眼睛深情地望着李承志又说:“你代我行医,要扶危济困,行医不要收钱,要义务为乡亲服务,你们父子夫妻都是公职人员,有保障,不差钱,义务行医,当作回报乡亲,扬播祖德吧。”
一席话说得李承志父子俩早已热泪盈眶,李承志差点哭出声来,连连说:“爷爷,你放心,我一定按你说的做,为乡亲服务,为爷爷争光,为祖宗扬德。”三人长谈了近一小时。
看看老人己经很累了,李宏坚说: “爸,你休息一会吧。”说完打开手机下载的歌曲,这是老人这几年来的习惯,每到睡前,必须用这条歌曲伴他入睡。立刻,手机里飘出齐豫悠扬的歌声: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流浪远方,流浪……”。父子俩安顿好老人睡觉,李承志在旁边陪床上躺下看书,李宏坚出去买点夜宵。
三天后,李春林溘然长逝了,全家人自然无限悲痛,医院,卫生界各亲友们相继来探望告别。家人遵照老人的遗愿,把骨灰埋在福安寮两旁的两棵橄榄树下。半年后,张怡静也无疾而终,家人也按照她的遗愿,把骨灰撤入两棵橄榄树根下,和老伴李春林一起用骨灰滋润着这两棵橄榄树,继续回报乡梓故土。
李承志两只泪眼凝望着祖父祖母化身的两棵橄榄树,心中感慨万千。他是祖父、祖母一手带大的大孙子,祖父、祖母给他无限的关爱,无限的呵护,教他做人处世之道,教他医学知识,可以说祖父母对他的影响比他的父母还深,还大。他没见过祖父、祖母工作时的情况,但从祖父退休后义务为病人服务的精神,从他的同事亲友的口碑中,从他的遗作中也略可知道,祖父、祖母几十年前在那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这些经历构筑了他(她)们一曲动听的人生交响曲,也见证了几十年医疗卫生事业的风风雨雨。真是:世事茫茫,人生苦短。看官若要知晓李春林夫妇在生时如何拼搏奋斗,如何济世救人,医林中有何奇闻轶事,且待下回分解。
(第一回完,待续)

《两棵橄榄树》故 事 梗 概:
李春林是文化革命前最后一届入学的大学生, 毕业时正值文化革命, 被分配到各公社卫生院“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山区卫生院辗转二十年,八十年代末与师兄弟陈学斌, 申东炮先后调到江原县县城工作,后撤县改市,又调入市中心医院工作, 经过一番拼搏, 他们都担任院长或科主任之职。通过三人的恩怨情仇, 揭示了解放后医疗卫生发展的变革, 医院随着社会脉搏而振动,公立医院的弊端, 医患关系的变化, 医院改革的困难, 掀开了这块使病人起死回的生圣地鲜为人知的内幕,弘扬了一批尝尽辛酸苦辣忘我工作,而不为人所理解的医务工作者。
本小说用先穿越后倒叙的手法勾画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百年间医疗卫生状况,重点描述了改革开放后人的思想和医疗卫生的巨大变化,剖析了医患关系恶化的根原, 医疗卫生改革的困难,对贪污腐化,造假等社会上一些丑恶的现象作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