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和国家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2023年5月26日,西双版纳州第一中学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周”系列活动。
今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 复元生物多样性”,这个主题表达了世界各国携手开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局面的美好愿望。西双版纳是中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等美称,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对西双版纳的馈赠,守护好美丽家园是我们这一代肩负的重大使命。

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专家(卢华正,李静超,邓云超,岩罕香,沈艳)、学校生物学科高级教师吴兵霞、研发处袁雄飞老师带领高二理五班、高二理六班同学为校园内的植物挂牌,通过实地观察、互动交流和植物园专家的专业而生动的讲解,同学们充分认识了校园里有趣的自然和生物现象,重新认识了身边的自然世界,收获了更多的关于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等,激发了同学们对大自然的探索欲及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增强了同学们发现身边的美的能力。






主讲人介绍:卢华正,博士,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生态站常务副站长。主要从事恢复生态学与林冠生物学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云南省等基金项目二十余项,发表论文三十多篇。

卢华正博士带领参会的400多名高二学生认识了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了解了人类历史上的特大瘟疫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他呼吁同学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

卢华正博士以习主席的生态文明思想绿色发展观:“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 “生态兴则文明兴”作结。他对州一中学生热心科普活动,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问题表示欣慰和赞赏,他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自身行动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将来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奉献个人智慧和力量。

学校通过LED大屏进行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以海报宣传方式,传播生物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关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存在的威胁。

学校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和“科普教育活动周”为契机,本着宣传环保意识、心系人类命运,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宗旨,让生物多样性走进学生群体视野,提高广大学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良好基础。

小知识科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将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