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我的父亲
作者:居荣奇
朗诵:蓝色星湾

昨晚跟儿子促膝谈心,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谈的“老实”人。母亲又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忠厚农妇,因小时候得了一场大病,因而失去干重体力活的能力。父亲那瘦弱的身躯,佝偻着的腰,肩膀上却扛起全家六口人生活的重担!
父亲由于常年累月的劳作辛苦,得了严重的气管炎疾病。他甚至有时连走路都气喘吁吁。为了抚养我们兄妹四人,不但白天拼命地干农活,晚上还要回家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虽然我当时没感觉到他老人家的劳累,但他那张布满皱痕的脸上却写满了艰辛……

因父亲小时候在解放前,读过几年私熟(过去农村的私人学堂),有点文化。有一年过年前,家家都忙着贴春联,喜迎春节。而父亲却忙着到爷爷生前,曾经教过书的十大圩(现在的开发区塔院村转水墩),为了几个不多的小钱,帮人家写春联。一直忙到半夜,赶回家还要给自家写春联,然后贴好春联才休息。
我11岁那年,刚过完年。正月初六就随父亲到车逻,湖滨一带跑年(就是当时每家到过年之前,都忙年:如蒸糕,蒸馒头,杀年猪,置年货等等)。每天跟着父亲沿路乞讨,有的人家看我还是个孩子,就悯惜地留我们吃饭,又特地多给了一些。到了晚上,就住在乞讨路上遇到的好心人家中,这些人家名姓住址,现在我也记不清了。到了正月半,就把讨到的两担糕馒及其他年货,兴高采烈地挑回家,给全家人度饥荒。

那时候,我们家是个严重的缺粮户。生产队里的单价只有一毛八分钱(一个大劳力平均每天干10分工的工价),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队,到年终就靠父亲一个人干的工分,加上母亲很少的工分,所分到的口粮供全家六口人,那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我们那时正在长身体,所以父亲只能为了养活4个孩子而节衣缩食。每逢队里晚上农活加班,父亲又总是把分到的夜餐,带回家供我们兄妹几个“加餐”!
“兴川哪,你怎么到现在才来上工”,在队长的责备后,父亲却憨笑着下地干活。等到别人歇上(中途休息之时),他还继续干活,以弥补迟上工的时间。虽然忠厚,但他那种默默无闻的做事风格,却赢来了队里社员们的口碑。即使在当生产队会计的那几年里,也从未发生错记工分,错算帐目的现象。
每过一段时间,家中的米缸如果见底了,他就白天在队里上工,等到收工后,再挑上装满两笆斗的一担稻谷,去红光大队粮食加工厂辗米。晚上趁着夜色,高一脚,低一脚地挑回家,此时我们都已睡着了。

每每到农闲之余,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并且有一副好心肠。张家盖房,李家补漏,他总是不请自约去帮忙。一天,给庄上老孙家的屋面补插麦草(以前的茅匠活),由于刚下过雨,草房有些湿滑,从上面摔下,跌到在地。所幸地下有草垫着,并无大碍。
生产队买化肥,父亲总是自告奋勇,上船拿起船篙,撑向附近的吴堡供销社去搬运。队里组织社员外出剐青草,他总是第一个报名,撑船到远处的荡滩,晚上一大晚才回家。回家后,早已累得筋疲力尽了。有时队里农活忙,需要代早班,别的社员都要吃上一口,而他起床后就直接下田忙活,等到放工回家后,也早已肌肠轱辘了。
我们兄妹4人逐渐到了上学年龄,父亲将事先买好的白纸,裁成小方块,用棉花丝将纸张连成,成为我们的课本。上面都写下几个孩子的学校、年级、姓名。每天起床后,做好早饭,还帮妹妹打好辨子。叫我当好“队长”,带着弟弟妹妹们到学校上课。
一天黄昏,我从学校放学刚回到家,发现父亲的小腿上缠着布条,鲜血从他的伤口直往下流。一问才得知,由于劳累,不小心被队里犁花头铲伤了。没过多久,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又坚持到队里干工分。
还记得有一天晚上,生产队开会。当他走到一户人家猪圈旁边的路上,由于天黑路暗,一不小心,跌倒在他家的猪圈中,腰腿都摔成重伤。由于没钱到大队诊所医治,到后来成了一个腰弓腿瘸之人,从此便失去了劳动能力。
后来上级领导获此真情,公社徐书记便带领大队陶书记及地方领导,登门走访了我们这个全家6口人,拥挤在一间蹩暗房屋的贫困家庭,并送来了党的温暖!送来了政府的救济粮……

转眼到了1981年,队里分田到户,我们也渐渐长大了,父亲才得以休息,但还坚持帮家里,做做场头晒粮草,晒棉花之类的轻活。空闲之余,帮我们带孩子,做饭,料理家务。还帮家中喂喂猪,养点鸡鹅鸭等生禽,补贴家用。
虽然父亲后来不能再干重农活,可还放心不下,家中所有的事情。有时还拿着布票、煤油票、火柴票、石碱票、肉票等,到附近的供销社或代销点,去购买计划生活用品。农忙之节,还坚持把分到的计划化肥、农药等农资,将每袋80斤,匀两袋慢慢地挑回家……

生活的压力,像一座山压住父亲的双肩,但并没有压垮他的意志。而他却坚持不懈,默默无闻地守护着这个家。父亲平时是那么的辛酸苦累,从不在我们面前叫一声苦。在1997年年底,终因积劳成疾,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生前未曾享受过我们一天的福!
父亲的的一生,虽然平凡,但在我们做儿女的心目中,恩情比山高,比海深。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念念不忘自已孙辈们的冷暖。他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舔犊之情,一生难以报答。父亲的一生,虽然是那么的短暂。也没有给我们留下大富大贵的家产,却留给我们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父亲,我们永远怀念您……
2023年5月20日写于高邮万和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