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 者 如 佛 ( 散 文 )
红 榜 作 家 周 西 忠
一条河在梦里返青。
梦醒时分,我立在紫潭河的河岸。
西望桂树林延馒头状的缓丘舒展,延绵成桂树的海洋,久久盛名。它就是成树三十万株的五彩方杨的花果山。回望,东边的茶树漫坡,起伏也延展,汇成波澜壮观的茶岭,这就是李集莲花的白茶园。
一河两岸,比拼着显绿,比拼着竞美。白茶园里,一张美照,三面彩旗。她就是白茶园的园主,一个亮丽的逐梦人李美秀。

振兴乡村

红色传承

产业先行

勤耕!干脆利落,是公司的招牌,也是她逐梦的核。土地的女儿,对土地的深情,旗明鼓响,耕!
倒水河静静。这一段河水从来就是静,坡地耸立,不需设防,没有人敬畏而筑的堤。纯原生态,自然状。当然,纯粹的原生态,是杂柳,是野荊,是带刺的藤,是疯长的草,还有山风捎来的浦公英,还有散乱且零星的花,还有……

而今,东边是漫山的白茶园,西边是延绵的桂树林,逐梦的人洒着汗水在两岸勤耕,河水倒映着两岸的郁郁葱葱的绿,河水返青。于是这一段的河水有了别名:紫潭。
有感于紫潭的今日胜景,作家沈志武撰写了报告文学《不忘初心终圆梦,李紫苏区茶飘香》,同时题了一副对子:赠李集白茶总经理李美秀
李集白茶 漫山呈美
紫潭问津 千叶竞秀
老书法家李一丁挥毫题字。
李一丁,八十又八,墨宝有温,激情可敬。八十年习字史,致研颜柳,又熔炼出自家个性,在书法界被众人称道。更值得称道的是他为人的平稳、低调、慈心、善心、爱心。
当新洲是一个县制时,他是县人大副主仼,也是百万民生的一员父母官。他身个一般,本就没架子,加之他慈眉善容,常挂在脸上的是左右舒展的笑模样,更让人觉得平易亲近。他活在灵魂的春天里,给予人的当然是春天的温暖。慈心善心爱心,一副题字,既是支持了爱文学的沈志武,又是支持了在紫潭畔勤耕的李美秀。
光阴如梭,有变的是年历表,不变的是灵魂。人生是自渡,仁善的人也在自渡中渡人。对李一丁,我一直保持这种认定。
难忘三十七年前那次相逢。
我找他,是求他,求他办一件事,大事。对新洲,对新洲文学,对新洲文化,至今还没有第二件事可以类比。
我们筹划一次诗歌创作对话会。省作家协会与县文学作者协会对话。省作协主席洪洋是这样定的调。实质是省作协开一次诗歌创作研讨会,选定在新洲开,我们列席全程参加,和他们并肩站在诗歌创作的前沿。那时湖北的文学在全国来讲,也是走在前列的生力军。有徐迟大师扛旗。他是新时期文学的标杆,他写陈景润,写李四光,他写出了科学的春天,也促进了文学春天的到来。他的几篇惊世的报告文学全民共颂共仰。还有曾卓,刘富道,刘益善,熊召政,谢克强……许多的大师活跃在文学的舞台。
那是一个春天,文学的春天。新洲的文学也赢来了春天。
刘光源,陶三友,还有我,几个人相继有短篇小说发表在号称中国第一刋的《长江文艺》上,这不俗的实力引起省作协的关注。所以选点对话会选在了新洲。
我们极盼这场盛会,近距离接触响誉全国的文学大师,这是每一个文学爱好者的福音。摆在面前的困难是我们有没有实力接待这场盛会?′
人大行政科长王和芳是刘光源的至交,他虽然不爱文学,但他极力支持这件事。他信心满满地对我说,找李主任。李一丁升任人大副主任前,是人大办公室的主任,是人大的实际”管家”,也是王和芳科长的上司。科长熟悉主任,可我心里没底,借用会议室开会,借用小车到汉接客,李一丁主任会答应吗?
走完楼梯的台阶,步入李主任办公室前,我心慌慌的跳,双手合十,作了一个祷告。从来没有的动作,也没在哪学过,自然就做起来了。紧张了,因为我太看重这个会议。而我们文化馆的窄小会议室是绝对容不下徐迟大师们的。还有用车的问题,那时全社会都没有私家车,配车是有级别的,文化局有一辆,二级单位都没有。省里也一样,洪洋主席配有车,可是徐迟就没有,哪怕他的名气很大很大。还有曾卓,尽管他的名气也很大,也不够配车。
我小心翼翼对李一丁主任讲叙要开什么样的会,有哪些人要到会。讲得很稳,边讲边观察着表情。听着听着李一丁主任爽朗地笑开了。他说,好事,这是好事,徐迟要来新洲!他顿了顿又说,安排起来有难度。人大有主任,副主任,我这个主任只是办事的。但我会把事情办好。时间可以错位,用车也可以安排。你放心,徐迟来新洲是大好事,一定要尽力促成。
我不会看相,就象我从来没祷告一样,可以突然间无师自通了。我突然感觉,面前的李一丁主任就像一尊佛。不知他身上的佛性是久久隐在身,还是突然间的灵光闪现。也就从哪一刻起,佛性也就熔在他的身子里,成为我难磨的印记,成为我不疑的认定。
后面的事可以简记。新洲破天荒的一次与省作协交流的创作会如期召开,徐迟大师、曾卓大师等来到新州,就坐在人大会议室,同我们一起交谈创作。
为了这次盛会,李一丁主任不仅腾出了会议室,还安排了宋子桥、张五喜两台轿车接送贵客。同时安排小郭等通讯员全程地服务会务。周全,妥当,悉心的安排,体现了李一丁主任骨子里的仁善。他本可随便一句话轻易推脱,可他竟如此细致周全地安排,认真地当人大份内的事办,这精神,这境界,至今依然放射着光芒。
岁月流逝,佛性依然。我看他练字。提笔时,魂就熔进了笔划与间架里,遒劲有力,温暖可心。
感恩李一丁主任竭力支持了一次文学盛会,那是一个可爱的值得回忆的文学春天。然而我的礼赞,绝不停留在单纯的文学上。就如同李一丁署名的题字,其意义也不会停留在书法里。那灵性,有力量,有温暖,有佛性!

(李一丁主任和老伴夕阳红文工团团长86岁)
我把感知提炼在岁月里,在香氛中汇聚感恩的情绪,视野与心胸被他人格独具的佛性熏陶、滋养,祝福的话也就源自心底,李主任,祝福你,仁善百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