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行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美如画
文/杨永春
临行前,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永久举办地。
中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建设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
桂林地处广西东北部,是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湘桂铁路、贵广高铁建成后,与长沙、南宁、贵阳、广州等距2个半小时经济圈,将成为连接湘、桂、黔、粤4省区乃至西南、中南、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拥有国际国内航线52条,21家航空公司飞行桂林机场,可通航45个国内城市、港、澳、台及日本福冈、韩国首尔、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
水路有湘江和漓江,沿漓江经梧州与珠江相联,可直达广州,香港和澳门。
(人气如虹)
按行程计划,5月22日早上九点半我们从贵阳东站承坐动车向广西桂林出发,由于昨晚下了一场大雨,早晨气温低,我穿着短袖感觉全身冰凉。还好我给孩子穿的厚。
动车唱着欢快的歌向桂林飞奔,可快到桂林西站时这趟车却来了个临时停车,再后来,车走的像牛车似的慢,最后,听列车广播通知,昨晚桂林下了大暴雨,列车晚点四十分钟,可最终这趟车晚点一个小时后停靠在桂林西站。
出站后旅行社安排的滴滴司机直接将我们送到了希尔顿酒店,本来按旅行社的行程安排,让我们下午去喝茶吃广西茶点(桂林肆月吧下午茶2人/份),并去东西巷,伏坡山,日月双塔等几个市区景点去玩,可是这几日贵阳行程太累了,我爱人有点累,加之感冒难受,而且由于暴雨过后桂林的气温从前一天的温度一下降了十度,微风吹过,感觉有点冷,所以,我们没有去参加下午的活动。
5月23日,由于昨晚又下了一夜雨,早晨雨还没有停,怕孩子和爱人去游玩桂林山水受不了,我们休息了一天。
5月24日,气象预报显示是多云,早早起来吃过早饭,跟随潘桂燕导游上了大巴车。路上虽然有小雨出现,但一路风光无限,并不影响我们愉快的心情,我便欣赏桂林沿途的风景,一边和导游聊天,了解了一下东西巷的景区全貌,又查了一些资料,所以,这里先把东西巷介绍给你,希望它也能引起你的兴趣。
一, 东西巷
东西巷,全称桂林东西巷商业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解放东路和正阳路交汇处,截至2023年4月,总占地面积2.9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6万多平方米,是政府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
巷子分为传统文化街和时尚风情街两个部分。
桂林东西巷包含了正阳街东巷、江南巷、兰井巷等桂林传统街巷,以传统居住、传统商业、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等主要功能为基础、融合景区游赏,以“市井街巷、名人府邸”特色,同时体现时代发展的多元文化复合型历史风貌区,整体建筑风格是还原老东西巷明、清古风貌建筑群,结合桂林旅游资源,旨在打造最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据导游介绍,夜游桂林特色街东西巷,观状元廊,行走于古街巷中感受桂林的历史文化风貌,别有一番情趣在里头。可是这次我只能听一听,无能独自一人去欣赏。
(一)历史沿革
观景区,就得了解历史文化,特别是这些古老的街区,每一个院,每一扇门,每一条巷子都有各自的特色文化,所以说,古街文化常有这样一道说法,那就是“看景不如听景”,如果你不了解历史,那就是走马看花,看一看,笑一笑,过去了,就忘了。
据史料记载,王城正阳门最早叫端礼门。城门外原本建有宗庙、社稷坛。明末清初,宗庙、社稷坛毁于战火。清代,王城改为贡院,端礼门也随之更名为正贡门。从这时起,一些达官贵人才开始在正贡门两侧建造自己的宅院,平民百姓们也随之而来,紧临王城城墙搭建住房。在清光绪六年(1880年)的《临桂县志》中,开始出现了“东巷”“西巷”的名称。
东西巷于2016年6月6日开街,改建后的东西巷体现了清末民初风貌,重在突出文化价值,营造以商业、药业、建筑等为主体的市井文化,保持其历史的真实性、文化的延续性和风貌的整体性,修缮了珍贵的历史古建筑,保护了原有的古巷风貌,全面改善了周边市民的生活环境,成功打造了桂林城区文化旅游的新地标,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化氛围和商业环境。
街道上有不少桂林传统小吃,桂林米粉、油茶、松花糖、桂花糕、尼姑素面、马蹄糕。
东西巷早在明清时期就盛极一时,鼎盛时还有“青龙白虎”宝地之美誉。这里不仅鸿儒商贸云集往来,达官显贵也在此栖居。
特别是近代以来,曾有许多名人绅士在此置业定居,如清朝两广总督岑春煊;“兄弟翰林”龙朝言、龙朝翊两兄弟;前清秀才解放后任桂林市副市长魏继昌;中共著名地下党白崇禧的机要秘书谢和赓等都在这住居过。
同时东西巷也是独具桂林地方特色的许多老字号的发祥地,如“又益轩”米粉;“张永发”的染布;“曹保元”的膏丹丸散;“熊同和”药店;“巨丰泰”商行;“友信”商行;“黄昌典”毛笔;“鸿庆隆”月饼等,均发源于此。
鉴于此,桂林秀峰区政府把正阳东西巷列入“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规划成为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博物展览等旅游服务用地,新增公共绿地及休憩、集散广场,全面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及游览环境。
建成后将成为桂林市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城市旅游消费和品牌的一大地标之作。
东西巷是桂林明清时代遗留下的唯一的一片历史街巷,空间尺度宜人,是桂林古历史风貌的观景区,包含了正阳街东巷、江南巷、兰井巷等桂林传统街巷。体现了桂林的历史文脉。
因此,东西巷历史文化商街作为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传统居住、传统商业、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等主要功能为基础、融合景区游赏,以“市井街巷、名人府邸”特色,同时体现时代发展的多元文化复合型历史风貌区。旨在打造桂林最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东西巷商业街定位为桂林首家多功能立体式特色商业城。主要是考虑到目前桂林市没有一个集旅游、民俗、文化、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商业街区,缺乏一个多功能业态组合的商业体,让消费者在一个商业区域内就可以满足旅游、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的多种消费和享受。东西巷商街的规划格局和建筑形态就恰好可以满足以上几种业态的要求。
综合目标客户定位和主题定位的思路,东西巷商街的档次应该比周边商业体档次要高。同时也要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保证东西巷商街具有可观的营业额,所以东西巷商街档次定位为广西特色商品为主导的精品高端商业体。秉承桂林藩王明城、桂北合院历史的文化精髓,以品味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精致餐饮服务、时尚购物、精品零售店等多元化高端服务一体的综合性时尚休闲商业街区。
东西巷商业街作为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商业中心,汇集有奢侈品、电影院、客栈、电玩城、KTV、酒吧一条街、小吃街、美食广场、特色精品餐饮、咖啡、饮品,流行百货服饰精品店、美容美发spa馆,文化艺术品、民族特色商品、食品街、老字号商铺等综合业态。项目区位优越,发展潜力强劲,必将对桂林的旅游商业经济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二,伏坡山
伏波山也是5A级景区。
伏波景区为桂林新5A景区“两江四湖*象山”景区的核心游览区域,于2016年末与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叠彩景区联合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7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示通过“两江四湖*象山景区”的申报,授予5A景区称号。
伏波山位于广西桂林漓江之滨,是一座依水傍水的孤峰,汉代时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曾经过此地,故得名。
唐代时山上曾建有伏波将军庭。现有癸水亭、听涛阁、半山亭、还珠洞、米芾自画像、试剑石、珊瑚岩、千佛岩等名胜,还有一口重1000余公斤的“千人锅”和重2700多公斤的大钟,乃清定南王孔有德女儿为悼其父所铸。
伏波山又因孤峰雄峙,半枕陆地,半插江潭,遏阻洄澜,有“伏波胜景”之美称。
每年春夏,江水暴涨,山麓遏阻急浪狂澜,使江水倒转回旋,有降伏波涛之力。
伏波山景致优美,岩洞奇特。山的东面是临江回廊、伏波茶室和依崖而建的听涛阁,西面有登山石阶,可达半山亭和山顶,登高眺望,可看到桂林清秀如画的水光山色。
三, 漓江
介绍完这几个景区,漓江景区这个在我小时候看刘三姐的电影就已牢记在心,长大后见2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案知道也是在漓江 后,更是心心念念难以忘记,想来这里看看的念头,2023年05月24日这一天终于实现,突然间,我有一种第一次与女孩相亲时那少说不清道不明的激动心情。
漓江景区,是岩溶山水游览区之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北起杨堤,南至普益,截至2020年1月16日,全境约200平方公里,境内长约69公里,景区筹备于2009年,1982年,漓江作为神秀天下的山水名胜,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8日,桂林市漓江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2年、2013年陆续营运,是国家级5A景区。
据导游介绍,景区内有一江(漓江)、两洞(芦笛岩、七星岩)、三山(独秀峰、伏波山、叠彩山)等景点。
阳朔漓江景区杨堤-兴坪段是漓江山水精华段的核心部分,曾被《世界地理》杂志评为世界上最美的岩溶山川,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阳朔美景在兴坪”的美称,20元人民币的背面就是漓江山水的荟萃——兴坪佳境
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之一,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
新版20元人民币的背面,就是漓江山水的一段——即将到达兴坪码头的地方。
漓江源于“华南第一峰”——猫儿山。那是个林丰木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
从猫儿山下来,漓江每流经不同地方,当地人便会给她不同的称呼,像六峒河、溶江等。我们常说的“漓江”,指的是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一段。
雨虽然还在下,但大家坐在游轮上,雨下不着,风吹不了,不是跑到外面甲板上去拍照留影,虽然衣服被雨湿了,但心里是热的,一点都没感觉到冷。这真是,山水情,雨中情,爱情爱情或亲情,不经风雨难成亲。
船在江中行,人在画中游。两岸山峰,伟岸挺拔,形态万千。山上片片茸茸灌木和小花,宛如美女身上的衣衫;堤坝上,碧绿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
山峰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渔舟轻驾,俯看水中真是“船在青山顶上行”。
由于下雨,这里云雾缭绕,许多秀美山峰像害羞的苗族阿妹,用衣神半遮着脸,偷偷看着每一位在游船上过往的小帅哥,遇到心动的也会露一下脸,给你增加点印象,然后,转身黯然神伤,默默流泪,想自己的心事,让泪水变成雨滴,轻轻打在阿哥(帅哥)的身上……
这里的河段,河流平缓开阔,伏波、叠彩、象山、穿山等拔地而起,奇峰罗列,气势万千。
“百里画廊”指的是从桂林市往阳朔这一段江景。一处处景致,构成一幅幅清丽幽远的水墨画。
江水依山而转,尤以草坪、杨堤、兴坪为胜,景致美不胜收:九牛三洲、黄牛峡、望夫仙石、冠岩、绣山、半边奇渡、石人推磨、水帘洞府、鲤鱼挂壁、单笔峰、浪石村、九马画山、海豹山、七仙下凡、罗汉晒肚、螺蛳山、黄布倒影、美女照镜、天水寨、鲤鱼现鳍、童子拜观音等。
漓江,是中国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是桂林风光的精华,是桂林风光的灵魂,是桂林风光的精髓。[9]早已闻名遐迩,著称于世。漓江位于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属珠江水系。
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猫儿山,那是个林丰木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漓江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纳黄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称溶江;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称漓江;下游统称桂江,至梧州市汇入西江,全长约437公里,流域面积约5585平方公里。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堪称漓江精华。
自古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而从桂林到阳朔的83公里漓江水程,便是桂林风光的精华。唐代大诗人韩愈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这条如诗似画的漓江。
漓江是世界上风光最秀丽的河流之一,长160公里。漓江两岸的山峰伟岸挺拔,形态万千,石峰上多长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远远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多情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最可爱是山峰倒影,有的似人、有的似飞禽走兽,是人间仙境还是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几分朦胧,几分清晰。一时间,让人似醉非醉,是梦非梦,让人陶醉。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页,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真有“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百里漓江的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
漓江自桂林至阳朔83公里水程,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她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万点奇峰之间,沿江风光旖旎,碧水萦回,奇峰倒影、深潭、喷泉、飞瀑参差,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段。
这百里漓江,依据景色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个景区:
第一景区:桂林市区至黄牛峡,
第二景区:黄牛峡至水落村,
第三景区:水落村至阳朔,
正如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所言:“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三个景区的这一段水路被誉为百里画廊。
游览漓江,有一个绝妙之处,就是不愁天气变化,因为不同天气漓江景色有不同特点:晴天,看青峰倒影;阴天,看漫山云雾;雨天,看漓江烟雨。真的是此景只有桂林有,天空再美也无处寻。
桂林市附近,河谷开阔、平缓,伏波山、叠彩山、象山、穿山、塔山等皆平地拔起,四壁如削,奇峰罗列,气势万千。岩溶槽谷平原中,秀山丽水相辉,景色清幽。桂林至阳朔之间,是岩溶峰林峰丛地貌,河流依山而转,形成峡谷,景致也最迷人,尤以草坪、杨堤、兴坪为胜,有浪石起奇景、九马画山、黄布倒影、半边渡等美景。倒影是漓江一大奇观。江水赋予凝重的山以动态、灵性、生命,同时把人带进神话的世界。
漓江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还有“洲绿、滩险、潭深、瀑飞”之胜。江中多洲,岸边多滩,乱石遏流,浪回波伏,茂树环合,翠竹竞秀。漓江景观因时、因地(角度)、因气候不同而变化。晴朗天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千峦百嶂,尽人眼帘。烟雨之日,岚雾缭绕,若隐若现,若断若续,一派空漾。明月之夜,群峰如洗,江波如练,若置身空灵境界,清远无限。雄奇瑰丽的百里江日长卷,使人赏心悦目,冶性陶情,净化心灵,弃俗绝尘。可以说:“漓江神秀天下无”。
古今中外,不知多少骚人墨客为漓江的绮丽风 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优美诗文。唐代大诗人韩愈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这条如诗似画的漓江。
当然这里最好玩,最有意思又有点冒险的就是在遇龙河风景区坐着竹筏游漓江。一个竹筏只能坐两个人,如果你是独自一人,那么,在拼竹筏的时候如果勇气好,就会拼到一位异性朋友。这样在竹筏漂流到激流或险景时,水花四溅,吓的女性大声惊叫,她会不由抓住你的胳膊不放……惊吓过后,坐在旁边的异性朋友常会不好意思的回眸一笑,或说声谢谢,或者低着头用手扭着自己的衣服。这样的激流回旋险景共有四处,四处险情下来,刚才还行同陌路的陌生人也就变得熟悉了,如果是没有结婚的伙伴们,此时,该是你表现的最好时机,如果结婚成了家的,你可千万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将这事当成艳遇的跳板,就将这一切压在心底,留做美好的回忆吧……
据了解,阳朔遇龙河风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截至2023年5月,总面积30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
景区有全球典型、发育完美的喀斯特峰林——峰丛景观资源,主要景点有遇龙堡村古民居、旧县及龙潭村古民居等历史文化遗产7处及以火焰山、骆驼过江、鸳鸯斗嘴、马象奇石、遇龙河晚霞为代表的自然景观。
阳朔遇龙河山水间,所有幻想过的田园山水风光都在这里了!
阳朔遇龙河,是世界级旅游区,一条错过了就遗憾终生的山水田园诗,喜欢写诗,写散文的文友们,希望你们一定抽时间到这里玩玩,像我这样亲自体验一把,也不枉在这个仙景般的地方走上一趟。
广西阳朔遇龙河风光,山青水碧,竹翠桥奇,诗情画意,宛如仙境。
周边景点有大榕树(电影刘三姐、对山歌的地方。月亮山、聚龙潭、鉴山寺、图腾古道、蝴蝶泉等。
遇龙河在阳朔,有小漓江之称,离西街有半小时车程。遇龙河是阳朔仅次于漓江的第二大河流。发源于临桂县古里河,流经阳朔三乡镇三十余个村庄,沿桂(林)阳(朔)公路(国道321线)走向缓缓南流。至穿岩古榕景区青厄渡口处与金宝河汇合后流入漓江。遇龙河全长43.5公里,宽约38—61米,深0.5—2米长年河水清澈,水流缓慢。正常流量约每秒5立方米。河中筑有多处堤坝;不通航,素有“小漓江”之称,是阳朔县部分重点文物古迹和主要田园山水风景所在地。广西第一古桥——仙桂桥,广西最大单孔石桥——遇龙桥,阳朔最圆单孔石桥——富里桥,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阳朔县县址,都在遇龙河……
近年来兴起的徒步旅游,使“锁在深闺”的遇龙河终于掀起了她的“红盖头”,游客们对其朴素原始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赞不绝口。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世界著名园林专家卡尔,在徒步考察了遇龙河风景后激动地赞叹道:“在中国看到了最美丽的地方!”
遇龙河风景区包括沿河两岸的带状景致。遇龙河发源于临桂县,全长42.5公里,其中以遇龙桥到青厄渡这一段风景最佳。主要景点有:犀牛塘、水厄风光、五指山、朝阳寨、仙桂桥、遇龙桥、归义古城遗址、汉墓群、东晕岩、八仙过海等近20处。
遇龙河,是一条流着一江风情,一江灵气的“小漓江”,古称“安乐水”。
传说,很久以前,东海有条龙,巡游至此,见这如此胜境,觉得东海黯然失色,便潜藏下来不走了,这条龙晚上浮处水面贪婪地观赏美好地风光,后来忍不住有时白天也偷着出来,河边许多村民都曾见过。于是“安乐水”遂改名为“遇龙河”。
遇龙河是一卷画轴,两岸山峦百态千姿,河畔翠竹叠嶂,蕉临四季常青,沿岸地稻田一年四季颜色不断变化,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地绿,诗情画意尽显其中。遇龙河地水清得见底,蓝得透亮,伫立江边,你会觉得它是头顶上那万里无云的天。其中最令人流连的还是遇龙河上的两座古石桥——遇龙桥河富里桥。其中遇龙桥雄健壮美,它与河旧县遗址附近的仙桂桥一样,都是无浆干砌的单拱石桥。遇龙河上大大小小的石桥、木桥,还有河中的二十八道滩,河畔的引水灌田的竹筒水车、岸边的古榕掩映的农庄,庄旁石阶层荡衣的村姑,垂钓的老翁,碧潭上嬉戏的鸭群和光腚的玩童,村舍间袅袅的炊烟,构成了一幅充满乡土风情的油画,好一幅“人间仙境”的绝妙图画。这里两岸风景如画,河滩落差有致,有惊无险。正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泛秋图”。
当然游玩遇龙河景区,除了竹排,还有一种选择方式,那就是徒步旅行。
竹排遇龙河漂流——起点为白沙金龙桥到大榕树,全长8公里,如果徒步旅行约4小时游程,所以,游客们就的考虑一下时间问题了。
但是随着旅游业的过度开发,漓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2007年末的国家旅游风景名胜区审核中,漓江等10大景区受到国家旅游局点名批评通报,此次事件,为桂林开发旅游,特别是漓江的开发敲响了警钟!青狮潭水库水位逐渐下降,漓江沿岸也陆续裸露了大片土地,有些上面还长有茂密的树丛。我们应该对此现象有深刻的反省,保护漓江,还归自然,使它更秀更美。
四,美丽的传说——歌仙刘三姐
漓江这个地方不仅山美,水美,人美,还有传说会更美。
刘三姐传说第一个版本
传说此地曾出现过的刘三姐,不仅歌唱得好,而且还有一手制做桂林米粉的绝佳手艺,经她制作的米粉不仅洁白如玉,润滑如丝,而且极富韧性、口感奇好,据说,仅卤水的调制,就用了香料达26种之多,自从与阿牛哥喜结连理之后,便在村口的对歌坛旁,开了一家米粉店,由于口味独特,加之三姐甜美的歌声,吸引了方圆几十里的人们,前来对歌品尝,一时间,小店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当地财主莫怀仁,对刘三姐的聪慧与美貌早就垂涎以久,欲占为妾,他几经利诱失败后,便恼羞成怒,勾结官府,罗列罪名,一把火烧了米粉店,这激起了当地民众的极大义愤,为了搭救刘三姐,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闻讯拿起锄头木棒蜂拥而至,一场大的流血冲突眼看不可避免,三姐心急如焚,不忍心让乡亲们流血受牵连,她仰天长啸一声,毅然纵身跳入了漓江之中……突然,从江中一下窜出了两条金色的大鲤鱼,一条驮载着三姐飞升上天,在空中留恋地盘旋了几圈后朝天宫飞去,三姐从此得道成仙,成了天宫中专司美食与歌唱的仙女。而另一条鲤鱼,则冲着莫怀仁和官兵直扑而去,将他们重重地压在水中,由于尾巴高高的露在水面,变成了迄今仍屹立在漓江边的鱼尾峰,刘三姐的歌声就此在世上消失了。
后人有诗惋惜道:
漓江伊人乘鲤去,
碧水空绕鱼尾峰。
从此米粉无味道,
至今世间少歌声。
桂林米粉经后人模仿发掘创新,仍然流传至今。
刘三姐传说第二个版本
壮族民间传说。又称刘三妹的传说。广泛流传于广西壮族地区,作品异文甚多。桂西宜山地区传说:宜山下枧河边中枧村,有一姓刘女子,乳名善花,排行第三,因名刘三姐。三姐系黄莺投胎,聪明伶俐,喜唱山歌。远近青年与三姐对歌,无能胜者。涧村守米碾青年李示田,勤劳朴实,要求向三姐学歌。莫村财主莫仁怀,见三姐貌美善歌,欲纳为妾。觅来广东水客三人与三姐对歌,为三姐所败。此时,李示田已学得一口好歌,常与三姐对唱。莫仁怀又污以有伤风化,处处刁难,最后砍断葡萄藤,使三姐坠入河中。三姐飘至柳州,与李示田在柳州鲤鱼峰对歌,连唱三天三夜,飘然逸去。后又在桂林七星岩对歌,连唱七天七夜,变为一对黄莺飞去。广西贵县、恭城、扶绥等县的刘三姐传说,与宜山传说在情节上大同小异。历代文人学士如清代王士禛、陆次云、闵叙等,在其著作中,都曾将民间口传的刘三姐传说加以笔录和附会,撰成比较固定的文字流传。广西的《浔州府志》、《宜山县志》、《苍梧县志》等,亦有不少关于刘三姐传说的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民间发掘出的资料更多。这些文献和新发现的资料说明,刘三姐传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过壮族人民不断地加工、丰富,故事情节由简到繁,日臻完善。这一传说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思想、愿望和创作才能。刘三姐传说,又是中国南方区域性传说之一。在广东、广西乃至湖南、云南、贵州的苗、瑶、布依、仫佬、汉等民族中均有同类故事流传,但这一传说与当地风物及歌唱习俗结合后便具有了自己的特色,所以刘三姐传说对中国南方各民族社会风俗史和民间文艺学研究,颇具参考价值。深受群众喜爱的歌舞剧《刘三姐》及同名影片即取材于这一传说。
五,溶洞
漓江这个地方,山水相依,水里有山,山间有水,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就是无山不空。每座山上山下都有形状各异的天然洞穴,其中的已开发的溶洞。
桂林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盛誉,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表达了古往今来人们对桂林的无限热爱。
桂林的无穷魅力,就在于她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岩溶峰林地貌所形成的奇特自然景观。山、水、洞、石浑然一体,构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四大特色,使桂林秀冠神州,饮誉世界。
桂林的岩溶洞穴有3000个以上,无洞不奇。著名的有芦笛岩、七星岩、穿山岩、冠岩、丰鱼岩、银子岩、莲花岩和黑岩。
这些岩洞内的钟乳石色影斑斓,拟人状物,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无不惊叹。
如果你想所有的岩洞去看看那是不可能的,为节省时间,当天我们去了银子岩,此洞与云南昆明的溶洞相比,各有千秋,各有奇妙,虽比昆明的溶洞小,但里面的钟乳花样繁多,每什么,像什么更让人赋予联想,云南昆明的岩洞里面河水、瀑布与钟乳相溶显得阴而冷。桂林银子岩的岩洞则像个少女,优雅温柔和可爱,显得阴闷热。
愿《桂林风景溶洞》带您探幽寻秘,去领略溶洞仙境的风采吧!
六,月亮山
游完漓江水我们坐旅游车来到当天的最后一个景点——月亮山。
月亮山是阳朔境内的奇景,它在高田乡凤楼村边,高达380多米。因为山顶是有一个贯穿的大洞,好像一轮皓月,高而明亮,所以人们叫它明月峰,俗称月亮山。
山头上有一个天然的大石拱,两面贯通,远看酷似天上明月高挂。从不同的角度变换观看,此洞形状也不断变化。如果是开着车赏月山,那个石拱的形状会从弯弯的上弦月,逐渐变成半月、圆月 ,继而又变成下弦月,十分奇妙。
三,日月双塔与象鼻山
5月25日,阳光明媚,有点闷热,我们全家三人在胳膊,腿上都擦了防晒霜并喷了一些防蚊液体,坐旅游车去了日月双塔和象鼻山。游玩。
(一)日月双塔
桂林日月双塔,其中,日塔是9级8角宝塔,高41米,为混凝土包铜结构,内层系钢筋混凝土,外包黄铜,其所有构件如塔什、瓦、画、翘角、斗拱、雀替、门窗、柱梁、楼梯、天面和地面都是由纯黄铜建造的,共耗铜350吨,不论远观或者是近看都是金碧辉煌,显得富丽堂皇。塔内还安装有垂直升降电梯,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电梯铜塔,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而且日塔建在水中,自然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即,日塔创下了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电梯铜塔,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
月塔是7级8角宝塔高35米,为琉璃塔。由于用琉璃装修,庄重典雅,显得异常高贵。月塔一层面湖处有“太极鼓”,您可以击鼓一展雄姿。月塔每层的雕花彩绘门窗,寓意不同的主题,富含中国传统韵味,通过水下湖底一条10米长的湖底隧道与日塔连接,其地宫之中有桂林明代青花梅瓶大型壁画。杉湖日月双塔已成为观赏桂林城市精华美景的胜地。
日月双塔是在唐代佛塔基础上于2001年重建的。在日月双塔地宫博物馆里,展出的唐代佛塔出土佛物,其中最珍贵的出土佛物是“十二属相皇家密典”, 是佛教密宗千年密法在国内的首次大公开。
日月双塔是中国名塔,是桂林市的文化地标,是中国第一家以“儒释道之和”为主题的文化公园,是一个集文化、艺术、宗教、建筑、科技、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其中日塔创造了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铜制佛塔、世界上最高水中电梯塔、世界上最高铜制建筑物。双塔之间以湖底18米的水下通道相连接,游客可以乘电梯登上日塔,一览桂林市区美丽的城市风光。“上天入地、水下穿行,电梯登塔、有益身心”,这种独特的游览方式,可谓桂林第一游,其游览经历将会使您终身难忘!
日月双塔是两江四湖环城水系中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因为与桂海碑林中的宋代雕刻日月神菩萨隔河相对,又因为双塔高耸入云,直指日月,故名日塔、月塔。两座塔均为楼阁式山水塔。
从塔顶俯瞰,桂林城秀美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南面是专为为群众文化活动设计的杉湖小广场,东面是知音台,北面是四湖游览的登船处日月湾,西面更远处,阳桥、玻璃桥、北斗桥、古榕双桥等形态各异的桥梁,双塔完全融入秀美的湖光山色之中。
日月双塔文化底蕴相当丰厚,日月双塔文化公园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文化,有桂林市最大的释迦牟尼铜像,药师佛铜像,孔子铜像,老子铜像(以上铜像正在铸建当中);有中国内陆第一部密宗“摩尼车”,在月塔地宫里有广西第一版“药师佛及十二神将”壁画浮雕(正在雕建当中);在月塔一层有太极鼓,在日塔一层有祈福钟;在月塔小广场及月塔一层有号称中国碑林奇绝的“竹叶碑”、“释迦如来足迹碑”、“画像碑”、“组字画碑”、“千年寿碑”。
1.“竹叶碑”是一块画中藏诗的碑石。这块碑刻着一丛丛竹叶,远观竹影婆娑,是一幅生动的墨竹图,近看则发现竹叶是由一个个汉字组成的五言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自名,莫嫌孤叶淡,经久不凋零。”
碑的右方上角刻有“关羽之印”“汉寿亭侯”。
这幅竹画,融诗歌、故事、竹画、金石硬章为一体,称得上是件令人赏心悦目、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得到广大游客的由衷喜爱。
2,“画像碑”既“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此碑刻立于明朝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三月,作者是郑王之子朱载堉。它主要利用变幻莫测的石刻技法汇集中国佛、道、儒三教于一体,使一个人形同时幻化出三个头像。该图是由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合用一个鼻子的头像组成,这三个头像合在一起,加上合肩、合上身,浑成一体,两手捧“九流混元图”,构成儒、佛、道三教及“九流”的“混元三教图”,寓意非常深刻。
3,“组字画碑”是一似画非画、似人非人的组字画碑。此碑刻于清穆宗载淳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作者是马德昭,字子明,自称“西蜀”人,他以孔子“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个字,组成一幅“文魁”像并刻在碑上。碑上的“文魁”看起来正在手舞足蹈,巧妙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图无不使人叫绝,该图形象生动,拼字巧妙,是文字游戏之上乘佳作。
4,“释迦如来足迹碑”,是依据唐代玄奘法师晚年于铜川玉华寺,请石匠李天诏所刻制的佛足造像复制而成。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在佛国印度巡礼时,观礼过印度几处佛足造像遗迹,玄奘法师将其图案携带回国,呈给唐太宗,遂奉旨按图刻石予以供奉。佛陀弟子和广大僧众,对佛足如对佛本身一样敬重膜拜,虔诚供奉,真是“见足如见佛,拜足如礼佛”。
5,“千年寿碑”的作者是王元仁,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清代书法家,书圣王羲之之后,擅作擘窠书,自称天下第一。道光五年(1825)任崇善(今崇左)县令时,书刻“寿”字石碑,细究乃由“千、年、寿”三字组成。这幅寿字主笔以阳刻形式雕成,然后每一笔画中分别阴刻有小“福”字,总共达整一千个,真草篆隶俱全,字体各异,无一相同。
园区还刻有清代王元仁的“佛”字、郭司经的“福”字,均为字中藏画的佳品。
另外,还有以“心”字为主题的石刻,有柳公权、米芾的“心”字石刻,还有“心”字的异写字,这些异写心字是从佛教所谓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心为万法之本的道理变化出来的。
日月双塔特点,日塔为铜塔,月塔为琉璃塔层。两塔之间以湖底一条10米长的湖底隧道相连。双塔的四周、内墙、门窗等处都尽满了五彩缤纷的图案,颜色主要以黄、绿、白、蓝、黑为主。这些壁画主要反映了桂北文化,图案以各种花草植物和‘瑶王印’为主,体现了少数民族追求精美生活的文化特征。
如果你有兴趣晚上去欣赏日月双塔,可以在杉湖沿岸观看,每晚双塔的灯光会打亮,一座为金黄色灯光,另一座为银白色灯光,而白天灯光熄灭后的视觉效果并不好。每晚11点景点灯光即会熄灭。
(二) 双象伴月
传说,七位仙女曾相伴下凡赏世间美景,最小的那位仙女性格活泼,聪明伶俐,看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常常遇到漓江的水患困扰, 民不聊生,心生怜悯,便私自与玉帝的 坐骑 天象一起到凡间帮助人们疏通河道。不久后被玉帝知道,便命天将把仙女带回 天庭,而把天象化为石山,并用 宝剑将其镇住,令天象永不得返回 天界,以示惩戒。
一日,普贤菩萨云游此地,见一头天象被宝剑镇于此处,普贤菩萨被天象的行为所感动,心生慈悲,便用法力拔去了象身上的宝剑,但天象毕竟触犯天规私下凡间,菩萨只好用自己的宝瓶置于象背将其镇在原地;后来,宝瓶变成了象鼻山上的普贤宝塔。
不知过了过久,普贤菩萨骑白象重游故地,再次见到天象,便想度化天象,但见天象已经化身为山,即使度化也已不能飞天;正在菩萨欲返天界之时,却发现江边不见一人一畜,得知是因天象疏通了河道扰动了江水,使得江水污浊人畜无法饮用;菩萨仔细查看后,发现原来江底无石,致使江水中的泥土不能沉淀下来,菩萨便将自己的坐骑白象化身为一枚金光闪闪的“石足”落入漓江之中,江底顿时幻化出无数的闪闪江石,漓江的水也瞬时变得清澈见底,从此人们便沿江安居繁衍下来。
后来,人们为感谢天象为人间所做得一切,便将其命名为“象山”,即常说的象鼻山。
同时,人们也时时感恩菩萨的慈悲,为纪念白象的自我牺牲精神,故称漓江中的石头为“清水石”。
后来人们又口口相传,此石为普贤菩萨的右足,脚踩金莲造福人间。所以,当地人们都相信“清水石”的灵性能辟邪、镇宅、助财、转运。
四,其他代表景点
整个漓江景区水域和山体面积很大,每个来漓江的客人,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两天内将这些景点转完,只能忍痛割爱,选择丢掉芝麻,抱着西瓜,走马观花,去主要的几个景点,而整个漓江水域还有其他许多的小景点,往往无人问津,空留无数的遗憾。下面我就挑几个小景点做一下介绍吧!
1,望夫石
望夫石右岸山上有两个石人,高山上的是丈夫,小山上的是妻子,像是背着孩子在望丈夫,名望夫石。传说是一对船家夫妻,行船到此,水枯搁浅,船上斗来吃完,上山看有无船来好求救,结果没有等到,双双化为石头。
2,草坪
船到草坪,但见两岸奇峰挺秀,水碧山青,茂林修竹,一派葱翠。在漓江的整个游程中,这里算得是观景高潮的“序幕”。游船前行,但见两岸疏林如画,山村炊烟处处,风景宜人。倒影江中的疏林、群峰、远山,有如淡墨浑挥,化入天际,沉入水中。船浪过处,又如卷动的山水画卷。若逢阴雨天气,“ 烟云绕万峰”,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
3,鲤鱼挂壁
在杨堤看前方悬崖,下方大石壁上,有条红鲤鱼的图形,巨鲤像在溯江而上,名鲤鱼挂壁。绣山 过了冠岩,山石色彩多样,红、黄、赭、绿交错,色彩斑斓,如织似绣,名绣山。
4,仙人推磨
在海豹山旁边,有座小山,顶上的岸石,形似人在推磨,称为仙人推磨。
5,半边渡
右岸峭壁如削,无法筑路,人们在岸边摆渡往来。此地江山成一绝,削壁垂河渡半边。
6,桃源赏月
右岸桃源村,前拥翠竹,后立青松,三月桃李争艳。村后月亮山顶有个大圆洞,如月挂山头,富有诗情画意,此景名桃源赏月。这便是伟说中伏波将军“一箭穿三山”射穿的第三个洞。
7,浪石仙境
漓江景区的这一段,两岸奇峰挺秀,水碧山青,茂林翠竹,村舍古韵,风景宜人。特别是到映江中的疏林、群峰、远山,有如淡墨浑挥,化入天际,沉入水中。船浪过处,犹如卷动的山水画卷,人们称这里为浪石仙境。这一段还有:童子拜观音、画笔峰、五指山、鸡笼山、苹果山、八仙过海、青蛙跳江、乌龟爬山等美丽景致。
8,黄布倒影
漓江最美的景是黄布倒影。黄布滩因江底一黄色的石板似黄布铺在江底而得名。蓝天白云下,山似玉笋瑶簪,峰像青髻螺黛,黄布滩附近的漓江波平似镜,水中镜影格外的美丽、清晰,享誉“黄布倒影”。每当竹排、鱼舟破镜人画,黄布滩附近的倒影凝就了“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清·袁枚)的诗情画意。而我们中国每次参加国际旅游博览会挂出的、代表中国自然风光的巨幅广告宣传画就是漓江的黄布倒影。
9,九马画山
漓江最著名的山是画山,当地有歌谣:“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见九匹状元郎。”
画山高416米,临江绝壁上白色的斑印恍似天然骏马图。山崖峭壁上沿渗水带生长的藻类等低等生物死亡、钙化而形成了颜色不同、深浅有别的山崖色带,正是这些生物颜料与岩石所含的各类矿物质本色画出了姿态各异、名扬天下的“九马画山”以及杨堤的“鲤鱼挂壁”与草坪的“绣山彩绘”、“张果老倒骑千里马”等漓江崖画。
坐船有江,仔细观看,但见九峰相连,山面如削,石壁上有白、黄、灰、黑等色,色彩斑斓,呈现出马的画像,名画山;马图最多可见九匹,又名九马画山。仔细端详,画面出现各种形态的骏马,有静静伫立的,有低头饮水的,有昂首嘶鸣的,有扬蹄奔跑的。正上方那一匹大马,在低头饮水,尾巴高翘,有人认为尾巴像马头,正在向前奔跑。一般人可见三、四匹,要看出九匹来,可不容易。
传说画山九马来自天宫,当年孙悟空不愿当弼马温,反下天宫后,神马走脱在此,不愿离去。自此独成一景也。
画山奇丽,清徐《画山》诗云:“自古山如画,而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
10,杨堤
村后一山两峰,形似倒挂的羊蹄,当地谐其音,地名称为杨堤。杨堤景色很美,为乡政府所在地,又是枯水期游人登船的码头。 漓江烟雨是漓江风景一绝,杨堤是欣赏漓江烟雨的最好的地方。雨中的杨堤,云绕千峰,瀑悬飞练,船影若幻,雨浪如烟,周围的一切全都变得朦朦胧胧、如幻似梦。如果遇到阴雨天气,那么就能有幸目睹漓江著名的“杨堤烟雨”。从这里开始进入漓江游览的最佳之处。也是漓江精华的开始,高潮的到来。
11,童子拜观音
左前方有许多山峰,中间一个尖峰,形似观音菩萨,名观音峰;在观音峰前下方有一小山,像是童子对观音低头朝拜。 卓笔峰 右岸临水处,有一小尖峰,均匀直立,极像大毛笔,名卓笔峰。
12,八仙过江
右岸八个山头,光头大肚的象铁拐李,铁拐李旁边是曹国舅,曹国舅下来戴帽的是何仙姑,还有韩湘子、吕洞宾、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名八仙过江。八仙又像威武的将军,名将军升帐。漓江风光,自古有名,八仙或将军们慕名而来,留连忘返。
13,青峰倒影
船过画山,江面开阔,水平如镜,岸上翠竹成林,青峰倒影,美不胜收,”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在烟雾中,像披上轻纱,层次分明,诗情画意,到处是天然的水墨图景。
14,骆驼过江
右岸三座山峰相连,像一只缩着颈子的双峰骆驼,似向江边走来,名骆驼过江。
15,孙悟空吃仙桃
画山后面,山有有块岩石,很像猴子在吃东西。传说孙悟空做了齐天大圣,管蟠桃园,正自在受用,名孙悟空吃仙桃。
16,兴坪佳境
左岸的兴坪镇,是隋唐以前古熙平县县治所在地,是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兴坪依山面水,奇峰环绕,兴坪河在此汇流漓江,景色荟萃,古有”阳朔山水在兴坪“之说,是漓江风景的佳绝处。
17,七仙女下凡
黄布滩与猪皮滩之间,有一段江面波平如镜,船家称为”黄布纹水“。右岸七个山峰,婷婷玉立,传说是玉皇大帝的七个女下凡到此,留恋美景,不愿返回天宫,化成了七座秀丽的山峰,名七仙女下凡。
桂林天水甲天下,天下美景在漓江,这里每座山都有独特的美景,每处水都有独特的秀丽,凭我笨拙的笔是无法完全描写出这独特的美景的。因为,这里不仅是大自然生成的山水美景图,更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每个人,人生阅历不同,所处的环境和遇到的故事也不同,因此,来这里看山看水看美景,的心情和体会也各不相同。如果你能亲自聆听到刘三姐的歌声,独享人间美景。那更是一番别样的滋味涌心头。
朋友们如果你觉得工作太累,杂事太多,心情不好,想忘却以前的烦恼,就抽时间来这里,看山水美景,品人间仙景,尝人间仙果,喝人间仙水,让你的灵魂从里到外来一次彻底的洗礼吧。
再次感谢潘桂燕导游几天来的热情服务和详细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