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走进绿色的家乡
文/李爱林
五月,铺天盖地的绿,它是大地的生命,是旺盛的戎装,是蓬勃向上的力量。五月,一个梦醒的清晨,从小区院落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我一个翻身起床,呼轮地站在阳台上,伸头远眺,哦,一园碧绿,密布在小区林园中,难怪那些鸟儿们兴致盎然地吵吵嚷嚷,原来是受绝妙环境的吸引,纷至沓来,简直把光阴都萌化了。一串天籁之音,唤醒我的直觉,回家把,那里宽敞,欣赏的视觉更大方。家乡正处在被城市包围的开发重地,不过目前还仍然保持着原生态摸样。乘这不冷不热的好时机,回家多看一眼,留些有趣的记忆,也是一种快乐的方式。穿过喧哗的都市大道,到达村委站才7点半,回老屋还需要走20分钟左右。绕过建设工地,沿着山边的一条路前行,迎面就是那片宽阔的土地。此刻,由衷地敞开心扉,边走边欣赏,暗自调侃自己来一场与大自然的初夏之吻。虽然步伐匆匆,不乏也细心地观赏。由于征地,道路两侧的房屋已全部拆完,留下暂时没有迁走的一棵棵樟树,松树,桑树,竹子,以及枇杷树。远眺,田野长满了野草野树,开了些不知名的野花,清澈的池塘冒出荷尖,那是前年乡亲没挖干净的藕带长出的嫩芽,耳畔不时传来田间急促的呱呱呱的哇鸣声,长一身黑色羽毛的一群鸟儿,兴奋地在树上飞来飞去;路边从山上下来的溪水不停地沿着曲曲折折的小径向前流淌。好一路多姿多彩,好一路天籁之音,简直令人神往。回家总是那么温馨,所见之处,都那么熟悉,原来的老树枝,今年又明显长一大截,去年看着还是矮矮的小桑树苗,今年长得半人高了,特别是树叶,嫩绿嫩绿的又大又肥,就我们当地的俗话:“迎风长。”那些缠绕在树上的野藤,开着一簇簇不知名的白花,白花在绿色里格外清雅脱俗,赏心悦目。路边,地头,原来的老屋基处,一树树黄灿灿的枇杷,挂满树枝,果大肥硕,我由衷地前去摘几颗,捏得软融融的,剥去皮子,果汁漫溢,尝尝,甜中带酸,酸中有甜,口舌生津,一点也不涩口。虽然现在没人管理,它仍然一如既往地生长,着实不辜负季节对它的哺乳,将自己长成了鲜果。有趣的是几位休闲观光的游客也过来了,她们客气的打个招呼,就七手八脚地上去摘的摘,扯的扯,把树枝都拉弯了,都说这枇杷好,摘着吃,不花钱,又陶冶心情。一位游客说:“摘啊,摘呀,找到在乡下的感觉了。”还有的说:多摘点带回去勾冰糖煮着吃,止咳,润肺,祛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拉开了话匣子。一个极为平常的谈话,在绿色的环境里,显得格外活泼,赋予生机。听得出浪费了。其实城里小区
没少也种有枇杷树,摘的人多了,
没等长黄,就基本摘光了。我也是性情中人,看着她们欢快的样子,拿出手机给她们留下最美的镜头,那是一种浪漫,融合着田园风光,又是最佳时间点的时尚。不用表白,她们在笑,我也在笑。走到前面一块竹林处,早早有人在那里掰竹尖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竹笋。人们掌握竹子的生长规律,一夜能冲出地面老高,乘早来掰不会打空。我也去掰几根,竹尖很脆,一掰就断。不大功夫,就掰几根,一位掰笋的游客说:“拿回去剥除皮子,用淘米水泡泡,切一下,炒着吃,又脆又嫩,下酒绝了。”看他的表情,发自内心的兴奋,开心才是目的。听了他的话,我当然相信,这是纯天然的食品,没有任何公害,吃了对人体绝对好。难怪人家不辞辛苦远道前来采摘呢。显然还没有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家乡,成为休闲人前来观光采摘的芳草地。我知道,大家根本不缺那点吃的,找的就是在旷野中寻觅食物的感觉,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行为,还原人类依赖大自然的本质。习惯地举目看看山峦,远远望去葳蕤蓬勃,漫山遍野苍翠欲滴,淳厚的绿色植被覆盖。在阳光的照耀下,云蒸霞蔚,薄薄的烟云,恣意蔓延,影影绰绰。山朦胧,树朦胧,望得眼朦胧,心也朦胧,顷刻沉入梦幻的感觉里。一山的风情,一山的画意,以它独特的魅力,从古至今无怨无悔地托举着家乡的生生不息。说老实话,对山我是有感情的,小时候经常上山砍柴,它让我真真实实地感受过上山容易下山难的滋味。是山教会了我什么是崎岖,什么是平坦的道理。如今,它又给我一个答案,贫穷与富裕,落后与先进是有差距的。过去大山是耐以生存的依靠,如今是欣赏游玩的景点。时代不同,利用的价值也不同。而我们在品读它时,应该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好生活,好好珍惜这个时代。
每当看到它的时候,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山,你是伟岸,是屹立,还是雄壮,是家乡生存与发展的后盾。环视四周,家乡的绿野,浓缩着大自然风光,衍生着江南风土人情,它们都是大自然的共同体。那些映入眼帘的深绿、浅绿、墨绿、嫩绿、绿的世界,养颜又养心。它让我看到家乡一如既往的绿色本质和体面的容貌。绿是纯朴的象征,是干净的德性,诠释着圣洁,在绿的面前我们无疑不是青睐。穿越绿色的光阴,心旷神怡,与绿色同呼吸,神清气爽,虽说:人间四月尽芳菲,我言五月翠如盖,绿茵融融丝丝绕,浑然天成不尽来。家乡四季景色交替,全归于那片宝贵的土地。就是那片土地,才衍生出俏丽风景,它承载着太多的希望与梦想。那些都是以前在家里不以为然,离开了感觉那么不舍。一次观赏,一次领略,与其说是回家,不如说是一次浪漫的郊游。家乡是一本书,有读不完知识,家乡是一部山水画,有赏不尽的风光,家乡是炊烟的灵魂,凝聚着众多人心,家乡又是游子心中。
的港湾,累了,卷了回来栖息的最好去处,家乡最是历史沉淀出的一座殿堂。.2023年5月22日。

李爱林 (网名 文绮), 女 , 武汉市人, 中共党员 ,高中文化,湖北省作协会员,湖北省报告文学会理事,武汉市楹联诗词协会会员。江山文学网签约作者,风恋社团副社长。皖西作家书屋入驻作家。出版个人散文集《青春岁月》一部,作品《甘为百姓当乡贤》一文,曾获得2019年度湖北报告文学“绿源杯”首届文学特等奖。作品《醉美武东公园》一文获2019年度青山区环保杯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