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从严治党应该首先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然而,在现实中,对“一把手”的监督却存在上级监督太远、平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问题,故“一把手”仍然有不少特权。
一、人事权。
近年来,尽管不少系统明文规定,“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在实操中,人财物都名义上由副手分管。但是,几位副手都很聪明,只“挂帅”,不“出征”。原因很明显,只是分管领导而已,分管不是管。你的晋升可能就卡在“一把手”那里。
二、财务权。
和上面的原因一样,名义上与副职分管,但副职几乎没有任何决定权。遇见一些不懂事的科长,直接越级汇报,副手被直接架空,“挂名”而已。
三、会议召集权。
哪些事情上党委会、哪些事情上办公会,甚至哪些事情不想上会,“一把手”一句话而已。事情能不能办、能不能办成,全看“一把手”的兴趣点兴奋点。
四、事项决定权。
单位的一些事情,有些和“一把手”的关联度很高,恰好“一把手”也很感兴趣,即使违规也能给办成。“一把手”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说:“能上得上,不能上,创造条件也要上”。
五、私下“勾兑”权。
有一个很好听的名词叫“民主集中制”,在这个名词的掩护下,个别酝酿的时候,“一把手”可以随意夹带“私货”,引导甚至明确告知其他人员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办。
六、信息发布权。
除了文件公开的,大家都知道的事项以外,还有不少事项是上级单位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通知“一把手”的,这种情况下,“一把手”可以完美的利用信息差,想说的告诉副手,不想说的就直接“贪污”不说,甚至借上级要求之名行自己“喜好”之实。
七、褒贬权。
人们说“一把手”“嘴大”说的可能就是这个意思,起码应该包含这个意思。对自己“圈子”里的人,即使这个人很烂,但“一把手”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这个人进行表扬,说他的好。原因是,这个人对“一把手”真的好,只是别人不知道而已。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可以穷尽一切手段进行批评打压,完全不顾事实。
八、风气引领权。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一把手”的喜好直接决定这单位的风气,比如“一把手”喜欢喝酒,那单位就“酒文化”盛行;再比如“一把手”喜欢打麻将,那单位的人几乎都会打麻将等等。在基层单位,这些情况很是常见。
九、秘书选择权。
有文件明确规定,县处一级领导干部不再配备专职秘书,但“一把手”在实际中依然有秘书,只不过换个说法而已。秘书主要看懂不懂事,懂事的话提职等好处不少,不懂事或者表现不好直接换人。秘书也被人们称为“小秘”。大家自己理解。
十、公款报销权。
有人说这个现在不存在了,那你就草率了。领导尤其是“一把手”想用公款报销总有办法,换个“马甲”,一般人不知道而已。
其实,体制内,“一把手”的权力是很大的,越是基层越是如此,越容易“一把手”个人说了算,完全体现长官意志。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抢着当官。因为当官除了能挣高工资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明的或者暗的“福利”。
对“一把手”的监督真的是道阻且长,任重道远!
权力很大,特权很多,也就很危险!“一把手”也请记住基本的规矩,莫要变成“一霸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