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笔记】一部现实主义的厚重之作
——《亮宝楼》初读感想(3)
沈珂被家里包办婚姻,17岁结婚又被拉壮丁,家里人以为他献身抗日了。而他的那个女人给沈家留下了一个后代。汪瑛俪作为省主席的新夫人和文苑阁老板,她有个性有主见,甚至在家里与丈夫相处,也十分强势。她好面子,和美国的专家杰森与梅妮有了交往,就把他们的要求看得很重。因为那两位很想去唐王陵考察,却苦于得不到官府的批准。沈珂不点头,汪瑛俪就用刀自残住了医院。最终在厅长周云峰的协调下,她以文保协会副会长的身份,陪同美国专家去了唐王陵。就在人们以为她和外人勾结,干出见不得人的勾当时,恰好唐王陵石雕被人割走了。真是有口难辨啊。王老板痛定思痛,反手使出杀手锏,利用对方急于将石雕偷运出去的心理,用掉包之计为国家夺回了宝贵的文物。
省主席沈珂上任,邀请各路诸侯出席庆典,这也是抗战以来地方官方的首次聚会。驻军司令冯建超却未见踪影,甚至连个电话也未打。这里就埋下了未来矛盾爆发的伏笔。这个争强好胜专权霸道的军阀,时时处处都要显示自己的权威。他的夫人贺秀梅温和友善,他带着她和女电话员雅婷上山游览,下山时自己开的车,却把老婆甩出车外,成了半身不遂的残疾人。他听说秦鸣在辩论会上占了上风,非常气愤:什么辩论会?这是手段,是公开向我们施加压力。他批评副司令毛英杰:你是大炮轰出来的,竟连一帮耍笔杆子的文人都对付不了。他主动出击,利用军需供应和八路军办事处问题,向重庆国府告沈主席的状。他私欲难耐,听到皇城金龟现身,就一心要把它弄到手。他明明知道徐平安是个江湖骗子,却将他作为联军编外人员,为自己倒腾古董。冯建超想找到清乾隆年绘制的关中古陵墓图,竟把收藏人苟二旦关押起来。他的手下评价其“做事从来都是一条道走到黑”。冯建超与沈珂的关系,可以追溯到黄埔军校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他不念旧情,利用亲戚关系,再次把诬告沈珂的黑状递了上去。后来,借助美国人对沈珂的不满和秦鸣遭审查的株连,就夺走了沈珂的位子。就这还不满足,挖空心思要把沈珂置于死地。当然,冯建超虽然霸道,却很会演戏。毛副司令转达他的说词:打开窗子说亮话,目前形势不容乐观。不管内战结局如何,联军肯定会面临再次改编。弟兄们跟他几十年空着手回去怎么面对家里老少。想让大家得到实惠,只能靠我们自己。因此司令早有自找“金饭碗”的筹算,现在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可谓“万事具备,东风自来”。于是,“春雷行动”全面铺开。他还摇唇鼓舌:(帝王们)活着把百姓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剥削搜刮去,死后又作为随葬品带到阴间。建造规模宏大的陵园,占去大片耕地。还要活着的人为他们守陵,活着害人,死了依旧害人。现在不是封建时代了,是中华民国,要把他们侵占的财富夺回来,把“金饭碗”牢牢端在活人自己手里,这才真正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实在他的心底里认为:这年代钱比官有用,官是人前的面子,钱才是人的底气。当然,冯建超这样的人物,遇到了法院,他也需等待。南岚等人因言获罪,但他们不承认犯罪,不签字画押,法院不能断案,法官们不会盲目听从他的口头命令。权再大,也难一手遮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