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皆缘
赵志君

人者,秉父精母血而成形,感日华月魄而立身,顶乾踏坤,经风沐雨,历阴阳之变化,推物理而演绎,春秋更替,盛衰循环,莫问来处,当有归期,是为灵长。高于余类,自有性情,亦经茹毛饮血,生命进化,自然繁衍,以成因果。
人之初,本无善恶,非因左右,方寸感之,才有所偏。向善者自善,偏恶者自恶。孟母三迁,成其一代大儒,岳母刺字,造就千秋民族英雄。能有多少荷塘风清,出淤泥而不染,自多染缸揉搓,晒之已分青红。

为人处世,境在乎本心,却也应知何为世道。万物变化,一切感应,皆在于缘。顺道而行,当依尺度,切莫逆天,否则天必遣之。事理在于天道,天道存乎事理。道可道,非常道,道若不道,则非常不道。守道者自律,遵道者自清,入道者自醒,顺道者可左右逢源。
为人修身,首在立德,德不立,身难修。修身者宜净化心灵,心灵纯洁,身体透明,不染纤尘,不存杂念,则神清气爽,百病不侵。司马光有言:“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是也,古往今来,修身皆在于心,身心俱修,以达天人合一之境,是为儒学正统。

人生在世,当不负来处,活法百般,择其智者,度其痴者,偏其爱者,绝其晦者。文虽不敢达及孔孟,也应自励勤耕,岂不知开卷有益,书中自有做人之道、修身之道、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为官之道、布衣之道,每“道”皆有通途,每“道”皆可立身,每“道”皆能达境,每“道”皆在脚下。
为人之道,行端走直,自强不息,度己之力,做可为之事。当然,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到何程度,尽人事而听天命可矣;修身之道,关乎格局,达者可以无忧无烦,亦可兼济天下,若超然物外,行到水穷,坐看云起,标名立姓,却也无需纵横经纬,力拔山兮;处世之道,关乎荣辱,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知足不辱,澄心有寿,莫将名利挂心,顺境则淡然,逆境也泰然,若能退一步,则有大格局;交友之道,关乎身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君不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交友之最高境界,不猜不忌,不嗔不妒,有诗有酒,有始有终。若伯牙与子期,视为知音。
管鲍之交,诚为知己。刎颈之交,可共生死。莫逆之交,情投意合。或曰:交必知己、知心、知音,方无憾也。当然,切莫做直言者,直言为人好,也招人忌之。为官之道,关乎黎庶,手中有印,必为民用,否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先天下而忧者,百姓拥戴,利欲熏心者,必将淹没于悠悠众口。何为好官?在三光普照之下,盈清风于两袖,执德政于膏壤,察平民之疾苦,送百姓一片丹心;布衣之道,关乎儿孙,莫以布衣自卑,白衣卿相,也流芳百世。躬耕垄亩者,自给自足,与世无争,与人无犯。一粥一饭,半丝半缕,皆辛勤所获。纵有广厦千间,只须三尺高卧。只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夫复何求?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花开花落,云开云合,春秋有序,年轮更迭,因果皆有定数,是非自有公论,摆正红尘中的位置,尽量做到“知足不辱”。正所谓:了悟了一切皆由“缘”定,才能很好的诠释“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总之,事有百态,人有百相,各有生计,活法不一,不争不比,虽不能超俗,亦可谓达人。

作者简介:赵志君,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对诗词、楹联、小说、散文、杂文等均有涉猎。巴彦县诗词协会主席,巴彦县作家协会理事,哈尔滨市作家协会、诗词楹联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诗钟社社员;黑龙江省楹联家协会龙江诗钟社副社长、词宗、理事;“联都空谷诗钟社”理事、主评、编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省市县以及国家级报刊发表作品;有小说、散文、诗词、楹联作品被各类文集收录,编辑《巴彦楹联》《脱贫攻坚在巴彦·文艺卷》《巴彦吟坛二十年》等书籍以及巴彦发布、华夏诗潮、联都空谷诗钟社、都市头条等网刊。出版文集《酒神》。2020年首届“金声杯”全国诗歌大赛铜奖,2021年“同心·大益杯”书屋茶香全国征联大赛一等奖。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