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民”说“大事”
——谈谈高考 林占东
我国于一九七七年重新恢复了中断十余年的高考,如今快走过了半个世纪。高考的恢复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培养了大批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每位有志青年实现理想抱负、发挥聪明才智、施展才华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它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而且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高考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从1977年的570万人,到2023年已增加到1291万人,考生人数翻了一倍还多。尽管高校读书费用高,毕业就业难,但广大家长仍把高考看作是改变孩子命运、改变家庭命运的最佳途径,因为它承载了几代人的希望和梦想,被认为是时下最大最公平的选拔考试。
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科教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出,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发展,211、985、双一流一批高校的建设,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为我国的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面对时下出现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学生就业难,而一些企业单位又招不到人才的实际情况,我国在职普招生比例上做了调整,缩减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扩大职业高中的招生人数;高校也在专业开设上做了调整,在培养科研型人才同时,增加培养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受到重视,未来技术工人将会受到企业欢迎,大国工匠将会备受国家尊重。
随着新课程的有序改革,新高考的全面推进,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国加强了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进一步突显,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得到加强,培养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担负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贡献力量。
回顾高考走过四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核心素养培养,我国基础教育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弊端:重知识传授,轻思维训练;重文化学习,轻思想教育;重知识构建,轻能力培养;重校内学习,轻社会实践;重口头说教,轻情感熏陶;重书本学习,轻劳动教育……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人才对接的还不够好,以至于一方面一些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单位又招不到人才。
教育是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人才的,所以教育一定要走在时代发展国家发展的前面,瞄准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及时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文明成果,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愿广大学子考出最好的成绩,交上满意的答卷,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愿广大学子不负韶华不负青春,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都能到高一级学府学习深造,在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上绽放异彩。
202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