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马马虎虎原创:《古董寒冰依未消》(随笔)
马马虎虎原创:《古董寒冰依未消》(随笔)
精华热点
马马虎虎原创:《古董寒冰依未消》近期我较多地关注了一下熟知的几个古董商朋友们的经营状态,从他们的言谈话语及店铺摆放的古董的情况看,较为普遍的认知是靠古董养家糊口发家致富的难度是大大增加了。我不排除一批大的知名的古董古玩拍卖公司依旧高潮迭起热闹非凡,赚得盆满钵满富可敌国,但这毕竟是极为少数的几个个例,不能代表社会发展和需求大势。总体趋势是古董古玩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谚语已成为传说,而且是永远的传说了。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现在挣钱的渠道收窄,而花钱的渠道敞阔,手中的余钱闲钱少了。维持生活都很艰辛,哪还有心思去想文雅趣味之事。有钱的极少数人已占有了社会的很大部分财富,他们手中已无所不有,世界上所有的珍奇异宝已成为他们手中的平凡之物,社会财富的巨大差距已让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连望梅止渴的愿景都成为一种奢望了。我仔细观察我这里每周三的古玩市场交易,摊位倒是不少,但新货文玩工艺品占据绝大部分份额,老瓷器不能说没有,但有几件也基本都是有残缺的。稍微对古玩贩子有点吸引力的是每个古玩集市都有几套老旧书刊几枚铜钱或几张钱币而已,间或有三两把六七十年代的瓷壶。有交易,但绝对没有大宗交易,三百五百千儿八百的估计就是大交易了。古玩集市上人流不少,除了一批铲地皮趟乡村的外,没有几个真正的古董商人和收藏爱好者。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纯属闲人,没事转着玩的,就图一个热闹,以解寂寥之心罢了。现在摊位是越来越杂了,已大大超出了古董文玩的范畴,卖菜刀剪子的,卖电灯电线的,卖家具茶具的等等五行八作也都到古玩市场凑个热闹蹭个人气,倒也感到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但却发觉有个奇特的现象,人们总在古玩市场转悠,但几家正正经经的古董店铺却人迹寥寥。在外面逛的这些人根本不去看店铺里的古董,令我大惑不解,估计是捡不到漏吧。我属古董爱好者,平时收藏了不少的清代民国瓷器及六十年代的主席瓷像和唐山瓷茶壶,退休后无所事事,便在古玩市场租了一间门市房开了一间古董店,定位为鉴宝赏瓷品茗笔会雅集,其实就是给朋友们找个喝茶聊天的地方,顺便交流买卖几件古董瓷器,挣个房租和茶水费就心满意足了。但从2月1日开张以来,除却朋友们茶叙外,几乎见不到古玩行业的人,甚至几天也见不到一个人。就是古玩集市,进入店中也多是喝茶纯玩的朋友同事,难得见几个探讨古董的同行,更别说有多少生意可做了。邻近几个店铺和我的情况基本无异。我就想,这和我会不会做生意确实是没什么多大关联。从本心讲,咱就是图一个暮年生活有点乐趣,逍遥不逍遥的不说,起码不百无聊赖。至于有点收入更好,就是赔个钱咱的退休金也足够用了。只是觉得这个古董行业真得是萎缩了,都说古董的春天就要到了,而我怎么觉得古董寒冰依未消呢?是该窃喜风清气正还是悲凉囊中羞涩我还真是分辨不清。没人光顾也好,关门几日,自驾游山玩水去也,怎么高兴咱就怎么欢,怎么洒脱咱就怎么活。(2023年6月11日夜修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