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然居读书笔记【0052】人 生(A)
作者/沈学印 主播/河清海晏
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有三样,即爱情、亲情、友情。如若缺其一样,人生都不是完美的,生命也将是残缺的。
人生的归途未必都是风烛残年,风雨飘摇,只要活得有意义,自我地充实自己,短暂的生命照样能显示出轰轰烈烈的人生,其名字和精神也不会因人生的短暂而结束或消失。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如若生在艰难困苦之中,确是一种不幸,但更为不幸的是缺乏战胜困境的勇气。向困厄挑战,才是人生最为必要的一课。
一个人的生命对于宇宙来说,算不得什么。任何人为死而去找一个借口实在是很容易的事。体弱无力,家境贫寒,地位卑微,生不逢时,命运多蹇,都可成为自绝或自弃的理由。而胜战自我,超越死亡,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人生,最难做到的就是战胜自我,走过阴影,走出一片崭新的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因而,我十分欣赏居里夫人和高尔基说过的那写话:“我已经学会了安于命运,并且总是力求在日常的郁闷生活里找出一点小乐趣。”(《居里夫人传》第284页)人生千万“不要慨叹生活地痛苦!慨叹是弱者……”(高尔基:《高尔基论儿童文学》)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语)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萧伯纳语)
而艾青的诗《光的赞歌》让我至今不忘:“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体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的燃烧论”更让我激情澎湃,人生燃烧:“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这其间的道理,就像法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说的那样:“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光总向上升腾,石头总往下坠落。”
人,只有燃烧自己,才能照亮别人。
人生,是希望与失望同在的一次路程。
人生,是幸福与痛苦并存的一次经历。
人生,可以纵观,也可以横看;可以直切,也可以斜裁。为此——
席勒说;“人生中,有两条道路是畅通的:一条是通向理想的,一条是通向死亡的。”
霍桑说:“人生包括两部分:即过去的是一个梦,而未来的便是一个希望。”
罗丹说:“未了在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秋瑾说:“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为了这些选择和美好的生活,我必须热爱自己的人生!!!
(2023年6月9日写于“悠然居”书斋)

悠然居读书笔记【0053】
人 生(B)
人生,尤如应时的雨季。
春雨之时,那是最可爱动听的。轻轻柔柔,细细长长,潇潇洒洒,温温雅雅。
秋雨则不一样了。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凄凄楚楚,散着阵阵凉意,发出些许寒气。
人生,或许也是这样,总会有风起风落,云卷云舒,雨骤雨狂,雨柔雨顺的时候。而我们则应该直面人生,审时度势,学会去接受去洗礼。
有风,笑傲春秋迎上去;
有雨,勇敢地尽享其滋润的恩泽;
温柔娇顺时,渔舟唱晚,风雨共济;
呼啸狂泻时,水乳交融,与时俱进;
……
易卜生曾告诉我们:“社会就如一条航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托尔斯泰也曾说过:“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所以,有了雨季的人生才能叫风雨人生。
“风雨过后是彩虹”!
有风雨的季节,我喜欢。
有风雨的人生,我更喜欢。
“风雨过后是彩虹”的人生,又有谁能不喜欢呢!!!
(2023年6月10日写于“悠然居”书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