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像季菲这种性格的人,也就是极左思潮颇浓的人,在我单位也不乏其人。他们大都是解放初期热血青年。参加工作后,经历过一次次运动,经过漫长的思想改造,拒绝了任何人类的优秀文化资源,拒绝了人道主义,人文精神,大都变成了卫道士。他们失去了对真理的追求,失去了对善的守护。更失去了对美的欣赏,却保护了人性的缺陷,成为两面性性格解放。虽然,我们打倒了“四人帮”,思想获得解放,缚在我们身上的绳索已经解开,但他们都已无法正常的走路,更谈不上飞起来。
国家为曾经的极左,文化大革命付出沉重的代价,个人何尝不是,他们不仅失去若干年宝贵年华,不幸地是常常波及到下一代。
我因为多看过几本禁书,知道了人类还有那么美好的时代,有效地抵制了季菲先生一次次对我的“教诲。”在那个极左横行的年月,内心保留了一片蓝天。季菲唯一的儿子。却没我幸运,打小没读过什么书,父母教给他的那一套,既不真诚也不真实,久之则呈现无赖相。学业荒废,一事无成。及成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整日游手好闲,缺钱就向爹妈伸手,每每可看到,坐啤酒摊喝酒,半夜晕晕乎乎回家,季菲上火生气,每要教育儿子,儿子总是嗤之以鼻,理也不理。
一次偶尔到他家商谈那个剧本的事。儿子归来,冷冷地与我点点头,算是打过招乎。然后一屁股坐沙发上,打开电视,反复转换频道,声音极大,我们的谈话无法进行。季菲说:“我和你叔叔谈剧本,你到隔壁房间去吧。”
“你怎么不去!”
儿子一句话,硬邦邦、冷冰冰象石头扔过来。
季菲没再吭声。
儿子虽无学业,无工作,竟早早谈上恋爱。小两口理直气壮地在家吃,在家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俨然主人自居。在儿子高兴时,季菲仍用忆苦思甜法,向儿子诉说,自己年轻时,如何忍饥挨饿,走向革命云云,不待他说完,儿子:“又来这一套,烦人吧!”季菲无言以对。久之,实在无法与儿子同住一室,老两口决定搬出另住,房子留给儿子。眼不见心不烦,任由儿子自己过去。小两口很高兴,终于获得自由,从此再也没有老两口不厌其烦的叨叨。可是不及两年,坐吃山空;小两口卷起被窝卷,拉起行李又找到父母,要求同住。季菲非常恼火,撵他们回去,可儿子一句话,让他一屁股瘫在地上。
“房子卖了。”
“卖了多少钱?”
“十八万。”
百拾平方米卖了十八万,那房子当时可值三十多万呢!没几年后涨到百万。
“钱呢?”
“过日子花了,做生意赔了”
“你给我滚。”季菲拍桌子大骂。
“你们吃国家的,我就吃你们的。”
儿子理直气壮,季菲气的浑身哆嗦,差点晕过去。
季菲夫奈地吞下这个苦果。
四
季菲退休后,戏剧不景气,他与妻子都再无上台的机会。写剧本自从栽了那一回,也不再写了。多年养成的好看报纸文件,画红杠的习惯,因英雄无用武之地也放弃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迷恋上了练八短锦,六段功。每日清晨夜晚,浑身上下从头到脚,摸擦,按摩。这确实有效,六七十岁的人大都脱发掉牙,驼背,有的甚至扶墙跟走道。季菲很自豪,逢人就向人家介绍八段锦、六段功好处,并现场演练。练功之余,又上老年大学,学习国画,不出一年半载竟也画的有模有样,老友相见,纷纷奉送。
除了儿子让他恼心外,他练八段锦、六段功,学笔墨丹责,好像又找回第二春。可恰恰在此时,他却办了一件荒唐事,差点致使他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晚节不保。
单位有一中年演员的妻子,许丽,三十余岁,有几分姿色,高干子弟,工作在机关,是个闲职,经常也不上班。此女生活倒正派,但好议论,天下大事好像无不知晓,好为人师,对戏剧表演,创作尤其是内行,每每剧院排戏,演出必到场,逢人必发表她的见解。
“某某演员,戏太过,分寸掌握的不好······”
“某某演员,戏尚好,嗓子不行,激情戏上不去。”
“某演员根本没理解角色,根本就不该吃这碗饭。”
对剧本也甚内行。“剧本主题不明确,结构没处理好,人物形象单薄。”
结论性一句话“比国话、人艺差远了。”
对篮球、足球体育项目,也非她莫属。
“昨天那场球赛,太臭,中场不行太乱,前锋臭,尤其临门一脚,整个一个傻帽,这个教练根本不行。”
“国内比赛我一般不看,太臭,看就是西甲、英超,欧文、贝克汉姆、罗纳尔多,那叫一个爽!”
对国家领导人,她也熟的不行,好像总理,主席,部长们都是她家邻居。某某为什么当个副总理,某某为什么下台,某某有何政绩,某某为什么栽了,她如数家珍。
“某副部长为什么下来了,听说是贪污?”季菲凑过去,当面请教。
“贪污那叫事吗,包小三?瞎扯,当官的有几个不包小三,他是政治问题。”
“啥政治问题?”
“站错队,跟错人就是政治问题,懂吧?”
季菲深有所悟,连连称是,并极佩服许丽的才华和见解。
由于此女爱显摆,爱发议论,熟人们唯恐避之不及。见季菲如此好学,不耻下问,正好满足了她好议论,好与人为师的性情,二人相谈甚欢。
谈到季菲过去演的戏,许丽说:“听说你曾经也是当家小生,戏好形象好。”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不行了。”季菲先生故作谦虚的说。
“我看你现在还行,仍然挺帅。”说罢,冲他一笑。
多年无人夸奖他了,多年没有女人冲他那样的微笑,原来我还是挺帅,季菲先生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悦,几个晚上睡不好觉几十年前那段风流韵事再次浮现,此女人虽不及早年那个舞蹈演员,虽徐娘半老,但风韵尤存。万万没想到,竟如此崇拜他焉能不使他心荡神怡。
季菲开始恋爱了。
笔墨丹青,拿起笔,愣神,不知何处下笔。
八段锦,六段功,搓一半停住,望着窗外,呆着。
许丽住对面楼,常出出进进,老季每每趴在窗口,深情地望着她的背影。
老季终于下定决心,写情书,诉说自己的爱慕之情,并约好次日晚上十二点,登门再当面倾诉。
据说其情书甚肉麻,香艳,倾慕你的聪明,才华,爱你顾盼流离的眼神,爱你婀娜多姿的身材,爱你饱满性感的双唇云云。
此女接到信后大惊。因丈夫出发不在家,立刻约几位好友一阅,好友看后有的震惊,有的笑出眼泪,有的笑的蹲地站不起。许丽说:“我非封建女子,也不冰清玉洁。若有好男相爱,也会春心荡漾,可他一个近七十的老人竟作这事,太令人作呕。”
朋友们大笑其原因,不仅在老季的年龄更重要的是,他多年如此的道貌岸然,正面小生,卫道土竟能做出这等事,着实令人不解。
许丽丈夫闻讯从外地赶回来,很生气,本想见老季当面痛斥他一顿,后经妻子相劝没找老季。但却与妻子同赴老季家,严肃地告知老季妻子丁萍,其夫不规行为望她教育其夫,停止这种非礼,谁知丁萍,执意不信,“我家老季不是这种人,这是造谣污蔑!”无奈许丽拿出证据,即老季书写的情书,丁萍接过匆匆看过,突然,她团成团,一口吞下。
许丽与夫大惊,不知所措。
过后偶有人当面向丁萍问及此事,丁萍曰:“季菲正在写一个剧本,他那是体验生活。”
季菲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唉,晚节不保呀。
有些年没见过老季了,说来已七十有余,听说坚持练八段、锦六段功身体还是很好。心思主要用在画画上,很有长进,自费印成小画册,逢人就相送。又自费办了一个小型画展,标价五仟,一万好像也没有卖出一张,但赚了点小名气,他好像并不满足于此,要争当世界文化名人,近几年社会上有许多小出版社,或者什么公司四处散发广告,凡交纳八千一万或更多,就可登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出钱多介绍你的成就就越大。此种把戏纯属蒙人,骗钱的。可老季却着了魔一般,除了自己的工资连同妻的钱偷偷提出来,一并寄到什么公司去。老婆闻知大病一场,老季却不予理会。收到红色封面,烫金大字的“世界文化名人”他真的认为自己成为了世界文化名人了。终其一生,终成正果,他感到莫大的满足,凡有此广告,他必倾其家财购得,书橱上红色,墨绿、咖啡精装本排成一长列,每每朋友来,必相送,朋友们只好笑纳。
借用国家领导人一句话:“好自为之,莫折腾!”
2013年2月 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