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103》「飘舞的剑」(3664辑)

晨间寄语
散文
《握手》
有位老同志和我握手时,平百冒出一句话,他说:“人有感悟,才会进步”,但是一边握着,一边又自言自语似问自己、又像是在问我:“为什么会想不起名字来呢?”我们都笑着,“我说想不起来就不想,反正我们握起手不是很亲热吗!”陪同他的人一旁插话,报了我的名字,他又恍然大悟地拍着脑门:“你看我你看我,这么熟悉的人,怎么会一下想不起名字来了呢。”老同志是某单位局长退休的,我们以前有过很多工作上的接触。他性格开朗,见面总喜欢幽默几句,几十年了,握手时习惯不停地摆动,个子不高,笑容可掬,对人有自然的亲和力。我问他今年多少啦?他老伴抢上前一步:“今年整整80啦”!我说:“看不出来,不像不像,还很硬朗”!
我们是在一位92岁老人的灵堂前会面的,与他的同行人我都熟悉。现代人的观念改变,似不再营造悲悲凄凄的场景,孝家也会以笑脸迎送前来悼唔的人,尤其是90多岁的老人,老人走老路,谓老喜。我们的寒暄,引来不少的话题。那句“人有感悟,才有进步”的话,老局长又作了阐释,他指着遗像,说:“如果我到他这个年纪,我的进步就大啦!”我相信,他说的是实话。很多人看起来很健朗,但是七八十岁的人,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谁也不敢打保票。马未都说,他愿将财富再买十年光阴,续写更多有趣的人生。谁不念人生的美好?谁又不是老来感念万般人生的有趣?谁都在珍惜这未来的不定人生啊!到了一定的年龄,今年看明年,明年看后年,日子虽然是一年一年过,但却是过一年少一年。不像年轻时说,“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当然是“伟大的祖国多么美!”
所以老局长同志说:“人有感悟,才有进步”,他这是心态上的心理准备,好多年不见,还是那么样乐乐呵呵,上灵堂的台阶时腰直腿有劲。聊天中,不耍派,不摆老资格,淡吐清晰,平易近人,如此人生姿态,确显“感悟”之人。所谓预言,是要以践行或实现来证明的。我们且不去预料他是否能活到遗像中人,但其精神状态,我自惭形愧。
前不久参加了一位好友的生日,席间有显摆突出的,平素就是个混混,没几个人瞧得上。有句老话说“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这位自称儿子有了出息,拿给他的钱随便用,用完了再拿。于是乎,那几大桌人都不如他了,声大鼻孔高,仰头视人也。人有矫情,不狠一世,但得一时,何能放过?
从大处讲,青山依旧,地老天荒,亘古无度。而人则不同,总在生生不息里徘徊,又在生离死别中结束。最为无奈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谁都叹息,倘能多有几次该多好?可能那就不叫人生了。一次的人生,演出万般戏幻,不演也是戏。看来看去都是戏,演过头不过头,看得多了,好生无趣…。写到这里,我好想再听我那乡下的乡亲们说:吃咸点吧,看淡点……
新的一天,早安!
2023.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