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高级、特级教师刘自强解析“2023年陕西省高考”作文
陕西省今年的高考语文釆《2023年 全国乙卷》,作文是: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美,那也是单调的。以上两则材料出自领导人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典出《古今贤文》,国家领导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2013年4月7日)以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巴黎)中提及 。原是用来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就不是繁荣;也用来比喻一个人、一个地区先进不是理想的效果。只有一支花朵开放,不算是春天,只有百花齐放的时候,满园都是春天。主张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不灭别人的灯,不断别人的路。世界只有共同合作,才能抵御灾难,谋求发展;人类只有携手同行,共同命运,才会有灿烂的明天。
作文是材料作文,审题没有难度,主题就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篇作文立意的角度有很多个面,立意也可深可以浅、可以就国际关系,人类命运这此大的方面立意,也可以从个人修养或者处理公共关系角度立意。材料内容明确、浅显,大部分学生是熟悉而且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论的。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立意: 第一.看材料要抓关键、看问题抓本质,立意深刻看辩证关系。今年作文的大背景是国际形势,更是国家关系。世界形势,暗流涌动;世界经济,日益动荡。不论那国那地,都不可能“一枝独秀”,人类文明的进程,只能是命运与共。人类文明的冲突和地球文明终结必然是追求一家独出,灭绝其它的结果。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程的鉴证。因此,当前世界各国只能联合共进、命运与共,谁要灭了谁,就是灭了世界,灭了人类。普金说:“假如俄罗斯都不存在了,还要地球干什么!”这是讹诈,也是忠告,更是警告,多么可怕恐怖啊!我们彷佛看到人类互相攻击的末日。因此人类各国必须在谋求自身发展中协调各国共同发展,共同推进人类文明。
第二. 国家情怀,爱国主题,强国富民,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就是走走共同发展,全民富裕,人民当家做主,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祖国。携手同行奔小康,繁荣富强享文明,实现中华复兴梦,一个也不能落后。
第三.作文可以小处着手,高处立意。当代社会,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亙邦亙助,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这不仅是人成长过程的具体要求,更是人的基本修养,为人格局,处事境界,需要从传统文化汲取营养,更需要与人类不断提升的文明、科学共进止,需要细处着手把人做好,更需要大处放眼,把人的格局做大,共同发展,才有共同繁荣。
第四. 作文的宏旨在于解决当今人类文明进步的矛盾,世界各国发展的矛盾,人与人、人与单位、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利益,处理问题方法方式的矛盾。矛盾当前,唯有提高占位,放开胸怀,放眼远方才能共同面对问题,走上共同繁荣发展的前景。
从从学生考完走出考场反馈的情况来看,同学普遍反映这次作文审题没有难度,但也难写出深度。因为大多数同学基本上都能审准题意,但因熟悉的原故,反而没有激灵出大考的灵感,即使调动了平时的知识储备,也难写出有深度的文章,而对国际形势,各国关系了解的差异也会影响个别同学的作文立意。立意浅将是一些,同学作文平庸,得分中平的原因。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给我们的那些启示呢:
一是命题的材料。更加关注眼下的事。提示我们要关注自己,要关注别人,更要关注国家,关注国际发生的大事。要重视自己修养,要从传统文化中学习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成长的素材,要关注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关系,要高格局,大胸怀,共同创造历史,共同享受美好的生活。
二是关注政治,关注社会发展与实践,也要学习一些名言警语,哲理、名言的广泛涉猎仍然是教学不可或缺的重点。
三是命题的材料来源,现实发生的重大事件,关涉领袖的讲话,名人的事件,也是高考教学要关注点。
四是作文语言。引用诗歌美语,运用比喻等修辞语,作文美言教学训练不可忽视。
最后用202 3年陕西高考作文之主题语结束: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人类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的历史;是人类相互依存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历史。所有的人应该看到我们人类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只有携手共进,才能谋求长久的发展,抱团取火,共创美好未来,才能共享人类鲜花绽放的春天。
因为: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