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刘公院长,各位作家,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与君相见即相亲,农家戏院迎嘉宾。
今天,礼泉解崇信剧社有限公司有幸与咸阳文学院各位文学精英一道共同举办“学习红色革命历史伟绩,弘扬爱国主义情怀,走进农家戏院 赏析戏曲艺术经典”文化采风活动,在此,我谨代表礼泉解崇信剧社有限公司全体演职人员 向莅临本次活动的各位嘉宾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诗书传志,戏歌传情。今天能和诸位文学大师共聚一堂,我十分慰籍,感慨万千!
我是一个躬耕教坛四十多年的教书匠,校园四堵墙内的工作,已经废了武功,加之才疏学浅,四六不同,对文学创作更是一知半解,加入文学院后,第一天拜读了罗国栋先生的影视剧本《凤落寨大村》,十分感动,他能把自己这样的文学大作让我欣赏,实在令我仰慕。作品通过对县农业女干部冯菲菲主动请缨来到寨大村 ,一心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带领群众最终脱贫,为乡村振兴做出来的应有贡献。时代感强,主题突出 ,值得推举。
学院常务副院长崔宏建 ,博学多才,写作路子宽,读过他的诗歌 散文小说 ,《大美咸阳湖》《爱我城市《家乡巨变》《扶贫户狗蛋》等作品,都是表现中国百年巨变,扶贫攻坚,讴歌社会发展,赞美时代进步的佳作。
讽喻性短篇小说散文作家李含辛,眼光敏锐 ,他的《上梁大吉利》《弟弟之死》《总统也调情》叙述语言机智、俏皮、轻松幽默,揭示腐败,针砭时弊,一针见血。
文学院副秘书长刘婷散文《时过境迁,珍惜当下》《活着》读后感,选材恰当,语言功底扎实,行云流水,有读其文知其人。
副院长曹晨妮的《风波定处是东波》其文不凡,无与伦比,大凡文人爱苏轼她更甚。
李建兴的《希望》,读后更认识希望工程的任重道远。
王高产《深夜来电话《病》更是构思奇特,引人入胜。
李创小说《关系》他是用心在写,我是用心在读。现实感强,引人入胜。
刘国强《再见余柳》人在旅途,珍惜机缘。
张愔诗歌当地人堪称经典,读了小说《二伯》潸然泪下,感情不能自已。
赵创立《一颗老树》满目疮痍,坚贞不渝!《一座残碑》虽然字模糊,而香火依存。
邢万川《那颗平常的女贞树》捐恋故乡,思念亲人跃然纸上。
作家张娟《生如百花之绚烂惊鸿一瞥度流年》犹若看淡世间事,人生苦短不遗憾。
魏宝艳《一片红叶》层林尽染。唤醒夏的梦,
漫过秋的遐想,
成就冬的辉煌。
刘公院长《灵魂撕裂的那一刻》《冤家路宽》内容不一,爱憎分明,形态各异,但都有一条鲜明脉络:通过世俗—人生—人性,展示当代下层老百姓艰难生存状态。从一个侧面反映处于转型期当代中国的面貌。这个结论也是文学创作的根本。
以上作家的作品,是我五月一号入院后 ,通过公众号读到的,写出的感受与作品的表现格格不入,从作家朴素真挚的文字中感悟生活中的诗情画意,你们的文笔细腻灵动,清新隽永,值得我学习。
礼泉小戏,因其三小(题材小、场地小、乐队小)两少(演员少、道具少)一短(时间短),而被称为现代小戏,这一独居特色的地方小戏,曾经一进首都北京,二进省会西安,六进古都咸阳。灿烂辉煌,是礼泉一张靓丽的名片。二零一六年荣获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小戏)之乡”荣誉称号。
礼泉解崇信剧社有限公司,传承发扬,一路艰辛,把礼泉小戏光大到国家级的台面。六年来,创作二十九部小戏,三部大戏。十二部被《当代戏剧》登载 ,九部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通过这次采风活动,进一步加强相互了解,加强交流,增进友情,共谋发展。欢迎各位作家积极参与戏曲剧本创作工作,踊跃投稿。
祝愿大家心情愉快,佳作不断。乘兴而来,满意而归。预祝采风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