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语】
军号激越嘹亮,军号精神永镌脑海。《不褪色的军号》是武汉江夏五中朗诵团队在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指导下开辟的“红色故事”讲述专栏。他们师生联袂,一起收集整理、组稿设计、诵读演绎,通过声音传颂江夏的名人、伟人的故事,传递他们爱党爱国爱家乡、刻苦发奋求真知的正能量,通过《都市头条》平台打造学校的德育品牌,通过悦读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建设美丽江夏。

在武昌县南乡,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是项德隆。那还是1922年4月,入党后他改名为“项英”。
项德隆的老家响水桥项家湾与葛开达的大屋葛中间虽说隔了个董家海(梁子湖湖汊),但距离不是很远。只是由于项德隆儿时就离开了响水桥,所以葛开达并不认识他。即使京汉铁路大罢工时项英把天下闹了个天翻地覆,葛开达也不知道那被北洋军阀吴佩孚通缉的要犯项英就是自己的小同乡,还是前不久在武汉中学经董必武介绍才认识他,而且得知他的家就住在武汉中学隔壁。

(董必武)
葛开达为有比自己小6岁的这样一位小同乡深感骄傲。
有一次,项英对葛开达说,这里的《武汉评论》很是犀利,希望他多读,不过,最要看的书是《共产党宣言》。
葛开达把想读《共产党宣言》的愿望告诉了钱介磐,钱介磐高兴地点了点头,答应给他找,但要他一定保密。

(《共产党宣言》)
几天后,他终于从钱介磐那里拿到了书,一个晚上一口气将它读完,看看天还没亮,他接着又重新读了一遍……奇怪,平日里那些书,他一看就懂,可这本书看了两遍,怎么还有点朦朦胧胧,未能理解透彻呢?
他打算去问问董必武。
就在去找董必武的那天傍晚,他一走进武汉中学,迎面就碰到了熊振亚和熊霁澄。虽然葛开达早就认识这两位家乡的小兄弟,可他不知道这两位小青年,刚从董必武那里领受任务出来。双方友好也客气地点了一下头,擦身走过。
来到董必武的办公室,见没有其他人,葛开达赶紧把一份《入党申请书》慎重地递给了他,然后就问《共产党宣言》中几个自己没有搞懂的问题。
董必武耐心地给他讲解,直到墙上的挂钟敲过12下,夜深了。

(江夏革命烈士纪念碑)
几天后,钱介磐约他一起到蛇山去散步,他知道,这位《武汉评论》的主编一定是有要事对他说。①
果然,就在那次散步中,钱介磐通知他,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并让他请两位入党介绍人。
“还要介绍人?介绍人必须是共产党员吗?”他问。
“那是当然。”
“可我不知道哪些人是共产党员啦?”
“你在黄土坡下街27号看见的人,还记得吗?”
“记得,但我和他们都不是很熟啊。”
“那你就点两个你熟悉的人好了。”
“我想请你和董老师,可以吗?”
“行,我告诉董老师。”

(葛开达)
在随后的漫步中,钱介磐给葛开达讲了几点关于共产党的常识。他告诉葛开达:前两年,我们共产党组织发展得很慢,有段时间(中共)武汉区委几个月才发展了一个(指李书渠)。到1922年6月,全国共产党员的总人数也只有195位。所以,这样慢了,不行,再这样共产党组织就很难壮大。到了1923年,党组织加快了发展速度,但也不能滥发展,需要对提出申请者进行必要的考察,而且必须有两位忠实的老党员介绍,经组织批准,申请人才能入党。
为什么一定要两位老党员介绍?
钱介磐说,两名介绍人的制度是1923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的。在此之前,介绍一个新人入党,有一个介绍人即可。在“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中,才将入党介绍人由一人增加到两人。
钱介磐继续说:在当前对敌斗争的特殊形式下,采用两名介绍人制度,有利于保证入党申请人的纯洁性、先进性和战斗性,以防止其在威逼利诱面前“叛变革命”或“叛党”。你今后开展工作,发展党员时也必须这样,采用这种制度,这是规定。
葛开达频频点头,他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将要接受发展党员,扩大党组织的任务了。

(江夏革命烈士纪念馆)
事实上,在那个年代,入党介绍人一直被认为是相当于“革命担保人”的角色,不仅关乎党的壮大,更关乎党的存亡。
钱介磐还介绍说:“加入中国共产党需要一定的仪式,入党时还要朗读誓词。”
“誓词?”
“是的。”
“是宣誓效忠你吗?”
“不是我。共产党员要忠于党组织,但不能叫效忠。我们组织的誓词是:‘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服从党的纪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严守秘密,誓不叛党!’”
“我记住了。”
“四天后傍晚,风雨无阻,我在黄土坡下街27号等你,这件事不许对任何人说,即使你妻子也不行,记得哈!”
“嗯。”
四月底的武昌,天气也偶然闷热一下,走到目的地时,葛开达已经是满头大汗了。稍微擦了一把,他就赶紧上楼,向图书室走去。
刚一上楼,就发现钱介磐早在那里。在钱介磐的引导下,他走进了西头那间密室,进去后才发现,董老师也在。待房门关上后,董必武说:“很荣幸能做你的第一入党介绍人,现在我们面对着党旗。”
在葛开达转过身后,果然看见墙上有面从未见过的红色旗帜,白色的填心由一把镰刀和锤子交叉组成。他明白,这就代表了“工农”两个阶级。

(早期的党旗)
“好,请你跟着亦石同志宣誓。”
葛开达第一次听见董必武称钱介磐为“亦石同志。”
“葛开达同志,请举起右手,跟着我宣誓。我领誓,领一句,你重复一句,为了保密,各自的声音都小一点哈。”钱介磐说。
“嗯。”
“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服从党的纪律,”
“服从党的纪律,”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严守秘密,”
“严守秘密,”
“誓不叛党!”
“誓不叛党!”
“领誓人:钱亦石。”
“宣誓人:葛开达!”
当葛开达收回右手时,董必武、钱亦石双双伸过自己的手,三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董必武轻轻但亲热地说:“葛开达,从现在起,我们就是同志了。”
钱亦石也摇着握在一起的手肯定地说:“同志!”
“同志!”葛开达第一次叫出这个陌生但好亲热的称呼。
注:①武汉市江夏区史志办公室.中国共产党江夏历史大事记[M].P7.长江出版社。
2023年6月2日录制

江夏五中师生开展《继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活动

作者:周自学,男,武汉市江夏区第五中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理学硕士学位,湖北省教研室“缓解学生负担”研究协作体学术秘书,武汉市江夏区学科带头人,在国家级刊物《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上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出版学术专著《咬分嚼数》,主持编写江夏校本教材《纸坊》。

朗读者:宗敏,江夏区第五中学语文教师,语文备课组长,江夏区学科带头人,江夏区十佳班主任,曾获江夏区第二届十大魅力教师提名奖。

朗读者:魏天赐(九7班) 江义振(九4班) 杨悦 (八9班)彭翌飞(九6班) 
指导老师: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协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经开区朗协理事;《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永不褪色的军号】系列诵读
1 《葛开达入党》
2 《第一只火炬》
3 《宁死不屈的革命烈士——唐义贞》
4 《项英引领廉风》
编辑:杨建松 图片采自网络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