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报道:庙头社区新时代文明十二家特派四位家人赴河南省郏县参加全国文明十二家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家风建设经验交流大会
文/李志华.
新安县作家协会.2023.5.205月12—15日,庙头社区新时代文明十二家特派四位家人驱车赴河南省郏县成达实验学校,参加在这里召开的“全国文明十二家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家风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参会四天来,受到了大会的热烈欢迎,聆听了有关领导所作的报告,听取了其他文明十二家创建成果的分享,参加参观了与大会有关的表彰活动旅游景区,接受了大会对家风建设成绩显著的文明十二家和个人表彰,真可为大开眼界收获满满,从而使这次参加大会之活动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文明十二家”是由十二个(数量不绝对)相邻家庭自愿组建起来的一个文明家庭建设互助组,是新时代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创建新模式。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党的创新理论,让党的先进理论和先进文化在家风(家文化)中生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公平,增进家庭幸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为总结经验,更好的推动全国各地文明十二家工作高效率的开展,文明十二家张广、许建国、孟亮等有关领导研究决定于5月13—15日,在文明十二家发起人张广家乡河南省郏县成达实验学校,召开全国文明十二家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家风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庙头社区新时代文明十二家接到参加大会通知后,该家委会召开会议反复酝酿,最终确定:邓书明为模范家庭、江和平夫妇为模范夫妻、张玉萍为模范媳妇、邓书锋为先进个人、李志华为二十大报告学习之星,报请大会表彰。受表彰的家人赴河南省郏县成达实验学校参加大会接受表彰。

5月12日下午5时,他们四人在郏县成达实验学校大门口外一下车,通过观看学校大门口、教学楼、宿舍楼、餐厅楼都悬挂着“热烈欢迎全国各地文明十二家家人来我校开大会 祝贺全国文明十二家家风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圆满成功”等横幅,就感受到了大会对参会家人们热烈欢迎的氛围。当晚7时,大会在成达实验学校阶梯式会议室里召开了见面会。他们四人也上台向所有参会领导、家人、志愿者做了个人介绍,赢得了热烈的鼓掌声。这时,他们才知道:这次参会有来自全国各地30余个文明十二家、有重要的领导及郏县成达实验学校的教师家长参加,总人数达200余人。
5月13—14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明十二家优秀家人分享创建文明十二家过程和成果。
首先,张广老师作了主题分享,阐明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学习二十大,传习好家风”,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讲话精神落细落小落实;总结交流各地“文明十二家”在新时代文明家风建设中的经验和成果;相互参鉴各地“文明十二家”开展共学互助的方法和途径,促进更多家庭建设良好的家风生态,提振更多家人自信自强,汇聚更多家庭力量,造福乡里,助力乡村振兴、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
河南孝行中原教育研究院孟亮院长强调说,“文明十二家”在修身,齐家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可喜可贺,是解决当前农村诸多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法,用新时代文明家风共学互助模式为城乡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赋能,改变他们原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不断创新,进而提升和优化各地的社会治理水平。
其次,主持人向全体与会人员通报了已收到有关来自全国各地的单位和个人对这次大会成功举行的贺词贺电。

再次,按照安排顺序,有20多位优秀家人代表各自的文明十二家走上大会主席台,给全体与会者分享了文明十二家创建和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全国第三届“孝亲敬老模范”朱清章老师、襄城山前古庄村党支部书记尹自胜,他俩的精彩分享感动了我们和在场的所有人。
朱清章老师流着眼泪地说:“我是来自内蒙古包头市的,今年70多岁了,30多年前我母亲患病后成了植物人,我一边在煤矿上班,一边照看母亲,后来妻子也得了重病,我得照顾2个病人,妻子去世后,我一个人继续照顾母亲。31年后的一天里,母亲却奇迹般地好起来。目前,我回家看她,90多岁的母亲还主动给我做饭呢!”;
尹自胜感谢地说:“2021年春,我担任俺村党支部书记时,俺村里打骂父母、婆媳不和、兄弟不来往、闹离婚、孩子辍学等等问题很多,弄得我们村领导班子天天在忙着处理这些问题,可越处理越多,最后我也有不想干支书的想法。后来,村里有位学习传统文化的大姐李景给我说,村里组织有问题的家庭都来村部学习《弟子规》、《孝经》等中国传统文化,对照书里的要求,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村里就同时开了个传统文化学习班,通过学习,大家都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做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为此,我村目前已建成了3文明十二家。”

5月14日下午,该大会组织所有参会人员乘专车参观了与大会内容有关的郏县两个旅游景区。
首先,参观了被国务院于2006年5月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郏县文庙。这座文庙主要供着中国古代两位大贤大圣之人孔子和关羽。在这里,在文庙香椿树下,张广老师给大家讲起了孔子的家风故事:十七八岁颜徵在,以无我成全之心,嫁给六十多岁忠勇担当的君子叔梁纥,从而诞生了万代师表孔子。忠勇担当的丈夫、无我成全的妻子,正是夫妻最优良的美德,这样的夫妻才能孕育出贤孝栋梁。在关羽祠堂前,我们听了讲解员关于对《水浒传》里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感人故事之详解。
接着,参观“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这个纪念馆与毛泽东关于“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题词有关。据史可查:1955年,郏县在第一区大李庄乡搞农业合作化规划试点,试选派回乡32名农村初中毕业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合作化生产运动,以解决农业合作社会计和记工员不足的难题。这种由中国社会最底层的探索和尝试得到了中共许昌地委的高度肯定,随即起草了《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于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被转呈毛泽东主席阅览。主席认真阅览后,做出了重要批示:“……,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这个纪念馆很大,分上下两层,里面:有反映知青劳动、生活、及对其评价的文字布展,有知青当时在农村劳动中使用过的各种劳动工具。走进该馆是可以了解到:当年知青上山下乡,为国家建设奉献知识和青春的情况;可增强个人爱国奉献的意识和行动。
5月15日上午,大会主要安排全体参会人员近距离参加成达实验学校在其体育场上举行的该校第四届“教子有方”好家庭表彰大会,感受传统文化在育人教书方面的重要性。目前这所成达实验学校创建于2013.11—2014.8,占地面积65亩,建筑总面积230000平方米,拥有标准化的教学楼、宿舍楼、餐厅、洗浴、体育场、校车等,绿树环绕,鲜花拥抱、环境优雅,校大门口南50米处是东西方向的省道……。拥有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在校学生52班2560人左右,教职工210人。与此同时,该校特别重视徳育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办好家校共建学校,让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好科程。从而实现学生初中升高中时,就能够达到“又红又专”这个目标,为家庭、社会、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所以,这所学校被称赞为当代中国“人才的摇篮”。这次共表彰好家庭197个,在家庭、学校、社会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促进了家庭、学校、学生三者高效率的合作,必会产生出新的更好的教育效果。




5月15日下午2时,大会主要安排了两个议程:进行通报表彰颁奖,召开闭幕式。
首先,对近几年来在家风建设中,做出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颁发奖牌荣誉证书(不能参加会议的被表彰者,奖牌荣誉证书由参会单位领导带回),新安县铁门镇庙头社区新时代文明十二家参会的四人,他们上台从大会有关领导手里接过荣誉证书并鞠躬感谢。台上台下的领导和家人都给他们以热烈的掌声来祝贺鼓励。
接着,河南省国学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许建国上台,他给全体家人就共学共建方面作讲话:一是终身共学(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路径);真心互助(包括促进和谐、化解两难、助力事业);几点建议(包括政治坚定、追求品质、知所先后)。
最后,河南省国学文化促进会会长程小英上台作本次大会闭幕讲话。她先是对本次大会作了科学务实的总结:本次大会是一次新时代文明家风建设的集结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本次大会是新时代文明家风建设路上的加油站,给人力量、给人信心;本次大会是新时代文明家风建设志愿者的展示台,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好家风的强大动能。她后是发出号召:希望河南省国学文化促进会家风建设专业委员会和全体参会家人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培养时代新人、建设文明新风中的重要作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和《家庭教育促进法》







据悉:本次大会得能圆满成功,还在于有一批志愿者大爱无私为大会进行奉献着。才促成大会能够给每位参会者赠送了:一个印有“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家风经验交流大会” 深白色布手提包、一个笔记本、一支水笔、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书、一本《落实(弟子规)走幸福人生路》书、一个印有“新时代文明家风建设”礼包。
当日下午3时10分,大会圆满结束后,他们驱车返程。
这次庙头社区新时代文明十二家四位家人参加全国文明十二家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家风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及被表彰,在庙头社区新时代文明十二家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体家人一致表示:要以这次表彰为契机,继续做好文明十二家的工作,为助推乡村振兴、圆好中国梦,做出每个人应有的贡献。
附件之一、本特殊报道所配歌曲歌词是
刘子琪演唱的《家风》
仁义礼智信
家风传古今
传的是德为本
传的是善作魂
温良恭俭让
家风在传承
传的是俭修身
传的是廉为根
家风正
国风正
千古文明在传承
家风兴
国风兴
同心同德万事兴
家风和
国风和
家和国和天下和
家风兴
国风兴
家兴国兴天下兴
仁义礼智信家风传古今
传的是德为本
传的是善作魂
温良恭俭让
家风在传承
传的是俭修身
传的是廉为根
家风正
国风正
千古文明在传承
家风兴
国风兴
同心同德万事兴
家风和
国风和
家和国和天下和
家风兴
国风兴
家兴国兴天下兴
家风正
国风正
千古文明在传承
家风兴
国风兴
同心同德万事兴
家风和
国风和
家和国和天下和
家风兴
国风兴
家兴国兴天下兴
家兴国兴天下兴
附件之二、李志华的个人简介

(这是李志华的生活照片)
李志华,男,生于1964年11月11日,第一学历高中文科,第二学历河北新闻与文学刊授学院新闻系,职业工人,中共党员,爱好新闻文学工作。1986年11月于新安县化肥厂参加工作,2008年4月—2010年7月任新安县第五高级中学校报《助您成才报》主编,2019年7月于万基集团发电公司退休,现任新安县作家协会挹月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新安作家协会会员。自1991年秋采写编稿件以来,个人作品多发表在县级以上媒体(主要发表报纸、电台、杂志),在新安县计生委、新安县党史研究室征文中获过奖并被颁发荣誉证书。热爱文学,热衷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有原创文学作品在《作家新时代》《文学时代微刊》等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发表。被天赋文学社授予“文学达人30强”、“优秀文学工匠”、“天赋文学社奠基者”、“天赋文学社特约顾问”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