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刀客"孙景致
原创 蓝月光 石榴花文艺 2018-06-22 00:00

关中“刀客”孙景致
文∕杜浩荡
我和孙景致相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从教育学院进修回来,担任初一班主任,孙景致刚从外地调入,也担任初一级班主任。我俩刚好是邻居,再一打听,他还是我师范同学的爱人,性格随和,平易近人,工作认真,做事力求尽善尽美。故不长时间,我们就很熟了。他书法作品获奖,领取稿费,我还可以敲他的竹杠。
开始我只知道他爱书法,写了很多字。他曾拿给我看他在全国书展中的获奖作品,我还说,这么厚的一本书,才登了你一篇?孙先生笑而不语。后来我明白了,全国名家那么多,每人一篇也就了不得了。


不知啥时候,他又开始爱上了篆刻,买了很多篆刻的专著和印石,经常抱着啃,握着刻刀刻,在刻中学,在学中刻。给朋友刻印,不收分文。他把自己刻的东西,拓成印谱,保存起来。经过几年的积累,印谱装订成厚厚的五六本。他就像一个钻头,又硬又锐,向着篆刻领域的深度不断钻探。
到了90年代中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他的篆刻作品上传到了互联网上,这一下,不得了,随即在篆刻界刮起了一股妖风,引起了强烈震动,令一些篆刻界的高手们莫名惊诧,推推鼻梁上啤酒瓶底般的镜片,有的干脆用放大镜,不得不仔细观摩孙景致的篆刻作品,不少地方不得不称道。嘴上愤愤不平说着:啥时候冒出了这个孙猴,还号大胜,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哎,可本行当没有如来,谁能出来杀杀他的锐气?把他镇住?要么让法海把他压在雷峰塔下?
可几年过去了,如来始终没有显灵;法海也使不出法力。孙景致还在篆刻界兴风作浪,不几天就有新的作品上传,不几天,也就有新的火山爆发或地震发生。
孙景致心里有“鬼”,鬼在他学啥会啥,过目不忘;孙景致手上就有神,神在他用短工夫学到了硬功夫。
孙景致在篆刻界装神弄鬼,只要走近他,随手便可以抓住几只的。
到了2000年初,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一位老干部,他写字也有两刷子,康复后,给病友写了字,可印在家,远水解不了近渴,几经周折,找到孙景致,孙先生把自己的润刀费让来人看了,说:“一枚500,刻不刻?”
“刻。”来人看了孙景致的印谱,毫不犹豫地说。孙景致和来人都很爽快。孙先生拿起了刻刀,伴随着嘎嘎的刻声,走刀刃如庖丁解牛,行云流水。有一袋烟的功夫,活路就完成了。来客看后非常满意。白花花的银子到手,孙景致鬼呀!
不久,湖南的一位颇有名气的女书法家李娜打来了电话,语言甚是委婉:“你是孙先生吗?我有一个不敬的请求,想让你给我刻上一枚印。我的印倒是有几枚,但都不怎么满意,我看了几天您网上的篆刻作品,觉得您刻得大气,不知您能否满足我的愿望?”
孙景致回答:“可以,…”后又问了李娜女士的书法风格。
女书法家又说:“酬劳费你不用担心,你开个价,我不含糊,只要刻得好。把您的账号告诉我,我给您打到账上。”
几天后,印成,孙先生的账号上就多了四位数字。
孙景致神啊!
又几天后,孙景致给我们说,给湖南那位女士的印刻得很满意,用刀简约明快,线条神采飞扬。我笑着说,那当然么,给女同志刻么,格外用心,肯定很好。杨渭南接着说,给女同志刻,感觉不一样么,肯定很精彩。说完,引得大家一阵浪笑。
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国家大师级画家刘文西、陕西省美协主席王西京等名人的印都有出自孙景致之手的。
2005年孙景致的案头不断收到出版社、印社的约稿信函,求他刻印的人越来越多,有时还要预约。每得稿酬,我和杨渭南就得让他出点血,由他做东,搓上一顿。
2013年的10月8日,孙景致和我、杨渭南吃早点时,对我和杨渭南说,这回接了个大活。我问:“啥活?”
“一个企业老板搬人让我给刻一枚观赏印,印石已经拿来了,很重,足有七八十斤,非常大。刻好,让你们看一下。”
“好!”我和杨渭南异口同声的答道。
到了10月23日下午,我和杨渭南应邀来到了孙景致的工作室——凹斋。凹斋有20平,里边收拾得干净整齐,井然有序。灯一开,里面挺豁亮,没有一点压抑的感觉。进门右手的地方,放着孙景致很多篆刻作品的印石及一些书法书籍。

左手的墙面下方是他近期写的书法作品六屏《岳阳楼记》,墙的上半部分贴着他的篆刻作品印模。


靠东墙的地方,摆放着一张三人沙发,一个茶几。沙发的上面还是他的篆刻印模镜框。沙发的南面有一个书架,上面满满当当放着他的有关书法、篆刻、美学、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孙景致在买书方面是舍得花钱的,杨渭南羡慕地说:“哎呀!都是些好东西。”



凹斋正北就是孙景致的写字的大案子。案子中间就是他今天要让我们看的大印,这枚印的印底是18公分,高30公分的一大块石头,我双手抱牢,掂了掂,足有70多斤。密度在3.6吨∕m³。印底刻着“华瑞福印”四个鎏金大字,这四个字就是孙景致的杰作,从接活到构思刻成,历时15天。观其印面,金色的阴文字体浑厚华滋,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显得格外富丽堂皇。


孙景致抱着它,就像抱了个金娃娃。


印石立起,四个面上分别刻着“泰山·五岳·独尊·印石”八个大字。在印石的侧面,刻着落款,上款是“陕西华瑞有限责任公司存念”“勋昌先生嘱刻”;下款是“癸巳岁秋长安孙景致刻治” “华瑞福印”。
这枚印的印把是四个小龙头环绕着一个大龙的镂空图案,我想,这也就是该公司希望兴旺发达的图腾。


这就是孙景致为该公司王勋昌先生刻的一枚巨型观赏印。我想王先生把这一枚印放在他的接待室里,他的生意一定会不断兴隆的。商业同仁们也会效法王先生的做法的。
孙景致这一“鬼”,让我与杨渭南抓了正着,少不了得出点血,请我俩喝上几盅的。
孙景致不仅是个“刀客”,他现在已是个“大刀客”了!
这是孙景致先生在他的篆刻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传到网上,他又将会在篆刻界掀波涌浪,搅起几丈高的波澜。我愿孙景致博采众长,不断进取,磨砺刻刀,像蛟龙出海,猛虎下山一般在书画和篆刻界再放几门冷炮!
我觉得,孙景致神了,牛了,刀功更硬了!
看,关中“刀客”孙景致又接了个大活,正操刀鼓气,准备刻印了!
2013年10月26日
(作者介绍:杜浩荡,1959年生,1980年至今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近40年。1993年临潼县教育局组织编写的乡土教材《巍巍骊山》撰稿人之一。闲暇时写点生活的感悟。)
蓝月光
您的鼓励是最高的口碑
稀罕作者
阅读 460
分享收藏
134
精选留言
写留言
无为
赞4
`刀'客了得,篆刻技艺登峰造极,名利双收。文章也精彩,字字光辉,句句流韵,让人身临其境,感同亲受,让人享受到美的滋味。看到了孙先生精湛的艺术造诣和严谨的为人态度。如此艺术成果是民粹,是国宝,社会需要这些匠人传承艺术,丰富人类生活。
曲江流饮
赞4
读罢也想托先生赐印一枚,但我不是企业家,也不是书法家,盛意薄酬,不知可否?
种豆骊山下
赞4
老孙
博望侯
赞3
临潼的牛人也!
孙景致
(朋友)
赞3
孙景致诚谢各位朋友们美赞,更感谢杜浩荡先生为我撰写美文,我的电话,13474O16894,需索印者请联系。
登高望远
赞3曲江流饮,可与孙先生电话联系。
闲庭信步(朋友)
赞2
恭喜老杜作品问世。哪天有空也搓一顿么!
孙景致(朋友)
赞2
当然还要特谢石榴花文学社团及社长刘欢欢的编辑转载!
石榴花文艺
(作者)赞1
很不好意思,没有把最后编辑好的发出来,发的是个半截子工程,对不起杜老师的美文和孙老师形象。
孙景致(朋友)
赞1孙景致再谢各位先生,女士,朋友!
乡下人(朋友)
赞1这篇佳作早已拜读过了,匠人写匠人,相映成彰!
登高望远
赞1桃源隐士评价高了点,现政通人和,气候适宜,走出桃花源,不要当隐士了,吟诗作赋,过正常人的生活。
骊山桃源隐士(朋友)
赞1
此文作者的笔工堪比刀客的刀工,二者可谓红花绿叶,相互衬托,相得益彰,不负杜编美称。
神釆飞扬(朋友)赞1
老杜的文章早年间已拜读,平实的记述、真实的感情让人过目难忘。文如其人,再恰当不过了
登高望远
赞1
闲庭信步先生,你那两刷子也很厉害的!
登高望远
感谢无为先生夸赞,写的都是关中方言土话,是想让同龄人感到亲切!
光明乾坤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