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得来的学问
/高军
前几天,单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去县博物馆参观学习,感悟东原文化,提升“三个能力”,激励干事创业。参观过程中,惊喜的发现,我的老家东平县新湖镇霍庄村,不仅是一个以官职命名的历史名村,而且在馆藏的文物中有两件出土于霍庄村。不由产生了对霍庄村的浓厚兴趣。经过查询一些资料,搜集了一些知识,整理出来分享发表,算是查询得来的学问吧。
据记载: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新湖镇霍庄村,是兵神蚩尤的长眠之地,在秦至东魏期间为县级治所,三国、魏时曾为东平国治所,汉寿张县故城遗址,也是元代状元霍希贤故里。
霍希贤,延佑五年(1323年)春三月,进士及第,廷试第一,是继王朴、梁氏父子状元后又一位东平籍状元。擢奉议大夫、广平路威山知州兼管本州诸军奥鲁总管,管内劝农事。善书法,曾名躁一时,在东原地区撰写碑文甚多,今有三件尚存,即元东平路总管府新政颂碑(今存州城),东平元代文庙内一方碑,东平龙山上有霍氏碑文一方。据《霍氏族谱》载,元朝时霍姓人建村,因出状元霍希贤,遂以霍姓命村名。据霍希贤族人霍树元介绍说:“状元霍希贤有位好友叫罗本,是写《水浒传》的罗贯中。罗住宿城罗庄,霍希贤为与他相处,也把府第(状元府)建在了宿城,与罗府邻。”。霍状元府建在州城东15公里,宿城东西大街路北。霍状元坟墓在东平镇宿城西南马庄村北。东平街道有两个“官屯”,东管屯村、西官屯村。
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浓重的官本位主义。由于历朝历代都采取高度的集权制,各级官员都掌控很大权力,人们做官、怕官,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官员成了荣华富贵的象征,人们大都千方百计去谋官,除了发愤读书考取功名当官外,再就是不惜重金花钱买官。一个地方出个官员,这个地方的人们都感到非常荣耀,往往也就以官员的名字或者官职给所在的村庄命名。新湖镇境内就曾有多个“官村”,如现在的王官村、朱官村等,在不同程度上印证了,从古至今就有“衣锦还乡”的说法。
一个地名就是一段乡愁。漫漫几千年的历史,铸就了东平文化的博大精深。
今天是5月19日,迎来了第十三个“中国旅游日”,欢迎大家到大美东平旅游观光,我在东平湖畔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