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割麦时的天气
文/高塬
年少时有多少个黎明,从天麻麻亮起来直忙到日头直直悬在头顶,从草尖上还悬挂着晶莹的露珠,直到晌午的麦秆随风摩擦出金属般干燥的细响,那个年代汗水渗透身心的日子,现在一经回想起来,苦涩中却饱含着香甜难忘的记忆。
那年麦收时节我在西安,大院电视机前我是离开最晚的一个。我不是贪恋电视节目,我是等着看天气预报。学校不放忙假,我实在难熬,晚上梦见天下大雨把我惊醒了,第二天便不打招呼偷偷跑回家,拿起镰刀走到地里,见父亲已经把十几亩麦子快割完了。他问我从那么远回来干啥?他说这点麦子不够他的胳膊一轮。可自从那年以后,我得年年回家割麦子。只是最近几年有了收割机,才不用我回家帮忙割麦了,但我却仍然操心着,时常看割麦时的天气预报。
小麦是最难把握稀稠和水肥条件的。它播种生长时离不开地墒,成熟后又见不得几点雨滴。籽种下得少了,春季遇到干旱分蘖不出多少枝叶,低产减产成为必然;若水肥跟上,春季分蘖旺盛,枝叶密不透风,小麦抽穗扬花时刮风下雨就容易倒伏,必然影响产量和质量。我上师范时,家在小麦制种基地的同学给我20多斤小偃六号种子,用自行车送我上了火车。傍晚时分我从常兴下火车步行十几里,背着种子爬坡上塬,不知道口袋啥时候磨破了,一路上听到身后的“飒飒”声,以为是鞋底带起的沙子声。播种时没来得及过秤,全部撒在二亩地里面。出苗稀咕拉差,像及了播种的高粱,村民笑着说空白处能卧个牛。我等着挨父亲的一顿训斥。可等到开春后风调雨顺,这个新品种分蘖能力特别强,麦苗覆盖住了地皮,拔草时无处下脚。那片种子成熟期早,获得了大丰收,石榴籽一样的颗粒,煞是可爱,我铺着被单炕席凉晒干了,收藏起来。小偃六号品质好,出粉率高,擀面劲大,咀嚼起来细腻滑爽筋道,有一股浓浓的麦香味。那一年其它地麦子成熟期较晚,割麦时遇到了连阴雨,大部分出了芽,不能用作种子了,我的小偃六号就成为乡邻和亲朋好友家里种子的首选。我没舍得食用多少,只给自家留够来年的种子,剩余的全部作为种子兑换了出去。
前几天我回到老家,看到田野麦浪翻滚,个别田块中间稠密处有漩涡状,將倒而未倒,稀稠正合适。看来今年的小麦丰收在望,北塬面粉厂又能生产出好面粉了,便欣然赋诗一首:
家乡小麦已微黄,颗粒饱满穗子长。
雨后天晴风不燥,
田畴一片翻金浪。
可最近几天的连阴雨,不由得我发起愁来。当听到河南、扶风、眉县等地小麦霉变的消息,我就心急火燎。老天爷呀,你看看这么好的小麦,它在你的眼皮底下整整生长发育了245天,你能忍心让它霉变毁于一旦吗?
前一阵樱桃被雨淋坏了,有些地方的猕猴桃被冰雹打烂了,老天爷呀,你该给农民兄弟留一条活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