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京都城门诗
二十首,前言
历史上明城牆全长25公里。始建于明永乐17年。距今已有604年。为方便交通,内外城牆建有16个门,加上皇城4个共开20个。常言道:内九外七皇城四。为响应政府号召,弘扬袓国古建特色,保护首都文物,了解门之文化。从而加深记忆,相互交流。特编写了小诗20首。分次发表。供亲朋好友分享。
诗友:梁志华
2023、5、13
一、咏天安门
文/梁志华
富丽堂皇古色装,多年历史放光芒。
金丝楠木神奇宝,珍贵琉璃蕴吉祥。
雄伟名楼天下爱,阅台广阔世无双。
中华建筑人人赞,永久传承万代扬。
二、
咏地安门
文/梁志华
风调雨顺国平安,建造名门更万全。
砖木混搭成结构,北南通透好防奸。
东西两侧楼卓立,上下公干在里边。
皇帝出巡行此道,如今其体变云烟。
三、
咏东安门
文/梁志华
皇城雄壮有奇门,唯有东安觐见君。
建筑超群今古赞,精髓留史受人尊。
虽然隔世不曾面,即使听传亦觉新。
先祖智能无对手,中华民族永青春。
四、
咏西安门
文/梁志华
皇城西面有门楼,设计恢宏数上游。
地址占优多古迹,北京水准旁边留。
闯王由此威风进,天子惊慌脸发愁。
烧毁瞬间千载恨,追思往亊内心忧。
五、
咏德胜门
文/梁志华
箭楼雄伟世无双,战将弯弓打虎狼。
坚固城门骈启动,高歌奏响送兵忙。
旗开得胜军营喜,宫内欢欣赞儿郎。
为保乡民安度日,节衣缩食备刀枪。
六、
咏安定门
文/梁志华
设计恢宏布局精,别开生面有名声。
出征应战旗开胜,归队收兵喜回城。
高举横标迎将士,欢歌笑语庆安宁。
首都建筑多奇妙,自古京门世界惊。
七、咏东直门
文/梁志华
北京改建占鳌头,历尽沧桑叙缘由。
追究明清两代史,讴歌庙宇有谯楼。
前期依水南粮运,日后多年把木收。
东面城墙呈亮点,九门之首美名留。
八、咏西直门
文/梁志华
闻名今古有诗篇,高亮功劳世代传。
取水当年由此过,供应皇帝与京官。
虽然往亊川流去,即使当初亦可观。
历史老人能见証,旧时风景换新颜。
九、咏朝阳门
文/梁志华
南粮北运水船忙,进入朝阳转官仓。
古代瓮城留记号,如今谷穗并不忘。
旧门建制颇奇巧,新址原形更有光。
时代异同多变换,高歌一曲颂芳香。
十、
咏阜成门
文/梁志华
恢弘建筑卫皇窩,全兽驮煤大众歌。
商贾进城誇锦道,该门顺畅有金科。
梅开送暖常年靓,石炭多车此地过。
自古以来名远近,如今忆起乐呵呵。
十一、
咏正阳门
文/梁志华
气势恢宏榜首登,明清建筑世闻名。
箭楼罕见前无有,牌匾雄浑笔力精。
门洞帝王常走动,瓮城边路草民行。
现今古迹依然在,旧貌新颜日夜腾。
十二、咏宣武门
文/梁志华
京城设计有来由,宣武凶门历史留。
后悔加迟成古训,犯人南去便丢头。
帝王将相撇开走,百姓平民看到忧。
古建现今虽灭迹,剔除豪气使人愁。
十三、
咏崇文门
文/梁志华
武安文治国家強,建筑优良继世长。
镇海铁龟名首府,税收关隘敛财忙。
名牌佳酿天天进,美食芬芳夜夜尝。
亘古以来真少见,现时景象更兴昌。
十四、
咏东便门
文/梁志华
为防外患筑高墙,修建门楼好布岗。
仇敌袭来刀出鞘,和平年代护家邦。
大炮虽老曾威武,退武瞻观永发光。
古迹众人皆记忆,难忘老祖智能強。
十五、
咏西便门
文/梁志华
城池坚固再増防,建筑偏门御虎狼。
确保安宁修暗堡,箭楼稳坐射多方。
历经两代明清史,风雨飘摇永发光。
回忆前人高智慧,现今设计仿不忘。
十六、
咏广渠门
文/梁志华
规模宏大占头名,允许商家在瓮城。
两次入侵抢宝地,抗清崇煥挺身迎。
八旗子弟兵无胜,再负联军丑榜登。
历史留痕要永记,前行阔步信心增。
十七、
咏广安门
文/梁志华
进京路线有西门,方便皇家上祖坟。
城外洒金修大道,宫中派将箭楼轮。
广宁身分明开始,后改彰仪又更新。
现称广安名世界,繁荣昌盛再逢春。
十八、
咏左安门
文/梁志华
此处贫穷早有名,大门简陋响京城。
箭楼矮小不能卧,房内狹窄可驻兵。
建筑平平真少见,寥寥枪炮似晨星。
自古东南多战亊,而今观赏挺繁荣。
十九、
咏右安门
文/梁志华
明清古建现无痕,当初南西指此门。
东面左安相对应,同胞兄弟护京神。
外城之一能冲数,宫内眼中种菜村。
作用如何成历史,今朝变化倍惊人。
二十、
咏永定门
中轴线上一奇葩,建筑恢宏大众夸。
抵御外侵防虎豹,护民保国振天涯。
明军统帅袁崇焕,鏖战清兵把鬼杀。
历史功能要记住,重修如故放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