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妈妈告别的时候
儿行千里,却
走不出妈妈的手掌;
儿行千里, 也总在
妈妈的心上。
几十年漫长时光,
节日,你多在工地
多在异乡;
只有几个春节,你
依偎在妈妈的身旁。
每逢妈妈送你走时,
叮嘱的话儿,
总比路儿还长。
老妈妈,
坐在你家大门前,
坐在长江岸上,
望着你,一步,一步,
向远方走去,
老妈妈的眼睛里
热泪汪汪……
而你,也是
一步, 一回头,
一步,一张望。
你走得很远, 很远了,
你回头看见老妈妈,
仍坐在你家大门前,
仍坐在长江岸上。
只见妈妈满头白发
象一朵云,
在风中飘荡……
你, 一路上
不住回头,不住张望,
望着老妈妈,
禁不住热泪流淌。
突然,你停下脚步
猛地,跪在路上:
向着家门口,
向着老妈妈,
三叩头, 默默地祝愿
妈妈健康……
然后, 你挺起身来,
大步地奔向远方!
1999.11.21~27 于贵州六枝——广州梅州隧道工地。
补拍的结婚照
(一)
那时,你很年轻,很年轻,
刚刚步入人生的征程。
记得,你正在欢度蜜月呀
奉命,就要离别爱妻
去向远方。
望不尽非洲的绿林
望不尽南非的星空;
援助别人,就是援助自己
你心如一盏明灯。
你走了,
望着爱妻哭红的眼睛……
(二)
蜜月中离别,
痛苦中重逢。
你说,这就是
你的人生!
40年后的那天,
突然在你心中,
有一首情诗萌生——
你紧紧拉着老伴的手儿,
从未有过的激动,
补拍了一张结婚照儿,
竟兴奋得热泪纵横,
你说,我还年轻!
我还年轻!
我还年轻!……
2010.5.3 于洛阳
金 婚
——说给妻子李娥
一切好像就在昨天
一切好像就在眼前......
不觉50 载已经过去
人常说:时光如箭
比箭更快、更快的
是流失的青春与时间
一切好像就在昨天
一切好像就在眼前······
小时候,记不清在什么地点
我们第一次相见
只记得你提着篮子采野菜
采不尽生活的艰难
我曾在雨中去放牛
没有雨伞,没有鞋穿
山路上
赤着一双光脚板
山坡上,长满酸枣树
比酸枣更酸更苦的
是我们的童年
一切好像就在昨天
一切好像就在眼前......
难忘 50 年前的今天
就在那黄河岸边
就在那座山坡前
就在那孔窑洞旁
大红喜字
贴在窑门的两边
那天
你骑着马儿来到我的家
送亲的跟着一长串
全家人欢天喜地
喜鹊儿也叫得
特别动听婉转
一切好像就在昨天
一切好像就在眼前......
新婚后刚刚一年
我就告别祖母、爸爸妈妈
奔赴黑龙江,奔赴边关
那时候
我似乎也不想离开家呵
虽然家里贫寒
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可是,不离开哪有今天
记得我临走的那一刻
你站在大门外
两眼泪光闪闪
我知道你心里想要说什么
此刻,只有我
才能读懂你泪光中的语言
你泪汪汪的目光送我
送我走下山坡
送我走向河滩
送我走向黄河
送我登上一叶木船
你一直泪汪汪的目光送我呵
送我走向
一切好像就在昨天
一切好像就在眼前......
那天,我穿着
你做的那双布鞋走了
肩挎一个行李卷
我昂首阔步地走了
走向天边的天边
八千里山高路远
八千里月缺月圆
当年,我穿着
你做的那双布鞋去闯边关
八千里外
我仍感到家的温暖
一切好像就在昨天
一切好像就在眼前......
记得三年后的一个初冬
你也来到黑龙江
你也来到边关
难忘有夜好大、好大的雪呵
清晨,你才吃惊地发现
怎么推不开大门呢
哦哦! 是雪堆起一座山
室外,雪地雪天
室内,火炕火墙
比春天温暖
你在北疆20春
花红柳绿 20 年
一切好像就在昨天
一切好像就在眼前……
1976 年的秋天,你又随我
从边关回到黄河岸边
我以作家的身份回来了
回到我的故里
回到我的中原
那时候,我们虽然
什么也没有带回来呀
却带回来一群儿和女
那就是——
我们的全部希望与明天
一切好像就在昨天
一切好像就在眼前……
家乡的河
还是那条小河
故乡的山
还是那座高山
河,没有变
山,没有变
可是,当年的小姑娘、小青年
却变成了白发老年
一切好像就在昨天
一切好像就在眼前......
从中原,到边关
从边关,到中原
50春,日出日落
50秋,月缺月圆
50载,生儿养女
50年,苦辣酸甜
一切好像就在昨天
一切好像就在眼前······
不觉50春已经过去
谁也追不回失去的青春
谁也追不回流失的时间
今天
穿上婚纱,穿上礼服照张相吧
作为我们金婚的纪念
戴上金戒指,戴上
刚刚买来的金项链
让人生更美丽,让人生
金光闪闪,直到
永远、永远......
——2002.2.10 ( 农历腊月二十九日 )中午,金婚庆典在洛阳酒家大厅举行,此诗作者在宴会上朗诵。
人生的追求
年年岁岁,东奔西走,
你有你人生的追求。
建一条隧道,搬一次家
开辟新线,说走就走;
在人生的铁路线上,
你就是
飞驰的火车头!
妻子想你, 想得夜深,
孩子盼你, 盼落星斗;
月儿, 有缺有圆的时候,
可多少个春节,
或者中秋,
你都没与妻子、儿子
喝过一次团圆酒。
你在南昆线深山野沟,
一干就是四个年头;
你曾站在云贵高原,
月光下, 面向北方,
默数着天上星斗;
在那繁星闪烁的尽头,
也许就是中原吧,
不知爱人在做什么呢,
心中思念妻子的温柔......
在那遥远、遥远的北方,
在那繁星尽头的尽头,
也许就是故乡吧,
也许就是松花江吧,
你好象望见了——
江面上
荡起的小舟;
你站在大西南的高山上,
月光下, 眼含泪花,
遥遥向妈妈问候......
每逢见到你的时候,
你总是嘿嘿一笑。
谁知道,在这笑靥中,
包含着人生多少追求?……
1998.9.12 于广西隧道工地
李志,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1954年毕业于东北北票地质钻探中专。1953年参加工作,历任黑龙江省鹤岗市109地质钻探队技术员,《鹤岗日报》记者,鹤岗市文化局专业创作员,河南省洛阳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河南分会第二、三届理事,铁道部隧道工程局宣传部副部长。专业作家。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诗集《在祖国的土地上》(合集)、《探宝之歌》、《火花集》、《宝石与少女》,儿童叙事诗集《会唱歌的鸟》,科学童话长诗集《小金人历险记》,儿童诗选集《鸟姑娘的故事》等。儿童叙事诗集《边疆少年之歌》被评为优秀图书并参加世界博览会,《会唱歌的鸟》获1980年河南省儿童文学创作奖,科学童话长诗集《会飞的孔雀石》获1982年河南省诗歌创作奖。
——转自“中国作家网”诗人辞典
李志老师于2020年7月1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