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我的父亲和母亲
第二部分
陈泽文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伟大的父亲陈振财和母亲卢帮美,献给天下的伟大的父亲和母亲!

父亲陈振财和母亲卢帮美,农历2000年10月1日母亲70大寿时,在陕西省安康市兴安公园合影留念。

题记:今天是2023年5月14日深夜,是母亲节了。只因,那是2023年5月11日,当时《回忆我的父亲和母亲》第一部分,发表在《今日头条》时,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蒋平同志随即对我的拙作进行点赞八个字:“@陈泽文阿文文 情真意切,语言朴实!”,主席对我的及时鼓舞与鞭策,这着实让泽文非常感动了,也这着实催泽文奋进新征程了!也有很多文友、亲们、朋友和同事,对我的拙作,进行全面的点评和点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许!也有许多文友对我的文章,提出诚恳的建议和意见!再次对您们表示最为诚挚的感谢!我这40多年的艰辛的漫漫人生之路,都是我生命中贵人和恩人帮助下成长的!由此,我都在一刻不停地出发,再出发!我都在永不放弃地奋斗,再奋斗!因此,我都在丝毫不敢愧对帮扶着我搀扶着我走过沟沟坎坎的曲曲折折的起起伏伏的人生之路的我生命中的贵人和恩人!这更让我坚决立下鸿鹄之志,我这一生要用血和泪,撰写完成1000多万字的130个部分的《回忆我的父亲和母亲》、1000多万字的130部分的《平凡的人生》和1000多万字的130部分的《阿文文的故事》了。以此感谢主席对我的温暖的鼓励与鼎力的支持,也以此感激那一些我生命中的贵人和恩人、以及很多文友、亲人们、朋友和同事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更以此感恩已故去的生我养我教育我做诚实人做实在事的给与我的生命的伟大的父亲陈振财同志和母亲卢帮美同志啊!所以,我要在2023年6月18日父亲节的前夕,也该写完并发表我的《回忆我的父亲和母亲》第二部分了。
*中国著名作家、若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他的代表作品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等。2012年12月10 日晚,中国作家莫言先生身着黑色燕尾服、打着白色领结,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从瑞典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接2012诺贝尔文奖证书、奖章及奖金,领取若贝尔文学奖时的发言,真的很是耐人寻味和深思的。他在讲他九十岁的父亲和已故去的母亲的故事,也再讲他苦难的生活成长和艰辛的文学创作的故事!其实,我也是一个讲故事的人。用嘴讲出的故事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故事永不磨灭!因为我讲故事,我写作了《回忆我的父亲和母亲》;因为我写故事,我才要开始阅读无数的书籍的,才要开始品读无数人的,也更才要开始顿悟人生的一些道理!自从我的母亲生我之后,我的母亲和父亲养育我之后,发生了很多很多精彩的故事,也发生了许多许多出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正义和真理是存在的,让我坚信苦难和美好也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那些让人流连忘返的鼓舞人心的故事!在我写的《回忆我的父亲和母亲》第二部分里,我将讲二个故事,一个故事是父亲给在大河中学上学的我,送来了父亲买几次耳树棒棒挣得二块钱的故事,一个是母亲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熬更守夜给父亲做了一双黑色灯草纹布鞋的故事。
那是我还在大河中学上初一的时候,有一天,天下着下雨,那是深秋,远处的山峦上的树叶都落完了,较近的大河的河水也清澈了,不远处的几只叫不上名字的小鸟在光秃秃的春树枝上叫着。大河的大山的秋天,还是比较冷的,山的寒风也刮得厉害。父亲从远处蹒跚走来,趔趔趄趄的,像是生病了,紧裹着打了几个补丁而干净的蓝布大衫,脸也被寒冷的山风刮得白白的红红的僵僵的。这时候,父亲走近我近了,我分明看见了父亲的被雨水打湿的那双布鞋子呀!那是母亲亲手给父亲做的布鞋呀!因为白天母亲要帮父亲在坡上干农活,晚上母亲只有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熬了二十八个通宵,给父亲才做成一双千层底的布鞋。其实做好一双普普通通的布鞋,是非常非常辛苦的。母亲总是乘着闲忙时,天还未亮,拿上一个生红薯,边走边啃着红薯,就背上背篓上大山去,割一些野棕树的棕,中午时分,母亲才会回来,野棕片把背篓装得满满的,却不见母亲的身影,远远看去,是一座棕的大山在慢慢地重重地在移动,再移动……走近了的母亲,早已满头大汗淋漓,母亲本来体弱多病,个子不高,年龄又五十多岁了,汗水早已顺着满头白发直流下来,背篓重重压弯母亲早已弯曲的驼背,此时的年迈母亲呀,很像一座远古时期的石头雕塑,又很像一座近代时期的丰碑!我立即三步变成两步,向母亲扑了过去,两手紧紧地抓住母亲的背篓,捧着那些还含着体温的棕,转身背对着母亲,我的双眼早已泪流成河了……
母亲总是早上在鸡叫头遍时起床了,总是乘着有太阳的时候,先将魔芋打成浆糊,再把浆糊平涂在棕上,再把棕片贴在晒红的石板上,用一天的时间,就把棕片烤干了,然后从石板上撕下棕片,照着父亲的脚的尺寸大小,把硬棕片剪成一双鞋底子样子,再铺上二十多层旧布料,用魔芋酱子粘贴好,才做成千层布鞋的清样鞋底子,再用麻绳子纳鞋底子。听母亲说做成这样的布鞋底子,一只布鞋底子,用手用针穿针引线一针一针的,一只布鞋底子需要10000多针线,两只布鞋底子得用20000多针。我经常分明看见母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左手使劲地拽住布鞋底子,右手攥着细针细心地纳鞋底子,打鞋底子久了,左手留满了很深很深的针眼眼的血眼眼的,右手也会留满了很深很深的血道道的血迹迹的。布鞋底子做好后,再做鞋帮子。用一些白布包住纳好的布鞋垫子边上,再用麻绳纳一双布鞋底子,再量好父亲的双脚的大小尺寸,用黑色的条纹的灯草纹面料,做好布鞋帮子,把布鞋帮子往纳好的布鞋底子上用麻绳上好,这样一双布鞋做好了。听母亲说,做好一双布鞋需要三十多天的时间。这样的一双布鞋,一定会是冬温夏凉的;这样的一双布鞋,一定会含着母亲对父亲的涓涓至爱;这样的一双布鞋,一定会让丝丝白发的略微驼背的年迈的老父亲穿上了,显得神采奕奕的!父亲的满是老茧的双脚,被那母亲用心做的那双老式布鞋的温暖着,那双布鞋装满了母亲对父亲的真情厚爱呀!穿上那双母亲用心用情做的布鞋,满是的皱纹的脸的父亲笑了,笑得像我的孩提时代那样天真烂漫啊!
父亲向我走来了。分明是父亲走到我的眼前,我却未曾发现父亲来看我;也分明是父亲在我面前慢慢地拿出一个小包包,我却也未看见父亲的存在;也分明是父亲从原大河区流芳乡堰湾村172号向我走来的,要走20多里泥泞的蜿蜒曲折的山路的;也分明是父亲穿着母亲做的那双黑布鞋而双脚大拇指早已撑破了鞋帮子,那双脚满是老茧的两个大拇指在外面露着的,脚指尖还冒着热气啊!这是我的老父亲,在我的面前又一次慢悠悠地小心翼翼地满怀是希望摊开一个黑黑的小包包,打开破旧的黑布手帕的第一层,展开旧报纸的第二层,破开满是汗迹的桐树叶的第三层,展示在我的面前的是一小堆堆的皱皱巴巴的十张一毛的十个一分的二十个二分的十个五分的的二元钱,只是父亲买耳树棒棒的用汗水换来的二元钱呀!父亲用那双满是老茧子的满是血裂纹的满是泥巴的满是颤抖的大手,捧着这小小的十张一毛和小小的四十个硬币的满是汗渍的人民币,向我铺展开来了,并略带沙哑的颤颤地说道:“四娃子,砍了几天耳树棒棒买的二块钱,拿上缴生活费吧!”此时此刻,我久久地只看着父亲那双宽大的温暖的大手,那双曾经拥抱过我的手啊!此刻此时,我呆呆地只望着父亲那双辛勤的粗糙的大手,那双曾经供养我上学的大手啊!此时,我的心在痛,也在思考,父亲生病了,应该去看医生才对呀!此刻,我的心在痛,也在思索,难道要用我的艰难的学业,一定要换取了父亲的那微弱的那尊贵的生命吗?我的心脏呀,几乎要停止了!仰望着这面前的父亲,仰望着这面前的伟岸的像一座石雕的老父亲!我被老父亲的所做所为深深地震撼了,我几乎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即使我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出来啊!纵使有多少感恩的知心话儿,能与我最尊敬的老父亲一一细说吗?我一定能对我的老父亲表达什么呢?其实,我什么也表达不了啊!只因,此刻间,语言也是苍白无力的啊!但也怎么表达不了父亲对儿子伟大的父爱啊!父亲爱儿子爱地如此热烈,父亲待儿待地那般深沉!这时候,我的眼睛早已湿润了,泪水在双眼里打着转儿啊!最后,还是我的不听话儿的泪水,那是我的感恩的心酸的内疚的滚烫的泪水,奔涌而出,奔涌而出啊!
原来,我的老父亲,我最为敬重的老父亲,用行动,用榜样,用博爱,给予我的一种富有的无可替代的精神财富啊!给予我的一种伟大的永远不去的不屈精神啊!那就是:倘若,你站起来了,你就要像秦岭巴山一样的伟岸啊!即使,你倒下去了,你也更要像黄河长江一样澎湃啊!
这个时候,我才似乎读懂一点点父亲的要义,什么是父亲?父亲如小溪?父亲如大海?父亲如大山?父亲如丰碑?
写在这儿,我又一次潸然泪下了,生我养我的母亲和父亲啊!……

陈泽文同志个人简历

陈泽文同志工作照

陈泽文,男,陕西安康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75年7月7日出生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大河镇堰湾村9组172号。因出生农村,自幼家庭贫寒,姊妹四个,排行老四。为了学业,也为了生活,在陕南一个建筑公司做过混凝土工和钢筋工,在陕南一所大学做过门卫和清运垃圾临时工,砸过煤炭、看过门、扫过大街、买过报纸等。先后考了五次大学,屡败屡考,屡败屡战。1995年7月,终于考上陕南一所大学,在大学外语系中英文秘专业学习两年。在大学期间,曾担任班团支部书记、外语系系分会主席、校学生会秘书长、校学生会主席等职务,由于学习和工作表现优秀,1997年6月,在大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7年7月大学毕业,1997年10月14日,分配到原安康市汉滨区共进乡工作,曾任原安康市汉滨区共进乡党政办副主任、主任;2000年8月1日,借调到原安康市汉滨区计划生育局工作,2001年4月22日正式调入安康市汉滨区计划生育局工作,曾任原安康市汉滨区计划生育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机关支部书记、纪委派驻纪检组副组长,曾任安康市汉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监察室主任、机关支部副书记(其间: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被安康市汉滨区计划生育局党组派驻安康市汉滨区洪山镇石狮村,担任脱贫攻坚第一书记,2017年1月,获得安康市委组织部、安康市脱贫攻坚办公室表彰为全市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2017年2月,获得安康市汉滨区委组织部、安康市汉滨区脱贫攻坚办公室表彰为全区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2017年3月,被安康市汉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党委评为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系统的优秀共产党员、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2017年3月14日至2017年9月26日,任安康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主任助理);2017年9月至今,调任政协安康市汉滨区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政协安康市汉滨区委员会文史委副主任等职务。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先后被政协安康市汉滨区委员会党组派驻洪山镇双柏村、七里村脱贫攻坚工作六年,2023年5月8日,被政协安康市汉滨区委员会党组派驻安康市汉滨区新城街道文昌社区,担任创文专职副书记。在原安康市共进乡、原安康市汉滨区计划生育局、原安康市汉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原安康市汉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安康市汉滨区政协等单位工作。因本人酷爱文学,笔耕不辍,已在各类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和网络发表工作记实和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1000多万字。目前,正创作1000多万字《阿文文的故事》、1000多万字《平凡的人生》、1000多万字《回忆我的父亲和母亲》等。我的座右铭是:一勤天下无难事。

荐稿吴峰 

收稿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