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深厚的诗人
文 / 见贤思齐
欣悉楼兰(周志良)先生诗集《萌芽》卷出版的喜讯,真是兴奋不已,无不为之喝彩!
楼兰是我的挚友,我们是1981年在田家戴帽中学任教时相识相知的;1990年,我们又一同调入韩甸镇政府机关工作。可见我们的相处经历还是很深的。
楼兰是恢复高考第二年入师范院校的,毕业后任教一直是教理科,在机关从事的是财会工作。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偏偏喜欢上了古典诗词,还孜孜矻矻地搞起创作来,而且一发而不可收。
诗词文学是人生的情感依附、情感寄托、情感归宿,是永久的精神家园;诗词既是文化传承,又是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杰出的艺术创造和丰富的情感记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也催生了一代诗人的情怀:他们纷纷操觚炼句,搦管杼轴;或庚酬、或倚声、曼声吟咏,尽情地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赞美祖国和人民。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传承弘扬诗词文化的浪潮,楼兰也正是这一大潮中的摆渡人。
有国有家也有诗,爱国爱家更爱诗。楼兰先生出于人间大爱和家国情怀,饮冰十年,不凉热血,创作出几千首诗,现已结集出版卷一。
在《诗集》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作者能以敏锐的目光、独特的视角、高远的审视和缜密的思考,用明快的笔法,创作出了很多感人至深、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作品,洋溢着爱心、包围着溫暖,有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浓厚的人文气息;诗作或寄怀、吊古、咏物,或游记、送别、唱酬,或寄情山水,或畅想田园。
楼兰的作品很多是歌颂领袖,赞美祖国的。这体现了他的爱国思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也是支撑他不懈创作的动力。如:“仰慕心中久,韶山旭日红。今朝临圣地,俯首拜英雄”。(《到韶山》)。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他在《华夏梦》中还写道:“千年梦想已成真,华夏蛟龙玉兔神。可上九天耕月土,入洋捉鳖摘星辰”。
爱国更爱家,长期羁留在外的游子,谁人没有乡愁?让乡土、乡音、乡味留在心里,是作者骨子里流淌的激情!故乡是诗心萌发的地方,也是诗意回归的地方。他乡愁绻缱、丝丝入扣。诗云:其一“夏季家园瓜果香,每逢傍晚捉迷藏。而今我似空中鸟,飞到春城恋故乡”;其二“拉林河水总奔流,淌去春光染白头。一別家山飘十载,离人怀里是乡愁”。作者还有一首《梦回老家》,作品极具感染力,又有画面感,引发了心的共鸣,我也真想立马回到老家。
楼兰从农村走出来,他始终没有忘记初心,没有忘记旧井,没有忘记本根,他把父老乡亲的生产生活总是挂记在心上。他写道:“雄鸡报晓露晨曦,山影朦胧透影枝。耕者田间挥汗雨,青苗茁壮盼丰时”。这表露了作者悯农的情怀。在这同时,他经常教育子女珍惜粮食:“饥饿见之亲,应知昔日贫。米来当不易,勿忘种田人”。(《惜粮》)。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是创造世界的财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也是诗人的追求。他的信念是,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在这块土地上,不断地用古老的种子播散文明,收获未来。有诗为证,《端午感怀》:“离骚千古筑诗魂,文萃渊源莫忘根。一曲九歌天地恋,国殇万代励贤孙”。《中华传统医药》:“中华医药几千年,济世悬壶万代传。本草时珍尝百草,论篇仲景有多篇”。
楼兰是教师出身,他虽然离开教育多年,但对教育的情结没有变。他时刻关注教育的发展脉络和改革动态,同时也对一些乱象进行抨击。《励志篇》:“中华崛起敢担当,勤读诗书为自强。年幼胸怀鴻鹄志,将来不愧好儿郎”。《毒教材忧思》:“教材十载插毒画,引诱心灵毁幼芽。丑化儿童描鬼脸,灌输汚垢害中华”。作者直言不讳,尖锐地指出了毒教材的危害。
作者是个愤世嫉俗的人,对于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敢于掲露,勇于指责。如:《浣溪沙. 小视频乱象》:“处处繁华不夜天,抖音快手舞翩跹,百年魔怪出深山。雪臂丰臀谁管束?细腰媚眼只为钱 虚荣长此毁家园”。语言犀利,针砭时弊,不留情面! 再如:《圣诞忧思》“节日欧洲圣诞翁,华人何故也跟风。中东乱象谁之过,满目疮痍诉苦衷”。 对于一些国人盲目跟风,崇洋媚外给予掲露,指出了这种文化现象的可怕后果。
在此,我对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家国情怀极为赞赏,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充满良知、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诗人形象!希望楼兰先生笔耕不辍,继续创作出浸润发现生活之美,有着青春光明底色、直抵人心的好作品,让人们从诗词中获得感动和营养、获得溫柔而强大的力量!

作者简介:刘兆君,笔名见贤思齐:1952年生,大专学历,双城韩甸镇人。曾做过中学教师、镇教育办辅导员、政府公务员、民办高校《现代汉语》教师。退休后在哈市学习国学,并给学生家长讲授《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启蒙知识。2018年开始学习写诗作文,曾有作品在《文化范儿》、《桃李竹韵》、《作家美文》、《都市头条》发表。向大家学习,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