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别禅意故,鸿雁传书长 804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墨客辞情简
数典文安良
久别禅意故
鸿雁传书长
月阙梢头悬
念念圣贤言
云没庭花树
宣夫尚畏天
我们生活在天下文明的时代,应当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存在并为文明之旅增砖添瓦,而非人为制造文明篱笆与文明冲突。文明的内涵是什么?文是文化,明是闪耀,文明就是人类文化及其载体在历史长河中的闪烁光芒,承传真谛!人类历史的一切智慧成果最终都会在我们自然发展中化为尘埃云烟,而文化中所包含的无尚智慧及道法自然的宇宙精神却与天地同春!所以人类文明不仅仅代表物质式文明,不代表术数文明,也不代表科技文明。文明的核心价值是爱!而非利益诉求!人类文明主要表现在人类对宇宙真理的觉悟及其传播!而宇宙真理就是大道之理,文以载道,大化天下,文化才是文明的真正灵魂与意义!而人类文化中所包含的“博爱、慈爱、仁爱、友爱与大爱”思想却与宇宙和谐精神灵犀相通。几百年来,资本主义文明正引领人类文明走入物质文明一枝独秀的歧途!当人类文化的价值观由人文精神转向“社会利益竞夺”与“财富权力阶层逐渐固化”时,人类社会长期奉行的“博爱与和谐、道法自然与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观正在消失,人类文明中传统人文精神的消失就是人类文明消失的前奏。
千万年来,人类社会从动物世界中脱胎换骨进化成智慧之身,就是因为先期人类祖先悟到了人类文明的生存法则与进化智慧,他们通过《易经》、《圣经》、《金刚经》、《道德经》、《黄帝内经》、《古兰经》、《山海经》等宇宙道理记载融入文字之中,从而形成了“文以载道,大化天下”的人类文化。地球存在了四十五亿年以上,仅仅千万年的人类社会从丛林自然中匆匆走出脱胎换骨而化身为人,无论科技文明多么发达,人类社会永远被自然法则与宇宙规律所束缚!人类文明的真谛是什么?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德配天。如果人类文明建立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自我狂妄之上,那么一切文明发展都是埋葬我们的坟墓,若是一个没有远大目标的以欲为求、以利为本、以经济为中心的高级群体控制着地球表层的发展方向,并且人与自然冲突对立,不能和谐共荣,这让人与大自然都感受到了可怕后果!
人兽之别在于文化与智慧。几百年来,资本主义文明引领世界走向了一条“弱肉强食的以动物丛林生存法则”为价值取向的竞争之路,“博爱、道德、和谐、仁义”的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之路正渐走渐远,当代人类的短视在于我们仅仅看到了生物链条中某个环节的“残酷性”一面,因而一叶障目,没有看到整个世界的“和谐、共荣、循序、自然”的一面!人类是大自然众缘合和的产物,而这些自然和合的缘份条件正在消失时,我们失落的不仅仅是人类文明,也许还会失去人类本身。当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文明多样性、生态多样性的倡议时,其实中华文明已经为人类文明找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

青青泽畔揖别,水天一眼尽收 805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半岭白云五月榴
文生墨客何言愁
桃李传情几分怨
风破珠帘念念休
故驿长亭一醉游
夜花鸟语涧风流
志德无住开卷益
文海梅兰寓神州
姜公垂钓渭水流
篱畔菊芳远行舟
壑过低云夕下客
谒邀月娥瑶台留
青青泽畔别君忧
水碧山明一眼收
欲言又止千古事
留作后生悟白头
不知叠嶂夜来雨,清晓石楠乱花流。人间过程,犹如流水,是流向海洋,还是流向沙漠,全凭一念选择!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就像一石砖,选择了自由空旷之山野,终被岁月风化; 如果选择了铺垫长城万里,也许终生望不见其绵延巍峨,但任何时候任何人皆不会否认它的存在,它尽管微不足道,却成为历史之基石!题外之言,文内亦鲜,万山红遍,不知谁染?也许言本先意,也许花当早开!百年的参差酣梦,你我即使千能万变又当如何!默默地坚守一份文化自信,铸铧扶犁耕春风,待一场盛世繁华!“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帘幽梦轻坠下,万般有缘自化仙!帘梦轻幽萧瑟处,雨晴千叶正春发,庄生梦后如无我,谁落仙中第一家?
明灭枫红万树花,青山褪秀待春发。江湖锦色如无魄,谁奉清波映晚霞。生命之缘便是“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其实缘逢悟来,梦醒一宵!一尘不到心源净,万有俱空眼界清,从血肉之心、意识之心、灵魂之心,层层升级到万众一心之道心,每一次境界升华,都是一次灵魂悟达!从开悟到实证之过程漫漫修远,若没有时空多维层次思想的一次次沉淀反思,我们就会在尘缘中变得庸俗浅薄、碌碌无为,不知不觉成为了井底蛙、笼中鸟。
春风若不度,玉门何以开?万事心中闭,神仙亦难倒!一痕春水一条烟,化化生生各自然。灵与肉如影随形,影为身之影,身为灵之影,灵为心之影,心为性之影。物质与意识浑然一体,灵心与身影实为共生,犹如电脑程序,控制荧屏节奏,有影即有形,无影则无踪,如寒塘渡鹤影,如秋水映长天,君不见太白花间一壶酒,对影醉舞成三人,自饶千古之乐,不知人世浮沉!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生命的感悟,在于无住生心,在于道法自然,而非感时溅泪、恨别惊心。尘缘之心祈愿天长地久,然红尘种种飞鸿雪泥、镜花水月般倏而不可得,我们皆是这尘世间的临水照花人。多少人来看明月,谁知倒被明月看,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本科专业法律,道学、现代哲学、文学、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编者: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只为文化强国。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沐浴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