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丢手绢》
——写在“六一”儿童节
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快点快点抓住他。
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很多事情都很难在记忆中寻回了,可这首“丢手绢”的童谣,我却记得滚瓜烂熟,至今背得。记得小时候,我们常常围坐成一个圆圈,玩这种不需要任何贵重道具,却很有意思的游戏。这种游戏只需要一条小小的方手绢。到了课间休息的时间呀,同学们“呼啦”一下子跑出教室,有跳皮筋的,丢沙包的,弹玻璃球的,还有跳格子的。我喜欢丢手绢,就和一些同学们手拉着手围坐成一个圆圈,脸朝里背朝外,开始了丢手绢的游戏。丢手绢很简单,可它却也有些规则:就是先由一个被选中的小朋友,绕着我们围起来的圆圈开始奔跑,坐着的同学则兴奋地拍着手,唱着“丢手绢”的童谣,谁也不准回头,不准传话,不准用小动作提醒,当然也有忍不住往身后偷看的。在圈外跑的孩子则会把手绢丢在一个小朋友的身后,然后狂奔。如果这个被丢手绢的小朋友没有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一圈之后就会被那个奔跑的小朋友抓住,这个被抓住的孩子就会变成丢手绢的孩子了。这个孩子接过手绢后会继续绕着圆圈跑,再把手绢丢在他选中的某个孩子的身后,如果丢的手绢,被这个选中的孩子发现,这个孩子便会捡起身后的手绢,开始奔跑,追那个丢手绢者,如果追上了,丢手绢者则继续丢手绢,如果没被追上,而让丢手绢者顺利坐回圆圈的空位上,那么,追者便成了丢手绢者,整个过程在一片笑语欢声,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令人难忘。就这样,这个被重复了上百次,上千次,数也数不清的游戏,在有意无意间被我珍藏在心里了。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在这个充满童趣的节日里,我又一次想起了这个游戏,想起了儿时的快乐时光,想起了我的同学们,一个个纯真可爱的笑脸,想起了用别针别在肩头上的花手绢……
那是一段让人难忘的,值得怀念的快乐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