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海卫 那一双望眼
文/梧闽
镇海卫是明初在福建沿海建立的五卫之一。卫指挥使司就在镇海。当它最盛时期,武备精良,文教发达,市廛富庶,是我国一个重要海防基地,也是福建沿海的文化名区。镇海卫在历史上对我国东南海疆起稳定的作用。人是时间的过客,而城是历史的符号。《明朝的那些事儿》包括有这样的记录,封建社会有等级,人分三五九等,官也有'本位'思想。漳州知府见镇海卫一二把手需要仰望致敬,只能与第三把手同级平视。
今天的龙海著名散文家一一黄绍南先生,是这样表达对'镇海卫'的依恋与遐思,这是人的情感与意义世界…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花香四溢气候宜人,与“月港雅聚”的朋友们同行,我们面朝大海,站在镇海卫的旗尾山上,海阔天空,阳光明媚,身后是巍然耸峭南太武山,面对浩瀚的海洋,目光所向碧海无际无边,左手边是黄海,右手边是南海,脚下是繁花盛开的绿草地,景色迷人。旗尾山是黄海、南海的交汇点,我们脚踏两海,海风轻抚,海水涌着微波,风平浪静,蓝蓝的天,蓝蓝的海,海天一色,美轮美奂,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漫步在镇海角,这里有雄伟的灯塔,红白相间的塔身英姿飒爽,象征着无私奉献,坚定而执着地竖立在海的尽头,默默地守候着每一个潮起潮落,为迷茫的船只指引航行的方向。波澜不惊的隆教湾,渔舟点点,鱼排成行,黑褐色礁石上歇息着矫健的白鹭,雪白的朵朵浪花,沙滩上金黄色的细沙连绵逶迤,远处海岸线上的风车缓缓地舞动着,风情万种,给蓝天碧海增添了一份动感,拥有“天下第一滩”美誉的隆教湾景观让人陶醉,流连忘返。
我们来到镇海村,探寻镇海卫古城遗迹,镇海古城墙巍然屹立,这里保留着为数不多的石块砌成的老房子,高低错落的石头路,还有古色古香的明代石牌坊,斑驳的古街古市,到处静谧而古朴。村落枕山面海,地势险峻,自古为兵家要地,在明代,这里与天津卫、威海卫、金山卫并称为中国四大卫,因抗击倭寇而闻名于世。镇海卫城已历尽沧桑,依然飘逸着诗情画意的嫣然,悸动着岁月的静美。
我是不敢去了,镇海卫,那儿有我的老领导、老同学和老朋友的老房子,还有一位妙龄的姑娘在望海…N年过去了,她或许还在盼著有一天,我会突然出现在她的家门口,是我的辜負与无情,让她的眼神一直在凝膠望海…那一年38岁,我去后石电厂协调办工作,接待就在协调办指挥部前面的苏雅饭店……时间长了,就发生了故事,苏雅饭店老板的妹妹,看上了协调办的一名帅哥,每当傍晚,她总是款款而来,找各种借口……一到办公楼宿舍坐下来,一谈就2~3个小时;有一次,苏小妹遇到我直接了当说:'郑主任,我喜欢小林……能不能当我俩的媒人?'我说:'行……妳喜欢小林什么?'她说:'正直、好才、朴实……嘿嘿!'其实,每当苏小妹来会小林……有一个镇海卫姑娘,是她的小跟班,要么找楼下饮事员阿菊聊,偶尔找我泡茶侃大山……她说:'我是镇海卫的人,下过海养紫菜……',人长得象香港演员阿娇,水灵灵的村姑,说话也特别甜。',嘿嘿,时间过得很快,几天沒来……我也感觉有怅然若失……当年,我写着写着《后石的猫》,取名《悲剧的诞生》,似乎有一种预感……那就是苏小妹与小林的婚姻,我揍合失败了……小林,有个女同学。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在读高中的时候,已经和小林有往来,虽然没有以身相许……但是,在她的眼眸子里,小林已然是心中的那个,就等小林开口……何况,她当时已经考在中医院当医生,论外貌与财富不及苏小妹……小林,处在一种道德与良心的不断拷问,有一天问我:'水哥,假如是你,你会娶谁呢?……',你说,咋办?这媒人真不好当……那一刻,镇海卫水灵灵的姑娘却突然间打来电话说:'水哥,我决定了?决定嫁给你,当个小的也行……不然我会从这里,跳海下去……',我一听一惊一吓,完了完了……这儿的姑娘,怎么了……都这么执着地,想嫁给协调办干部,这一份情与爱可不是能'协调'的,因为自病也住往很难医的…一个粘住不放,另一个突发'痴情',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幻想……当晚,我紧急找了苏小妹,也找到了镇海小姑娘,向她表达了于情于理于法的理由,并且把这桩化解的工作交结苏小妹……因为人是她招的,也是她带来的…我说:''这事做通了,我还可以继续做媒……'一个不谙世事、年仅二十岁的小姑娘,为啥会突发奇想痴情……这都是不应该接触的错……如果不化解她那条'痴情'傻根……可能会出人命的……镇海卫的人,很迷信镇海卫城隍庙,那苏小妹隔天带着镇海姑娘去问签卜卦……不论出啥卦,苏小妹都按我的面绶机宜解卦……凡正都说不成……我的插曲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可是,苏小妹与小林婚姻却无疾而终,乘着一次挂职的机会,小林脱开了那张密织的情网……久而久之,人一旦清静了,就有了理智!虽然,我欠缺了苏小妹一份人情,也知道她的初恋,注定是一场悲剧……所以,看了漳州女作家文雨的《炊烟又起,我在镇海卫等你》,勾起了我的记忆……此生,我毕竟辜负一位,镇海卫姑娘,但愿下辈子,去那儿,当个上门女婿吧!就似镇海卫的旗尾山,伸向台湾海峡,有一个灯塔指明往来船舶,东边是东海南面是南海,北太武山在金门,南太武山在漳州。走马驶船不能找不着北,如果方向错了,停止就是进步呀!
郑亚水,笔名梧闽,出生于漳州东郊梧桥村,毕业于漳州农机校和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
作品《<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禅意 太武凡木》荣获全国第八届新年新作征文“一等奖”;《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