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 燕 初 展 翅》
赵秀萍
六一儿童节来啦,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在这热烈的夏天里,我的孙女也迎来了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四岁的孙女是一位幼儿小班的宝宝,四岁的孩子自理还不是太强,踩着铿锵的鼓点,迈着悠闲的步伐,看似心不在焉却一切都在有绦不紊中展开,那么长的孝字歌,配上美美的汉服,一脸彩妆让我的孙女变的那么婉约,仿佛穿越了一般,尽管那个费了我四十多分钟梳成的古典发鬟,不是太如人意,却也不太尴尬,站在台上手捧书夹,孙女仿佛就是远古时代中那个好学的孩童,中华以孝为先,四岁的孙女能读出中华上下五千年,最高的峰是珠穆朗玛,长江黄河养育了我,最爱写的是方块字,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些经典的东西从一个幼儿的口中读出,我又是欣慰的,幼儿园是知识启蒙的地方,家长和幼儿教师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俗话说基础好走向就好,愿我的孙女多遇良人,不错过每一季的花开,充实自己也照亮别人,好多亊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衬,老师的辛劳和呵护尤为重要。
四岁多点的孩子,我没想到在自己的节日里能排练出这么好的节目,以自己稚嫩的童声读出三字经,中华孝道,我第一次对我的孙女有了新的认识。
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呀学语,从蹒跚学步,到入园求知,孙女让我崩溃过,让我感动着,只是没想过她也很优秀。
这一段回到家就背三字经,孝字歌我以为只是园里老师教的儿歌,只到六一节目展演我才知道是节目台词,看着台上二十多个宝宝,举着大大的书夹,朗郎的读出中华孝字歌,而且还做着许多与话语相关的动作,手口能统一协调让我惊讶,不得不说我的孙女长大了。
都说一不留神孩子就长大了,是啊人这一生能过几个六一,能有几个舒心的节日,天真烂漫,稚子无忧,人这一生最幸福的也就算童年了,有时也会莫名的羡慕孙女,童年如此美好,爸妈陪伴,爷爷奶奶呵护,不用担心生活中有不快出显,不像我整个童年都笼罩在拾柴捡粪打猪草的阴影里,已至好多年都藏在思绪深处亵渎灵魂。
第一次当奶奶的我尽管做了好多功课,自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做一个称职的奶奶,结果事与愿违,两个时代,不同的两代人,认知和观念都成了我之间沟通的隔亥,好在孙女是家庭这个大染缸里的调色剂,她用欢笑用稚语让家变的不凄凉不沉闷,用哭声用吵闹声牵动着家里每个人的思续,让陌生变的和谐,让矛盾淡化在她成长的光阴里。
沐浴在节日的芬围里,看着孩子们一张张阳光般的笑脸,欣赏着她们的精彩表演,聆听她们稚嫩甜美的嗓音,我的心在一点点溶化,软软的像海水划过指尖的感觉,感谢孩子,感谢她让我在变老的路上不恐慌,因为有你我看到了希望,也是因为“你”,我逼自己坚强,黑暗多于黎明的时侯孙女成了唯一的慰籍。
都说英雄不问出处,谁又能想像英雄也是平凡人,我同样会累,也会烦,可是孙女的一句,“对不起”,瞬间会让我关闭奔泄的洪流,由于儿子儿媳都教书,孙女于我有太多的依赖,可也是不亢不卑的依赖,不会因为一颗糖而讨好我,也不会因为一次诱惑的旅行而顺从我,她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张扬着自己的小个性,总是有理有据的和我争讨,总能让我在琐碎中理出生活的头绪。
飞速发展的时代,让人有了太多的压抑,而孩童是民族的希望和延续,也是一个家庭走向美好的希望与象征,大象无形,其实我们都在有形的一世界里,撑着自己所为的虚伪的门面,一声早上好,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清早能看到阳光,能听到爽朗的笑声也是人生幸事,无论生活多艰难,都要做一个心里有光的人,不求照亮号别人,但求能温暖自己片刻荒凉的心,而孩童给予我们的却漫长岁月里最长久的希望与慰籍。
作者简介: 赵秀萍,祖籍甘肃张掖,生在黑河畔长在小闹市,喜欢阅读闲暇工余,徜徉文海体会文字给的愉悦,小有创作发表于地方报纸刊物,有过大志获过小奖,只想寻心中一方净土与文字为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