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父亲仙逝七周年
文/张华应
人间四月,花木芳香,草长莺飞。又是兔年春夏之交, 掐指一算是老父仙逝已第八个年头了,我与家人一起带上鲜花和祭品来到老父的墓地祭奠。
父亲离开我们已七周年了,七年的阴阳相隔,七年的离愁别绪,从未随着日子的流失而淡远,也未随岁月的更替而变得模糊。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言谈举止,都如他生前一般清晰,常常呈现在我们的记忆中,恍然如昨。
父亲的一生,在芸芸众生中,在森罗万象的大千世界里,只能算是很平凡很普通的一生。他用84岁的人生匆匆作别,对这个世界也只能算作一个匆匆过客。但也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人,却是让我们做儿女的感到足够自豪的一生。
父亲生于三十年代初,九岁时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后来到比他大12岁的姐姐,我的大姑妈家放牛,历经千辛,在大姑妈及家人的支持下,父亲于1952年成了家,也生下了我与姐姐二人。只因那时生活极端痛苦,父亲患病卧床不起,在我两岁半姐姐才5岁时,妈妈见日子过不下去改嫁了。这样使家里的日子雪上加霜。在这极其困难的环境里,父亲拖着重病,还要带两小孩,那是多么的艰难?可父亲没有泄气,没有放弃这个面临崩溃的家庭。克服重重困难,含辛茹苦地把我与姐姐拉扯养大,村子里的无人不夸父亲是个坚强的人。尽管那时全家衣不供身,食不供口,等我8岁时,还将送到小学读书。在那个年代,村子与我同龄的孩子,家里条件比我家好的都没有读书,我不仅读完了小学,还读完初中与高中,在我家自然村算得上奇迹。可想而知,父亲为了这个家,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真是人间苦涩有三分,他却吃了十分。
我在父亲的精神感召下,在校读书虽逢文革十年,但我默默地自学文化,等到招生制度改革了,我顺利考取了师范,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后来我在生活与工作上遇到困难时,就想到父亲当年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因而在工作上也比较出色。不仅如此,我还经常给我的儿孙讲家史,更少不了夸赞老父亲是一位值得学习和缅怀的人。
父亲,我愿您在天堂,再没有苦难,没有病魔的缠绕,没有灾难,健健康康,开开心心。保佑家人幸福安康!
父亲您安息吧!您永远活在儿女的心中。如果有来生,我依然是您的儿子,您依然是我亲爱和敬重的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