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翰(687一726),唐朝诗人,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景云元年(710)中进士。曾任驾部员外郎、仙州别驾,又贬为道州司马。他性情豪荡,恃才不羁,常与文人志士结交,喜纵酒游乐。杜甫诗中以“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之句赞叹王翰。诗多壮丽之词,存诗不多,《凉州词》最为盛名。
从初唐乃至开元盛世,边界各少数民族对中原的侵犯始终未断,所以朝廷必须屡派军队前往御敌。王翰是以驾部员外郎的身份前往西北前线的。“驾部”是专门负责往前线送马匹与粮草等军需物资的主管。员外郎是个副职,基本是文职人员担任,所以不忙不闲,也有时间作诗。
王翰把军旅生活体验感受与所见所闻,以一个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军的瞬间场景勾勒出来:那位将军正在行猿里举着晶莹剔透的夜光杯,痛饮着甜美的葡萄酒,正在此时,外出的探子忽然来报说,敌军到了。他来不及把剩下的酒喝完,催他披挂上阵的琵琶声便也奏响。他放下酒杯,跨上战马,这会儿似乎又感到酒劲儿有点上来了,摇摇晃晃的。不过,临行前他还是对身边的僚属们开了句玩笑说:“没准儿我是醉倒在沙场上的,而不是被敌人打死的,即使如此你们也不能笑话我,因为自古到今,本来在那战场上就没几个人能回来”。

王翰把以上情景以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一首表现边塞出征将士亲身感受的诗,诗人选取了将要出征的将士生活的一个侧面,以短短的二十八个字,把出征将士一醉方休、笑傲生死的豪情表现的淋漓酣畅,在悲壮之中流露出缕缕感伤,实为卓绝。“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透露出来的那种豪迈和悲凉有回肠荡气,洗心涤魂的感染力,令人三日犹闻其音。清人诗人施补华评结尾两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
西部边塞的敦煌盛产夜光杯。西汉东方朔的巜海内十洲记》说“周穆王时,西胡献夜光常满杯,从此,夜光杯名扬天下”。敦煌夜光杯以优质祁连玉为原料,继承传统工艺,引进先进技术,精工雕琢而成,是很名贵的饮酒器皿。
诗人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广泛流传后,使敦煌葡萄酒、夜光杯因诗增辉,名气倍增,无形中推动了敦煌葡萄酒、夜光杯的生产与销售。
西部边塞的人们会永远记住诗人王翰对葡萄酒、夜光杯的赞叹推助和对征边将士的同情关怀。
二0二三年六月二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