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走远了,我却常常想起母亲的唠叨。
小时候,我很贪玩,一有空就想跑出去“疯”。母亲总在我准备跨出门槛之际,从后面揪住我的小辫子,训斥我:“娃娃勤,爱死人;娃娃懒,狗都嫌。”
慢慢地,我便不再贪玩了,学着帮大人干活了。于是我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收获赞赏的目光。
上学了,我越长越黑。同学笑我,说我不能去灶火前,会被人当炭丢进炉里。于是我开始变得自卑,也越来越不想去上学。
一天,母亲在做针线活,我心不在焉地写着连自己都看不清楚的字。母亲突然递给我两块布,一块是黑缎子,一块是白布。母亲说我是一块“黑缎子”,我也就认定自己是块“黑缎子”,走出了自卑的阴影,一路走来,还真胜过了许多“白布”。
求学中,我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总以为付出就会有回报,我收获的却是流不完的泪、伤不尽的心。
那段日子,我很悲观,因悲观而懈怠。
母亲说:“娃呀,米下到锅外面就不下了?要吃饭就得再下米。就像我跟你爸种地一样,庄稼不收年年种,你不能和天计较跟地计较,只能和自己计较……”
母亲唠叨着锅台和田地,却说得我面红耳赤。想起母亲的话,我不再浮躁,也就踩稳了脚下的每一步。
母亲的唠叨还很多,像阳光,时时洒在我身上。母亲的唠叨使我受益终身。
母亲自然走得很放心,她留下了唠叨照看我。