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科学的春天
文/杜浩荡
1976年,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毛主席相继去世,华国锋粉碎了四人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郭沫若在大会上作了《科学的春天》的发言。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迎来的春天。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中考制度,对我来说,只能报考中专技工学校。
复习的时候,把什么都忘了,数学上的整式和分式的运算忘得一干二净。慢慢看例题,看书上的文字叙述,慢慢进入学习的角色,光复习理科。语文漫无边际,有没有资料,也就没复习。
一个来月的复习,连书本还没看完,就和高中生一起走进考场,觉得考试题太难,考完后,都说没什么希望。发榜的时候竟还有我的名字,但我村的高中毕业生都落榜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这是初录,还要体检、政审,最后才正式录取。正式录取的人数是初录人数的一半,也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最后没有被录取。
命运和我第二次开了一个玩笑。没什么,我相信,以后还有机会的。
我记住了我老师说的一句话:现在,你把知识吃饱,总会有出头之日的。
我也就是记住了这句话,有时间就看书,不断地充实自己,把以前忘掉的知识又学了回来。
我姑父是一位中学数学教师,我二爸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西北大学物理系毕业的,我母亲时常要我以这两个长辈为榜样。我二爸在外地工作,不常回来。我姑父给我的影响最大,我不懂的问题常找他解决。他非常热心的帮助我,给我找资料,讲方法,我不会的数学题,他都巧妙地给予解答,
使我受益匪浅,也为我后面的参加的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这篇琐忆,零零碎碎,穿越了上下10年的时间隧道,只作了粗线条的勾勒,说了一点自己的经历和体会,也算不上什么文体,权当是自己闲时的消遣。
不能再写了,再按时间顺序来写,就不合题意。把过去写下来,打印装订成册,留给后人,做个念想,希望能给他们一点生活中的启迪,给他们一点战胜困难的勇气。
就此搁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