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相对于年迈的仁怀大地主石荣霄而言,年仅21岁的“天和”盐号继承人王立夫年轻、聪明、干练。他接受了石荣霄的提议,在原有私家酒坊的基础上和石荣霄、孙全太等人合伙组建了荣太和烧坊。孙全太掌柜,石荣霄管帐,王立夫负责生产和销售。由于经营有方,荣太和烧坊很块崛起于贵州的群山峻岭间,由此使管帐先生石荣霄心生嫉妒,临死也不忘嘱咐后人夺回烧坊。石荣霄的孙子王少章忍辱负重接替祖父管理帐目。眼睁睁的看着王立夫因经营有方而风光无限。孙全太因为与石荣霄的陈年恩怨,与王立夫协商未果,一气之下也退出了烧坊。由此,烧坊由荣太和烧坊改称荣和烧坊。王少章年幼,烧坊完全被王立夫所控制。多年后,烧坊接到了县衙的通知,要求选送美酒进京。茫然间,王立夫封了两坛好酒交给了省府来的官员。美酒很快送到了北京,袁世凯品偿后交口称赞,亲自下令将该酒送往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外表看来土里巴叽的荣和烧坊酒显得毫不起眼,展客们纷纷从它旁边鱼窜而过。这下,可急坏了中方负责人,这可是袁大总统称赞过的,如果在博览会上一无所获岂不是很没面子。中方负责人的着急模样被一名华侨厨师看到了。他急中生智在博览会大宴各国宾客期间故意摔坏了一坛荣和烧坊酒。顿时,酒香扑鼻,引来众人纷纷侧目。在宾客的要求下,中方负责人启开了另一坛荣和烧坊酒,众人品偿后连连称赞。
荣和烧坊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消息很快传回了国内。王立夫准备大张旗鼓炫耀一番,不巧,王少章得到消息,另一家烧坊成义烧坊不干了,他们计划在庆功宴期间大闹一场。成义烧坊的理由是,他们也送了酒去参展,获奖不能是他们一家的功劳。王立夫怒火中烧,要求王少章带人把守好路口,防止成和酒坊的人在庆功宴当天前来捣蛋。
庆功宴如期举行,成义烧坊的华掌柜果然亲自带人前来挑衅,搞得庆功宴不欢而散。当天还发生了不大不小的冲突,地方军警出面才将双方拉开。王立夫认为成义烧坊欺人太甚,扬言要去告状。王少章提醒他,华掌柜在省府有人,去告状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到头来还是两败俱伤。王立夫询问该怎么办,王少章提出干脆做个顺水人情,就让奖牌让两家分享算了。王立夫没有松口,誓与成义烧坊争斗到底。
收到荣和烧坊的状子,知县是左右为难。为了不得罪双方,知县决定把此案呈报省府。预先得知此举的成义烧坊华掌柜连夜派人赴省城贵阳,找到了在省府任职的亲友,要求为成义烧坊争取利益。王立夫坐立不安,隔三差五就去县衙打探消息。王少章提醒他,知县可能害怕华掌柜在省府有人,所以迟迟不敢立案。王立夫不甘心,亲自找到知县讨个说法。知县支支吾吾,最后还是透露了奖牌至今还在省里,他也是无能为力。正当王立夫打算去省府讨要奖牌时,省府的公文到了,知县当众向两家宣布,奖牌由两家共同分享。王立夫气得卧床不起,临终前,他没有把烧坊交给自己的儿子,而是嘱咐王少章一定要经营好烧坊,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它毁于一旦。王少章十分感动,主动向王立夫承认了多年来忍辱负重,伺机夺取烧坊经营权的不良动机。王立夫原谅了他,感叹当年年轻气盛,不懂得尊重长者,才使王少章的爷爷怀恨在心,结下了梁子。王立夫交待王少章,要警防孙家的人前来捣蛋。当年孙全太正是怀疑他爷爷中饱私禳才退出烧坊的,他们家一定不会就此巴休,看见烧坊发展起来了,一定会趁机前来敲诈勒索。王少章含泪答应王立夫,一定会照顾好他的老婆和年幼的孩子。等到他孩子长大成人了就让他参与烧坊的经营。
王立夫的过逝使成义烧坊的华家欣喜不已,他们以为王家和石家从前就有隔阂,王立夫绝对不会把烧坊交给石荣霄的孙子王少章的,而王立夫的儿子还未成年。这样一来。荣和烧坊肯定就此没落下去了。华掌柜亲自前来王家吊唁,趁机打探消息。当得知王立夫居然把烧坊交给王少章经营时诧异不已。
王少章接过了烧坊的经营权。他没有与成义烧坊对抗下去的打算,而是主动去华府拜访,肆图修复两家的关系。得知王少章前来拜访,华掌柜命人准备了一桌酒席,摆上了自家烧坊的酒和荣和烧坊的酒。酒过三旬,华掌柜故意让王少章当面评价两家烧酒的优劣。王少章知道华掌柜故意刁难自己,巧妙的应付了过去,即称赞了对手又保全了荣和烧坊的声誉。华掌柜批评王立夫顽固不化,自以为是。现在即然经营权易主,就应该放弃成见,与他联合起来。王少章知道华掌柜此举意在吞并荣和烧坊,他没有纠缠下去,而是希望两家和谐相处,平等竞争,共同把当地的美酒流传下去。见王少章并不上钩,华掌柜话里有话的嘱咐年轻的王少章要好自为之,千万不要像王立夫那样自以为是。
拜访不欢而散,王少章知道面临的环境更加险恶。此时,正值军阀混战期间,华掌柜勾结军阀,骚扰荣和烧坊,意欲将王少章置于死地。王立夫的家眷害怕重生事端,劝王少章与华掌柜合作,将烧坊并入成义烧坊。王少章好心规劝,派弟弟王泽生不惜重金买通军阀候子生,终于保住了荣和烧坊的招牌。
没想到候子生手下有个外号叫孙猴子的文书,正是孙全太的孙子,得知王泽生带了大把大把的银元来讨好侯子生,孙猴子眼谗,亲自带人上门,向王少章清算两家的旧帐。王少章好酒好菜招待,孙猴子并不买帐,向王少章狮子大开口,并叫嚣如不答应,就要砸烂烧坊。危机关头,王泽生请来了候子生。因为之前得了好处,候子生把孙候子痛骂了一顿,向王少章承诺会保护烧坊的安全。
由于经营有方,荣和烧坊招牌越来越响。而华掌柜因为经营乏力,又后继无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家的烧坊没落下去。这时,王立夫的家眷提出趁机兼并成义烧坊,把荣和烧坊做大做强。王少章没有接受这个提议,还规劝成义烧坊前来投奔的酿酒师傅回去。华掌柜为王少章的宽厚仁爱所感动,临终前交待儿子一定要多向王少章学习,经营好自家的烧坊。
王立夫的家眷见王少章一意孤行,根本不把他们的意见当回事,暗中利用多年的关系游走于酒商间,诬蔑王少章忘本,不但不管他们娘俩的死活,还擅自改变王立夫定下的酿酒工艺,降低了烧坊酒的品质。而王少章改良工艺是出于降低成本,增强口感的考虑。事先没有和王立夫家眷商量,没想到却成为了他们攻击自己的口实。酒商们听信了谣言,都不来荣和烧坊买酒了,致使烧坊的经营出现了困难。王少章并不知道王立夫家眷背后使坏,还以为口感增强了酒商们还不习惯。他亲自带了两坛好酒去了最大的酒商钱老三家里,正巧钱老三前几天带着马帮去四川经商,回来的路上摔坏了左腿。王少章当场嘱咐随行人员用带来的烧酒为钱老爷冲洗伤口。几天后,钱老三的伤口居然奇迹般的愈合了。这下,荣和烧坊的酒能治伤的消息不胫而走。钱老三伤愈后亲自登门道谢,透露了酒商们都不来买酒是因为王立夫家眷造谣中伤的原因。弟弟王泽生很气愤,建议取消对王立夫家眷的日常供己。王少章没有这样做。还有意栽培王立夫的儿子王子强参与烧坊的经营。王子强理想高远,不愿经营烧坊,只想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王少章尊重王子强的想法,出资送王子强去省城念书。
王子强要去省城念书,母亲郭氏坚决反对,要求儿子留下来继承祖业,不要让在他父亲手上兴旺起来的烧坊被王少章独霸了去。王子强据理力争,认为王少章宽厚仁爱,按时送来他们家应享受的股息,绝没有独霸烧坊的想法。不得已,王子强请来了王少章前来说服母亲。怎耐郭氏对他是不理不睬。王少章碰了一鼻子灰。无奈之下,王子强给母亲留下了一封信,在王少章的帮助下终于跑出了大山。临行前,王少章交待他烧坊随时欢迎他回来。
王子强的出走给郭氏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在王立夫的灵前,郭氏痛哭流涕,意欲轻生被赶来的王少章等人救下。
华掌柜的儿子华鸿接任成义烧坊的掌柜。他固执的认为父亲的死与荣和烧坊的王少章脱不了干系,决心搞垮荣和烧坊。华鸿买通土匪,在深夜绑架了王少章,要挟王家拿钱赎人。王泽生多方打听,得知了华鸿正是幕后主使,一气之下准备联合军阀捣毁成义烧坊。王少章的老婆胡氏前来求情,王泽生不为所动,串通军阀包围了成义烧坊。华鸿恼羞成怒,秘密派人通知土匪杀掉王少章。可是土匪却接受了胡氏送来的大把大把的银元,把王少章放了回去。王少章回来后阻止了王泽生的行动。成义烧坊死里逃生,华鸿终于对王少章的看法有了转变。
华鸿上王少章府上负荆请罪,王少章原谅了他,并现身说法,希望老一辈的恩怨不要延续下去。华鸿拜王少章为师,讨教经营之道。王少章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他。
此次事件后,胡氏提醒王少章要提防王泽生意气用事,胡作非为。王少章也深感弟弟气血太盛,日后烧坊若交由他经营管理必遭不测。可是想来想去,他又实在想不出合适的人选。王少章决定找弟弟深谈。王泽生知道当初哥哥买通军阀实在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但却执迷不悟,与军阀交往频繁,越陷越深。王泽生认为乱世之中只有仰仗军阀的保护才能保全烧坊,否则一定会成为别人鱼肉的对像。
王少章身患重病,深感时日不多。弟弟一方面在烧坊经营上体现了经营之道,另一方面却与军阀候子生来往过密。王少章左右为难,料定日后必生事端,遭来祸患。王少章给在省城求学的王子强写信,把自己的担心和盘托出,希望他学成归来继承祖业。可是王子强的回信却拒绝了王少章。
面临着儿子出走,家道没落。郭氏与世无争,一心求神拜佛。这天,面目冷峻的伙计前来拜访,代表烧坊强行退还了王立夫的股本,把他们完全赶出了烧坊。郭氏早知会有这么一天,但又不相信王少章会真的这么做。追问之下郭氏得知王少章已经过世了,现在烧坊由王泽生经营。
在军阀的庇护下,荣和烧坊不但得已保全,而且生意越做越大,享誉西南。王泽生好不得意,全然不顾危险就要降临。候子生逐渐不满足王泽生不痛不佯的行贿,提出收购烧坊。这下,王泽生慌了神,这才想起当初王少章的劝告。可是已经回天无力,王泽生只有眼睁睁的看着几代人经营起来的烧坊落入军阀手中。
候子生准备前来接收烧坊。没想到红军渡过赤水河,把他打得落花流水,只得仓促逃命。到了接收的日子,王泽生万念俱灰,准备自杀,被烧坊的伙计救下。没想到当天来的不是军阀候子生,而是传说中的红军。仓促中王泽生和烧坊的伙计逃往深山中躲避。红军来了后宣布征兵、征粮、征酒。因为临走前王泽生嘱咐过帐房先生,红军来了后,不要与他们冲突,只要能保住烧坊就行。没想到红军征了酒都如数付了酒钱。消息传到王泽生那里,王泽生深感意外,悄悄下山一探究竟。烧坊还在那里,毫发未伤。王泽生深受感动,亲自给红军送酒。毛泽东、周恩来当面称赞了荣和烧坊的好酒,得知该酒还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拿过奖牌后更是感叹不已,称赞他们为中国人酿出了好酒。
王泽生在红军部队意外遇见了王子强。此时,他做为红军部队的一名文书随军作战。王子强没有纠缠于逼他们家退股的事,而是大度的希望王泽生能够经营好烧坊,为中国人酿造好酒。王泽生颇为感动,赠送了一坛好酒给王子强,并表示一定会照顾好他的母亲郭氏。
红军走后,王泽生感念劫后余生,主动修复与华鸿的关系,不再妄想借助军阀的势力为自己撑腰。王泽生的诚意感动了华鸿,两家订立同盟,从此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王泽生打听到郭氏已经出家,劝她还俗享受富贵遭到了拒绝。无奈之下王泽生告诉她王子强参加了红军,不愿回来继承祖业。郭氏把王立夫留下来的烧坊资料交给王泽生,希望他好自为之,保护好祖辈创下的基业。王泽生知道郭氏原谅了自己,当即表示谨记先辈教悔,努力把荣和烧坊的美酒传播下去。
荣和烧坊的招牌在辟辟啪啪的鞭炮声中重新挂了起来。它比以前更为醒目、耀眼。

作者简介:
吴振亚,常德华智出品动漫剧《雷锋》编剧。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文学系。从事过电影宣传、编剧和导演工作。执导DV《黄平的爱情》参展2003年日本三田国际短片节、DV《青色》(与人合作)凤凰卫视“中华青年影像大展”。参与卡通片、心情短片、古装剧的编剧工作,编剧的十几部心情电视短剧在全国十几家电视台滚动播出。电影《沉默的远山》、《志愿者》、《我的教师生涯》宣传策划。曾获得第四届曹禺杯优秀剧本征集提名奖,并多次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